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2.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2.构建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利用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2.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教学重点】 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图象找规律;
2.运用密度公式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J-EGTP天平(称量200 g 、感量0.2 g)、砝码、体积相同的圆柱体组、(铜铁铝)、胶头滴管、烧杯两只、水、大豆油、体积不同的铝块组和铁块组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情境设置】 幻灯片展示
【提出问题】 配制鸡尾酒,为什么可以区分出美丽的颜色和层次?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猜想
(设计意图: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二、新课讲授
1.实验探究
(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关系
【陈述过渡】 让我们共同探讨《密度》,揭开鸡尾酒之谜.
【引导操作】 用天平称量具有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的质量(体积已知).
将实验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
【归纳总结】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学生活动】 学生进行分组
学生实验,动手操作称量,分析数据后交流回答.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的体积关系
【引导操作】 用天平比较质量相同的水、大豆油的体积,注意:在预设操作的第二个图中,当天平快要平衡时,改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加液体,直到平衡.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实验,动手操作.
【归纳总结】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3)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
【引导设计实验方案】
要研究质量跟体积的数量关系,首先要把质量、体积的数值测出来.质量用天平测量;体积可以先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宽、高,然后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进行计算.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测得的数据,请同学们设计一个表格.
学生猜想: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体积越小,质量越小(或者同种物质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设计意图:渗透由粗略到精确,培养学生定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实验器材】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学生交流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答案预设:
学生用天平称量铝块组和铁块组的质量;用刻度尺测量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计算体积.
⑤分析与论证
【引导实验】 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可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点拨指导.
学生绘制图像,注意补充m=0,V=0的点.
答案预设:
【实验结论】 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测量几种不同体积物质的质量,记录数据、绘制图像,分析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再综合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比值是一定的.
2.物质不同,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不同.
密度概念的建构:
(1)定义;
(2)计算公式;
(3)单位及换算;
(4)密度表.
【过渡引导】 物质相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物质不同,其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即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在物理学里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
【整体感知】 自学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密度?
(2)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3)密度的单位是怎么来?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什么?常用单位是什么?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4)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5)观察密度表中数据能发现一些规律吗?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体验,小组交流归纳:
(1)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5)①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有相同的特殊情况,比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
②密度与物态有关,观察水和冰是同种物质,但物态不同,密度也不同;
【强调难点】 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一定状态下同种物质,密度不随质量和体积变化;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举例: 一个小铁钉和一个大铁块的密度哪个大?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小铁钉的质量小,体积也小;大铁块的质量大,体积也大;小铁钉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等于大铁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等. 【学以致用】 1.自学课本例题
2.人的密度跟水差不多,根据你的质量算一算自己的体积有多大.
3.豆油滴到水里,是沉底还是漂浮?配制鸡尾酒,为什么可以区分出层次?
【学生活动】
3.交流总结:豆油滴到水里漂浮主要是豆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鸡尾酒能分出层次,主要是不同层次的酒密度不同,最上层是密度最小的酒.
(设计意图:习题的设计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又很好的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堂检测
1.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款微型无人侦察机——“峰鸟”.为了减轻其质量,该侦察机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A.硬度高 B.熔点低 C.密度小 D.导热性好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密度一定比固体密度小
B.一种物质的密度不会随状态变化而改变
C.物质的密度与体积的大小无关
D.纯水的密度与盐水的密度相同
3. 医用氧气瓶的容积为0.2 m3,装入质量为20 kg的氧气.当病人吸氧,瓶内氧气用去一半后,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200 kg/m3 B.100 kg/m3 C. 50 g/cm3 D. 50 kg/m3
4.铜的密度是8.9×103 kg/m3,意思是[CD#3];体积为0.5 m3的实心铜制零件的质量是[CD#3]kg.若将它截去一半,则其质量为[CD#3],体积为[CD#3],密度为[CD#3].
