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幸读到特级教师王崧舟先生的《好课三味》,对他的关于“有语文味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深有同感。语文承载的是语言文化,我们要教的就是这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味。一篇文章要教出语文味,学生学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初中语文课堂完全可以借鉴王崧舟先生的见解,从“读味”“品味”“写味”三方面下功夫。下面,笔者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走好这三步。
一、读味——动情诵读,静心默读
我国古代的教育方式以读为主,可以是单纯的朗诵,让学生在后来的生活体验中慢慢领会文章的意趣;也可以是先读后讲,在讲析中加深学生印象,深刻领会作品的情境……以前我们总认为这是落后的方法,现在看来,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强调反复朗读。”日本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这样评价我国这种读书方式。如此好的天才教育方式,我们要好好加以学习利用。
中学时期正是学生记忆的最佳时期,许多知识记住后成为其一生取之不尽的宝库。所以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朗读,熟读成诵,在读的过程中思考,在读的过程中品味,从而品味出文章中作者那独到的情味。
如教学七年级语文曹操的名篇《观沧海》一课,我们就采用了多种读法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实现对文本的品味。首先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明确字义,大体翻译诗义,并达到朗读流利的程度。对于能力强的学生,甚至要求初步达到背诵全诗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我又对下一步的朗读提出要求:1.诗文中写了什么意象,借此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根据对诗文的初步理解,给文章分层次,并说出段落大意。这样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静静地思考,在思考中品出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历程。
另外,诵读必须存在于学习课文的全过程中,只有多读多思,才能品味出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情感美。在涵咏品味阶段,可以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品味其中的情味。如教学七年级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学生很难体会作者刻骨的痛彻,教师就要帮助学生认识作者的情感体验。如这句“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在学生看来,这句话无非就告诉我们两个信息,作者母亲快死了,她还有两个儿女让她担心,哪一个母亲不担心自己的孩子?作者母亲的担心蕴含内容更多,她不放心前途未卜的瘫痪儿子,未成年的女儿无人照看却还要照顾生病的哥哥。母亲为此实在不忍离去,她是死不瞑目啊,多么伟大的母亲!所以,教师要用艰难、断续的但非常眷恋的语气读给学生体会。经过笔者的一番朗读,学生都沉默了,此时的他们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有的学生还在悄悄拭泪,看来学生被文章的情感感染了。
二、品味——品词鉴句,咬文嚼字
品味文本的语言,理解其中的意蕴,体悟其中的深刻情感,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也是学习文章的重难点。那么,如何教会学生品味语言,领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把他们不懂的语句加以讨论探究,在集体的力量下解决难题。质疑的同学如果不能完全理解,还可以继续质疑,大家帮助他最终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把自己认为有难度的但很重要的问题,单独提出来让大家继续讨论,这实际上就是学习的难点。老师这时不要急于辅导,看看学生的表现再说。如果各组的同学几分钟后都没有着落,这时教师就要适时点拨一下,让学生继续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点时间,不要担心时间不够用了,不要急于求成。教师要教的就是“授渔”,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品味语句、咬文嚼字的方法。学生学会了本领,再加速进度也未为不可。注意的是,老师一定要学会懒一点,慢一点,这样学生就会变得勤快一点,聪慧一点。只要学生能放飞,我们就只做那个掌舵的船长即可。
三、写味——圈画点注,摘抄书作
读味、品味固然重要,但最终目的还是要放在写上,读写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高目标。所以,在预习阶段我们就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仔细思考,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划出来,把自己独到的体会写在文本旁边,遇到不懂的内容在书上作一下标记,以备上课质疑。这些工作尽量让学生在预习时完成,这样我们才可以在自主讨论阶段得到有质量的问题。你会发现,如果学生不能在课前做好圈点标注,那么在质疑和探究阶段就会潦草应付。有人说,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重要得多。此话不假,我们经常提到的创新意识就是指会提出问题。中国的孩子会做题是出名的,但提问能力不是一般的差,这是质疑能力训练得太少,所以我们要在“写”上多下功夫,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经常在学完文章后,布置学生把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写下来,并达到熟记,学以致用。我们看到,学生找到的大多都是文本中语言生动、情感动人的语句。可见,学生不是不会品评好文章,他对好文章有着非常敏锐的感受。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读文章,多去摘抄好句好词,以达到会用会写。写也是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练习的方式——仿写,在仿写的过程中,我们把对文本的理解转移到了写作的过程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更深刻地理解了文本的意味。
