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截了当地向学生介绍教学内容。这种方式虽然节约时间,但是却没有给学生惊喜,使教学过程比较平淡,也无法帮助学生快速地走进地理教学情境中。而导入是学生接触到地理内容的“第一印象”,决定着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程度,良好的导入环节能够有效烘托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使学生抱有更高的期待。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灵活使用导入方法,直击学生的学习目标,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喜爱和了解,从而构建高效率的高中地理课堂。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分析创设情境导入、生活常识导入、直观式导入这三种导入方法,以期为教学实际提供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课程与其他文科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需要掌握读图、计算的能力,还需要记忆大量的常识性内容,致使很多学生非常惧怕地理课,认为地理课程難度很大,不愿意主动学习地理。因此,教师在导入环节,应帮助学生排遣心理上的压力,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自然、轻松的心情下走进地理课堂,品味世界地理的魅力,掌握更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这节课的时候,我在正式进入教学内容之前,邀请班级中唱歌比较好的学生为我们演唱了《我的家在东北》,使学生紧绷的情绪得到了放松,课堂气氛非常融洽。然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歌曲中的东北,有什么农业发展的特征呢?”学生通过歌词“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分析出东北地区种植大豆、高粱比较多。我对学生说:“在本课中,我们就要跟随庞龙的歌声,走进东北这个广阔的大天地,去分析、去探索,东北区域的农业发展有什么特征与趋势。”通过歌曲导入,让学生马上进入到东北农田的场景中,我们仿佛都站在大豆高粱地上,望着遍地庄稼,学生对于东北农业发展的兴趣被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使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生活常识导入,贴近学生与地理教学的距离
地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具有生活指导意义的学科,通过地理课堂上的学习,学生能够得到很多生活常识,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也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常识导入法,通过生活常识与地理知识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在生活实际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使学生能够有目的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学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节课的时候,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学习过李商隐的一首诗是这么说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巴蜀之地为什么会有很多夜雨呢?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山谷和坡地一代存在着热力环流,冷热不均就会引起大气运动,从而引发下雨等天气。那么什么是热力环流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程,来探索变化多端的大气。”通过生活常识导入,能够让学生初步对教学内容有了了解,并且产生了一定的思考,认识到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有的学生主动提问:“老师,我们这里每到下午就下雨,是什么气象原因呢?”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使学生将生活常识与地理知识联系在一起,产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从而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生活常识导入法,能够使教学内容深入学生内心,加深了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
直观式导入,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直观式导入一般是使用多媒体、教具等辅助手段,将教材中抽象、复杂的概念转变成为直观、简单的内容,使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以直观的方式来学习地理知识,将抽象的内容重新整合,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准备丰富多样的道具,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地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学习《常见天气系统》这一章节的时候,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视频和动态图,将课本上静态的图片以动态、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观看动图的时候,学生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并且根据动态图像中气压线的变动,主动分析气象特征,对于“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都有了初步印象,因此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增强,快速掌握了教学内容,并且在课后训练中准确率很高,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导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决定了整个课程的氛围,也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绪、积极程度。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应使用多样化的导入方法,为学生提供复杂多变的地理世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以良好的心态走进地理教学中,吸收更多的地理知识,提高个人的自然科学素养。
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课程与其他文科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需要掌握读图、计算的能力,还需要记忆大量的常识性内容,致使很多学生非常惧怕地理课,认为地理课程難度很大,不愿意主动学习地理。因此,教师在导入环节,应帮助学生排遣心理上的压力,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自然、轻松的心情下走进地理课堂,品味世界地理的魅力,掌握更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这节课的时候,我在正式进入教学内容之前,邀请班级中唱歌比较好的学生为我们演唱了《我的家在东北》,使学生紧绷的情绪得到了放松,课堂气氛非常融洽。然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歌曲中的东北,有什么农业发展的特征呢?”学生通过歌词“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分析出东北地区种植大豆、高粱比较多。我对学生说:“在本课中,我们就要跟随庞龙的歌声,走进东北这个广阔的大天地,去分析、去探索,东北区域的农业发展有什么特征与趋势。”通过歌曲导入,让学生马上进入到东北农田的场景中,我们仿佛都站在大豆高粱地上,望着遍地庄稼,学生对于东北农业发展的兴趣被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使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生活常识导入,贴近学生与地理教学的距离
地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具有生活指导意义的学科,通过地理课堂上的学习,学生能够得到很多生活常识,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也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常识导入法,通过生活常识与地理知识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在生活实际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使学生能够有目的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学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节课的时候,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学习过李商隐的一首诗是这么说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巴蜀之地为什么会有很多夜雨呢?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山谷和坡地一代存在着热力环流,冷热不均就会引起大气运动,从而引发下雨等天气。那么什么是热力环流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程,来探索变化多端的大气。”通过生活常识导入,能够让学生初步对教学内容有了了解,并且产生了一定的思考,认识到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有的学生主动提问:“老师,我们这里每到下午就下雨,是什么气象原因呢?”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使学生将生活常识与地理知识联系在一起,产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从而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生活常识导入法,能够使教学内容深入学生内心,加深了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
直观式导入,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直观式导入一般是使用多媒体、教具等辅助手段,将教材中抽象、复杂的概念转变成为直观、简单的内容,使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以直观的方式来学习地理知识,将抽象的内容重新整合,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准备丰富多样的道具,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地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学习《常见天气系统》这一章节的时候,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视频和动态图,将课本上静态的图片以动态、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观看动图的时候,学生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并且根据动态图像中气压线的变动,主动分析气象特征,对于“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都有了初步印象,因此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增强,快速掌握了教学内容,并且在课后训练中准确率很高,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导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决定了整个课程的氛围,也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绪、积极程度。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应使用多样化的导入方法,为学生提供复杂多变的地理世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以良好的心态走进地理教学中,吸收更多的地理知识,提高个人的自然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