5. 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 ℃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 kg/m3.已知某大型的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7.8×103 kg/m3)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需要“气凝胶”质量为多少吨?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1.案例的“亮点”:(1)这节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运用实验探究和多媒体课件,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能力的发展;(2)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分析归纳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引出概念,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主动参与,遇到问题相互交流,合作,共同突破这节课的难点;(3)在密度概念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以学生的感受为前提,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问题的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精神,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体验、质疑、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2.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1)少数学生对“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理解不透彻;(2)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时间有些紧张,可以调为2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2.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2.构建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利用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2.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教学重点】 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图象找规律;
2.运用密度公式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J-EGTP天平(称量200 g 、感量0.2 g)、砝码、体积相同的圆柱体组、(铜铁铝)、胶头滴管、烧杯两只、水、大豆油、体积不同的铝块组和铁块组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情境设置】 幻灯片展示
【提出问题】 配制鸡尾酒,为什么可以区分出美丽的颜色和层次?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猜想
(设计意图: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二、新课讲授
1.实验探究
(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关系
【陈述过渡】 让我们共同探讨《密度》,揭开鸡尾酒之谜.
【引导操作】 用天平称量具有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的质量(体积已知).
将实验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
【归纳总结】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学生活动】 学生进行分组
学生实验,动手操作称量,分析数据后交流回答.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的体积关系
【引导操作】 用天平比较质量相同的水、大豆油的体积,注意:在预设操作的第二个图中,当天平快要平衡时,改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加液体,直到平衡.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实验,动手操作.
【归纳总结】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3)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
【引导设计实验方案】
要研究质量跟体积的数量关系,首先要把质量、体积的数值测出来.质量用天平测量;体积可以先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宽、高,然后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进行计算.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测得的数据,请同学们设计一个表格.
学生猜想: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体积越小,质量越小(或者同种物质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设计意图:渗透由粗略到精确,培养学生定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实验器材】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学生交流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答案预设:
学生用天平称量铝块组和铁块组的质量;用刻度尺测量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计算体积.
⑤分析与论证
【引导实验】 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可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点拨指导.
学生绘制图像,注意补充m=0,V=0的点.
答案预设:
【实验结论】 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测量几种不同体积物质的质量,记录数据、绘制图像,分析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再综合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比值是一定的.
2.物质不同,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不同.
密度概念的建构:
(1)定义;
(2)计算公式;
(3)单位及换算;
(4)密度表.
【过渡引导】 物质相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物质不同,其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即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在物理学里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
【整体感知】 自学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密度?
(2)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3)密度的单位是怎么来?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什么?常用单位是什么?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4)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5)观察密度表中数据能发现一些规律吗?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体验,小组交流归纳:
(1)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5)①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有相同的特殊情况,比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
②密度与物态有关,观察水和冰是同种物质,但物态不同,密度也不同;
【强调难点】 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一定状态下同种物质,密度不随质量和体积变化;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举例: 一个小铁钉和一个大铁块的密度哪个大?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小铁钉的质量小,体积也小;大铁块的质量大,体积也大;小铁钉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等于大铁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等. 【学以致用】 1.自学课本例题
2.人的密度跟水差不多,根据你的质量算一算自己的体积有多大.
3.豆油滴到水里,是沉底还是漂浮?配制鸡尾酒,为什么可以区分出层次?
【学生活动】
3.交流总结:豆油滴到水里漂浮主要是豆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鸡尾酒能分出层次,主要是不同层次的酒密度不同,最上层是密度最小的酒.
(设计意图:习题的设计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又很好的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堂检测
1.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款微型无人侦察机——“峰鸟”.为了减轻其质量,该侦察机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A.硬度高 B.熔点低 C.密度小 D.导热性好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密度一定比固体密度小
B.一种物质的密度不会随状态变化而改变
C.物质的密度与体积的大小无关
D.纯水的密度与盐水的密度相同
3. 医用氧气瓶的容积为0.2 m3,装入质量为20 kg的氧气.当病人吸氧,瓶内氧气用去一半后,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200 kg/m3 B.100 kg/m3 C. 50 g/cm3 D. 50 kg/m3
4.铜的密度是8.9×103 kg/m3,意思是[CD#3];体积为0.5 m3的实心铜制零件的质量是[CD#3]kg.若将它截去一半,则其质量为[CD#3],体积为[CD#3],密度为[CD#3].
5. 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 ℃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 kg/m3.已知某大型的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7.8×103 kg/m3)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需要“气凝胶”质量为多少吨?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1.案例的“亮点”:(1)这节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运用实验探究和多媒体课件,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能力的发展;(2)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分析归纳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引出概念,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主动参与,遇到问题相互交流,合作,共同突破这节课的难点;(3)在密度概念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以学生的感受为前提,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问题的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精神,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体验、质疑、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2.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1)少数学生对“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理解不透彻;(2)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时间有些紧张,可以调为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