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运用爱心去管理班级工作的必要性。文章经过探讨,提出了把爱心有效的融入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主要思路,包括:正确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中融入爱心;关注学习与生活中的细节,沟通中融入爱心;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管理中融入爱心;丰富班级文化活动,形式中融入爱心。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爱心融入思路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所以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运用有效的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重对学生的正面教育,理解和关心学生。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高尔基也说过:“真诚的关心,让人心里那股高兴劲儿就跟清晨的小鸟迎着春天的朝阳一样。”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教育应包含智慧之爱,要把爱心融入到学生管理之中,让学生从心底真正的体会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感化。因此,教师要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
一、把爱心有效的融入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主要思路
1、正确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中融入爱心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各方面发育还不是很健全,他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还都不是很成熟,对学习的态度上,也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但是,他们的情感也易受外界的影响,容易冲动。比如,他们受到表扬立即兴高采烈,挨了批评则马上情绪低落。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这说明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当中就要注意这些问题,全面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学生,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有效管理和教育。重要的是在对学生的管理教育过程中做到以情动人,用自己的爱心感动感化学生,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疼爱,进而使学生感到自己被教师所重视,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此外,教师对学生倾注爱心,也能进一步的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一种“亲近感”。
2、关注学习与生活中的细节,沟通中融入爱心
近代教育家倡导:“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起码的师德,还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先决条件。这种“爱心”不仅体现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应该体现在生活中,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及时发现学生的所需所想。学习上,教师要首先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以及非业务素质的提高,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要让自己的知识像源源不绝的清泉,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另一方面,还要经常善于总结和提炼教学方法和经验,时刻用与时俱进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其实这也是对学生的爱的一种体现。
3、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管理中融入爱心
以往我们的班级管理都是严格标准化的,一个班级有一种管理,任何人触犯了就是要受到惩罚。而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学生也是一样,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智力发育状况,兴趣、爱好、价值观都不一样,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效的区分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这种差异,利用这种差异来开展工作。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因此,教师的爱则应体现在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教师要在平时的管理中严格要求他们,避免出现骄傲自大的情绪,并且要在相信他们实力的同时时不时的指出他们身上一些难以被人发现的小缺点;对于“问题”学生,教师的爱应该体现在冷静客观公正的去对待他们,宽容还有鼓励他们,告诉他们,犯了错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以后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对于中等学生,教师应该经常主动的与其沟通,让他们感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
4、丰富班级文化活动,形式中融入爱心
班级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创造一个团结、文明、勤奋、向上的浓厚精神文化氛围,对提高全班学生素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应该经常在班里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文化活动,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用心良苦,对他们的爱。例如,班里有学生生病了,教师可以组织其他学生集体去看望生病的同学,这不仅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和关怀,而且也使学生们更加团结更加友爱;其次,经常利用班会或语文课的时机念一些有关亲情、友情的,励志类的文章,再让学生做一些总结发言,这样,时间长了,相信美好的种子会在他们心里扎根的;再有,父亲节、母亲节,还有父母生日的时候提醒学生别忘了给父母带去祝福。这样,潜移默化,学生也会在心底相信老师是个有爱心的人。
二、树立威信“征服”学生
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班主任威信是班主任具有的一种感到尊敬和幸福的精神感召力量。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班主任威信要用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底子去“征服学生”;要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要用真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有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刚开学的时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不熟悉,学生的行为也都“文明”。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学生之间的“文明”是暂时的,他们都在互相观察,尤其也在不知不觉的洞察着我的一言一行;在摸我的脾气和习惯,以便伺机“行动”,基于这类情况,我特别注意在各个方面发挥自己之所长,力求用最短的时间“征服”他们。工作中,我言必行,行必果。与学生相处更是言而有信,实事求是,凭借一颗真诚的心去感染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切实体会到———我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小学里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对学生而言,就是如何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养成更多良好的习惯,获得更高的文化素养。而“爱心”在管理之中,就是一种动力,一种催化剂,只要有爱心,教师就有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而且,有了爱心,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发生改变,这种形象不仅是无字之书,也是无言之教,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声的,但产生的效果却是巨大的。这种形象的来源就是爱心,爱心说到底就是一种真诚,只要有了爱心,就有了平等、和谐、友善的关系。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和关爱的氛围,教育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懂得了怎样去爱学生,就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我们只有用心、用爱去理解和关心学生,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才会越来越融洽,班级工作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爱心融入思路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所以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运用有效的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重对学生的正面教育,理解和关心学生。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高尔基也说过:“真诚的关心,让人心里那股高兴劲儿就跟清晨的小鸟迎着春天的朝阳一样。”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教育应包含智慧之爱,要把爱心融入到学生管理之中,让学生从心底真正的体会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感化。因此,教师要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