总之,语文味要靠我们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思、多品,在朗读中不断地品味,在品味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一、读味——动情诵读,静心默读
我国古代的教育方式以读为主,可以是单纯的朗诵,让学生在后来的生活体验中慢慢领会文章的意趣;也可以是先读后讲,在讲析中加深学生印象,深刻领会作品的情境……以前我们总认为这是落后的方法,现在看来,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强调反复朗读。”日本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这样评价我国这种读书方式。如此好的天才教育方式,我们要好好加以学习利用。
中学时期正是学生记忆的最佳时期,许多知识记住后成为其一生取之不尽的宝库。所以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朗读,熟读成诵,在读的过程中思考,在读的过程中品味,从而品味出文章中作者那独到的情味。
如教学七年级语文曹操的名篇《观沧海》一课,我们就采用了多种读法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实现对文本的品味。首先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明确字义,大体翻译诗义,并达到朗读流利的程度。对于能力强的学生,甚至要求初步达到背诵全诗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我又对下一步的朗读提出要求:1.诗文中写了什么意象,借此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根据对诗文的初步理解,给文章分层次,并说出段落大意。这样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静静地思考,在思考中品出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历程。
另外,诵读必须存在于学习课文的全过程中,只有多读多思,才能品味出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情感美。在涵咏品味阶段,可以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品味其中的情味。如教学七年级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学生很难体会作者刻骨的痛彻,教师就要帮助学生认识作者的情感体验。如这句“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在学生看来,这句话无非就告诉我们两个信息,作者母亲快死了,她还有两个儿女让她担心,哪一个母亲不担心自己的孩子?作者母亲的担心蕴含内容更多,她不放心前途未卜的瘫痪儿子,未成年的女儿无人照看却还要照顾生病的哥哥。母亲为此实在不忍离去,她是死不瞑目啊,多么伟大的母亲!所以,教师要用艰难、断续的但非常眷恋的语气读给学生体会。经过笔者的一番朗读,学生都沉默了,此时的他们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有的学生还在悄悄拭泪,看来学生被文章的情感感染了。
二、品味——品词鉴句,咬文嚼字
品味文本的语言,理解其中的意蕴,体悟其中的深刻情感,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也是学习文章的重难点。那么,如何教会学生品味语言,领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把他们不懂的语句加以讨论探究,在集体的力量下解决难题。质疑的同学如果不能完全理解,还可以继续质疑,大家帮助他最终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把自己认为有难度的但很重要的问题,单独提出来让大家继续讨论,这实际上就是学习的难点。老师这时不要急于辅导,看看学生的表现再说。如果各组的同学几分钟后都没有着落,这时教师就要适时点拨一下,让学生继续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点时间,不要担心时间不够用了,不要急于求成。教师要教的就是“授渔”,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品味语句、咬文嚼字的方法。学生学会了本领,再加速进度也未为不可。注意的是,老师一定要学会懒一点,慢一点,这样学生就会变得勤快一点,聪慧一点。只要学生能放飞,我们就只做那个掌舵的船长即可。
三、写味——圈画点注,摘抄书作
读味、品味固然重要,但最终目的还是要放在写上,读写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高目标。所以,在预习阶段我们就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仔细思考,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划出来,把自己独到的体会写在文本旁边,遇到不懂的内容在书上作一下标记,以备上课质疑。这些工作尽量让学生在预习时完成,这样我们才可以在自主讨论阶段得到有质量的问题。你会发现,如果学生不能在课前做好圈点标注,那么在质疑和探究阶段就会潦草应付。有人说,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重要得多。此话不假,我们经常提到的创新意识就是指会提出问题。中国的孩子会做题是出名的,但提问能力不是一般的差,这是质疑能力训练得太少,所以我们要在“写”上多下功夫,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经常在学完文章后,布置学生把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写下来,并达到熟记,学以致用。我们看到,学生找到的大多都是文本中语言生动、情感动人的语句。可见,学生不是不会品评好文章,他对好文章有着非常敏锐的感受。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读文章,多去摘抄好句好词,以达到会用会写。写也是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练习的方式——仿写,在仿写的过程中,我们把对文本的理解转移到了写作的过程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更深刻地理解了文本的意味。
总之,语文味要靠我们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思、多品,在朗读中不断地品味,在品味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