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素质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发散与集中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猜想、联想等方法,对自己已经获得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重组,获得新的认识,产生新的观点和看法.
一、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关系,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情趣
初中学生正是心理正常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不稳定,有很大的可塑性.学生学习八年级物理的序言后,有很浓的兴趣,但在以后的学习中,不同教师所教的效果为什么不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意识、行为和方法对学生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在语言上要有亲和力,在行为上要有感召力,在方法上要有互动力,用同样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关系,学生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物理学科,按照教师所授的方法去学习、研究物理问题.
二、介绍科学学习物理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引擎
如果教师注重课后反馈,会发现初中物理教学,最难的是让学生在思想上建立和理解物理量的概念.学生往往通过多次重复的记忆,加深对概念的印象,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往往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观念.
例如,有的学生认为,“密度”就是“质量”,“压强”就是“压力”等.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和一些学生探讨,想找到学生发生这些错误的原因.有的学生的回答让我吃惊:密度本来就是质量,只不过前面加了一个单位体积;压强本来就是压力,只不过前面加了一个单位面积.其实,学生出现这些错误观念的原因,是不知道物理问题的讨论方法.有些学生认为,控制变量法是物理问题常用到的讨论方法,但是真正使用这种方法讨论物理问题的时候,他们就不认识了.上面密度、压强的引入和讨论,都是使用的控制变量法,学生没有理解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介绍清楚研究该门学科的方法,这就好比交给学生一把进门的钥匙,有了这个基础,学生就能真正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沿着科学的探究方向,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更多的问题和猜想,设计的实验会让你感觉百花齐放,那就是创新的开端.
三、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石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科学方法.”可见,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更有价值.在物理教学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发现了很多具有辅助意义的方法,如讨论法、类比法、问题发现法、层层推进法、开放式教学法等,这有助于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笔者使用开放式教学法和层层推进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电阻的串联”时,教师根本用不着讲例题,只需科学设计如下学案:(1)一个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1000Ω,把它接在家庭电路中,求它正常发光时的电流;(2)两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是10Ω、20Ω,先将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你能求出什么?(3)两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是10Ω、20Ω,现将它们串联在电源电压为30V的电路中,请你依次求出你能求的所有物理量;(4)两个定值电阻串联,已知电源电压30V,电阻R1=10Ω,流过R2的电流为1A,请你依次求出你能求的所有物理量.这样,让学生按顺序找出每题能够求出的所有问题.
物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四、启发学生大胆质疑,大胆猜想,让学生思想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人的思维往往是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疑难时产生的.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往往能在別人习以为常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去发现疑难,大胆猜想,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勤于思考的自学习惯,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促使学生的思想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例如,学生问过这样的问题:物质是否都能构成物体?所有的物质是否都能在构成物体后确定其质量?自然界是不是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宇宙在膨胀,它将膨胀到什么时候?是什么因素让它膨胀?它的外边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教师是很难回答的.但对这些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沿着科学的方向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努力学习,刻苦钻研,长大后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多作贡献.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形式创新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将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实验探索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物理学科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形式创新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关系,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情趣
初中学生正是心理正常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不稳定,有很大的可塑性.学生学习八年级物理的序言后,有很浓的兴趣,但在以后的学习中,不同教师所教的效果为什么不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意识、行为和方法对学生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在语言上要有亲和力,在行为上要有感召力,在方法上要有互动力,用同样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关系,学生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物理学科,按照教师所授的方法去学习、研究物理问题.
二、介绍科学学习物理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引擎
如果教师注重课后反馈,会发现初中物理教学,最难的是让学生在思想上建立和理解物理量的概念.学生往往通过多次重复的记忆,加深对概念的印象,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往往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观念.
例如,有的学生认为,“密度”就是“质量”,“压强”就是“压力”等.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和一些学生探讨,想找到学生发生这些错误的原因.有的学生的回答让我吃惊:密度本来就是质量,只不过前面加了一个单位体积;压强本来就是压力,只不过前面加了一个单位面积.其实,学生出现这些错误观念的原因,是不知道物理问题的讨论方法.有些学生认为,控制变量法是物理问题常用到的讨论方法,但是真正使用这种方法讨论物理问题的时候,他们就不认识了.上面密度、压强的引入和讨论,都是使用的控制变量法,学生没有理解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介绍清楚研究该门学科的方法,这就好比交给学生一把进门的钥匙,有了这个基础,学生就能真正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沿着科学的探究方向,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更多的问题和猜想,设计的实验会让你感觉百花齐放,那就是创新的开端.
三、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石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科学方法.”可见,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更有价值.在物理教学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发现了很多具有辅助意义的方法,如讨论法、类比法、问题发现法、层层推进法、开放式教学法等,这有助于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笔者使用开放式教学法和层层推进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电阻的串联”时,教师根本用不着讲例题,只需科学设计如下学案:(1)一个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1000Ω,把它接在家庭电路中,求它正常发光时的电流;(2)两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是10Ω、20Ω,先将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你能求出什么?(3)两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是10Ω、20Ω,现将它们串联在电源电压为30V的电路中,请你依次求出你能求的所有物理量;(4)两个定值电阻串联,已知电源电压30V,电阻R1=10Ω,流过R2的电流为1A,请你依次求出你能求的所有物理量.这样,让学生按顺序找出每题能够求出的所有问题.
物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四、启发学生大胆质疑,大胆猜想,让学生思想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人的思维往往是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疑难时产生的.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往往能在別人习以为常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去发现疑难,大胆猜想,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勤于思考的自学习惯,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促使学生的思想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例如,学生问过这样的问题:物质是否都能构成物体?所有的物质是否都能在构成物体后确定其质量?自然界是不是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宇宙在膨胀,它将膨胀到什么时候?是什么因素让它膨胀?它的外边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教师是很难回答的.但对这些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沿着科学的方向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努力学习,刻苦钻研,长大后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多作贡献.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形式创新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将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实验探索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物理学科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形式创新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