一、把爱心有效的融入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主要思路
1、正确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中融入爱心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各方面发育还不是很健全,他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还都不是很成熟,对学习的态度上,也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但是,他们的情感也易受外界的影响,容易冲动。比如,他们受到表扬立即兴高采烈,挨了批评则马上情绪低落。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这说明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当中就要注意这些问题,全面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学生,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有效管理和教育。重要的是在对学生的管理教育过程中做到以情动人,用自己的爱心感动感化学生,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疼爱,进而使学生感到自己被教师所重视,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此外,教师对学生倾注爱心,也能进一步的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一种“亲近感”。
2、关注学习与生活中的细节,沟通中融入爱心
近代教育家倡导:“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起码的师德,还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先决条件。这种“爱心”不仅体现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应该体现在生活中,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及时发现学生的所需所想。学习上,教师要首先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以及非业务素质的提高,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要让自己的知识像源源不绝的清泉,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另一方面,还要经常善于总结和提炼教学方法和经验,时刻用与时俱进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其实这也是对学生的爱的一种体现。
3、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管理中融入爱心
以往我们的班级管理都是严格标准化的,一个班级有一种管理,任何人触犯了就是要受到惩罚。而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学生也是一样,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智力发育状况,兴趣、爱好、价值观都不一样,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效的区分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这种差异,利用这种差异来开展工作。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因此,教师的爱则应体现在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教师要在平时的管理中严格要求他们,避免出现骄傲自大的情绪,并且要在相信他们实力的同时时不时的指出他们身上一些难以被人发现的小缺点;对于“问题”学生,教师的爱应该体现在冷静客观公正的去对待他们,宽容还有鼓励他们,告诉他们,犯了错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以后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对于中等学生,教师应该经常主动的与其沟通,让他们感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
4、丰富班级文化活动,形式中融入爱心
班级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创造一个团结、文明、勤奋、向上的浓厚精神文化氛围,对提高全班学生素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应该经常在班里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文化活动,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用心良苦,对他们的爱。例如,班里有学生生病了,教师可以组织其他学生集体去看望生病的同学,这不仅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和关怀,而且也使学生们更加团结更加友爱;其次,经常利用班会或语文课的时机念一些有关亲情、友情的,励志类的文章,再让学生做一些总结发言,这样,时间长了,相信美好的种子会在他们心里扎根的;再有,父亲节、母亲节,还有父母生日的时候提醒学生别忘了给父母带去祝福。这样,潜移默化,学生也会在心底相信老师是个有爱心的人。
二、树立威信“征服”学生
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班主任威信是班主任具有的一种感到尊敬和幸福的精神感召力量。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班主任威信要用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底子去“征服学生”;要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要用真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有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刚开学的时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不熟悉,学生的行为也都“文明”。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学生之间的“文明”是暂时的,他们都在互相观察,尤其也在不知不觉的洞察着我的一言一行;在摸我的脾气和习惯,以便伺机“行动”,基于这类情况,我特别注意在各个方面发挥自己之所长,力求用最短的时间“征服”他们。工作中,我言必行,行必果。与学生相处更是言而有信,实事求是,凭借一颗真诚的心去感染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切实体会到———我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小学里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对学生而言,就是如何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养成更多良好的习惯,获得更高的文化素养。而“爱心”在管理之中,就是一种动力,一种催化剂,只要有爱心,教师就有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而且,有了爱心,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发生改变,这种形象不仅是无字之书,也是无言之教,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声的,但产生的效果却是巨大的。这种形象的来源就是爱心,爱心说到底就是一种真诚,只要有了爱心,就有了平等、和谐、友善的关系。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和关爱的氛围,教育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懂得了怎样去爱学生,就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我们只有用心、用爱去理解和关心学生,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才会越来越融洽,班级工作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