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兴奋区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p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在某种特定的情景中谈及动物、植物、历史人物时,全班绝大多数学生会眼睛发亮、情绪激昂,急于参与讨论,探究,完全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从心理学角度讲,此时学生大脑皮层的学习兴奋区被主导者——教师激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童心活跃起来了,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因此,要使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学习,尤其要注意激活他们的学习兴奋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一、辅以前奏,集中注意力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注意力是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的一切必须经过它进来。如果不集中注意力就好像关闭了心灵的窗户,是收不到效果的。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前期有必要安排“序曲”,教师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注意力,使之指向有效学习。
  1 简介背景,提起兴趣。语文课本中一些写人写事的文章,许多是有历史背景的。比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陈毅探母》一文,陈毅是十大元帅之一,他的丰功伟绩数不胜数。教学前,可以结合课题讲一则陈毅的小故事,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陈毅身上。等学生们对陈毅有个初步印象后,再循循导人课文,就能增强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 范读课文,引人入胜。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韵文,读来琅琅上口。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把学生引入诗意般的境界,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感情基础,为引起课堂激昂的学习气氛铺砖设路。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伊始,范读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课文《夕阳真美》,那或疏或紧、抑扬顿挫的朗读能将学生们还散落在课问活动中的思绪缓缓地集中到课文上来。
  
  二、拈“精”摘“要”,激活“兴奋区”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应抓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本课教学的“精”和“要”,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充满兴趣,上课时才会精神饱满。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找出课文中学生感兴趣的“精”和“要”,找准课文本身的思想脉络,使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把“精”和“要”变成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契机,用“精”和“要”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区”,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达到学习的兴奋状态,从而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的课堂知识。
  1 抓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形象事物。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6》“动物名称”教学为例。根据学生对动物形象感兴趣的特点,确定动物的外形是“精”“要”;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动物名称的汉字认读和书写。学生在挂图中指认动物时兴奋极了,学生的学习兴奋区被激活了,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就可以很好地导入认读生字词了。
  2 抓能够与学生旧知联系的新知识。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课文中能与学生已有旧知识相联系的新知识。把此类新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精”“要”。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教学中一旦涉及到他们知道的知识,他们会急于表达。在热烈地答问中,学生的学习兴奋区被激活,新知识很容易在有意注意中被掌握。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雨点》一课里的“洋”这个生字,根据学生已经知道海洋,问:“为什么海“洋”的洋是三点水旁?”学生马上就会踊跃发言,在异常兴奋中了解了构字规律,掌握了“洋”这个生字。
  3 抓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事理。教师要“精”“要”地抓住课文中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事理,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区。当今学生生活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他们对五光十色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他们想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期待着自己能参与到这个世界的各种活动中去。教师要重视这种心理,利用这种“童心”激活学生的学习兴奋区。课文中哪些事物最贴近童心,教师就应当考虑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精”“要”,作为激活学生学习兴奋点的切入点。
  
  三、余情不了,顺藤摸瓜
  
  低年级学生能够依靠外部影响来完成一件事或一个行动,但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久地指向某一事物,对所要完成的事物没有目标意识,兴奋状态容易很快过去,因此,要防止学生的思维偏离课堂主题,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机智地顺着学生的思路对他们的思考范围和取向加以提示和指引。另外,在学生处于学习兴奋状态,兴趣盎然地完成了预期的学习任务后,学生的兴奋情绪常常会发生转向,因此,教师宜在学生还处于兴奋中,顺着学生的思路这根藤,对学生进行提高性的更有意义的思想揭示,让幼小的心灵触摸“理念”这只“瓜”。
其他文献
一、课前游戏热身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做游戏吗?这个游戏叫“快速反应”,比如我说“胖”,大家说“瘦”,和我反着说,我们开始吧。  师:高。  生:矮。  师:晴朗。  生:阴暗。  师:我站着讲课。  生:我坐着听课。  师:我面朝东。  生:我面朝西。(板书“东西”)  师:两个字合起来变成了一个新词,读“东西”,“西”变成了轻声。  师:(手拿粉笔)这是什么东西?  生:粉笔。  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里的“教学评价”是指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之间相互作用,它是建构协调统一课堂的重要途径,主要体现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合作沟通。它是学生学习的终点,也是新学习的起点,更是学习的过程。    一、语文课上的教学评价呈现生
一、走出去,实施“订单教育”上个世纪90年代,受工业经济出现滑坡、高校扩招等因素影响,职业学校招生受到极大冲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订单教育”应运而生。经过笔者所在学
探寻现象的源头    有一种现象很普遍,那就是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上,学生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参与热情很高,但随着年级的升高,特别是到了六年级,“小手如林、小脸通红”的局面很难看到了,取而代之的是课堂变得冷清了,学生变得冷静了,热情变得冷淡了。  按理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更强,自主意识更强,参与热情更高,如此“沉默的课堂”是怎么产生的呢?有人认为是学生大了,变得害羞了,生怕回
在追求开放、民主、自由、平等的今天,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的灵动与快乐的,我们应该努力打造快乐课堂,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最爱。    一、转换角度,给快乐一把钥匙    1 转移重心,凸显儿童的地位。快乐课堂的重心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学环节的预设、教学手段的选择都必须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都必须尊重学生的兴趣、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不但要研读文本,更要了解学生,知道他们想从这篇课文里读到什么、
不经意间,儿子已长成一米八的大小伙了,得仰起头来和他对话;曾经胖乎乎的小手早已变得修长有力,十个手指娴熟地在黑白琴键上不停地交替更换,流淌出来的旋律似乎更悦耳……每每看到儿子在电视机前津津乐道于动画片时,曾提高嗓门训斥他的长不大,也曾在心里咬牙切齿地一番痛骂,可他仍嘻笑着,眼睛依旧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望着他的眼神,还是那样稚气十足,看着他的笑容,还是那样率真。  亲朋好友、老师说到儿子都评价他很阳
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实践活动,是让他们快乐学习的有效途径。日常教学中,我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    一、在游戏中学习    做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事儿,当语文学习以游戏的方式出现,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迫切的需要,继而积极参与学习,乐于学习。如教学苏教版一下《练习4》“学用字词句”——辨别动物的叫声这题时,我先让学生亮开嗓门儿,学一学图上
小学阅读教学“读”为根本,读是学生、文本、作者、编者之间相互交融的桥梁,是学生养成语感的基础,是学生情感熏陶和能力提高的法宝。那么,怎样让学生爱上“读”,使“悦读”在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呢?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学生读书其实关键在于其“内驱力”。“内驱力”就是阅读的动力,也就是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使学生爱上读。笔者曾有幸听到特级教师贾志敏执教的《我不怕鬼》一课。学生初读课文后,检查
生活中原本就有许多事物属于众所周知的范畴,比如钢笔蘸上墨水就能写字——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如果某人首先将墨水设计成环保型,是带有怡人馨香的,就成了他的专利。如今一线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大语文观念也逐渐得到确立,那么,想方设法在那些“墨水”中加入独特的芳香因子,成就教师个人的“专利课堂”,既是课改对优秀教师的呼唤,也是教师获得魅力的法宝。其实这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只要善于思考,并且
阅读教学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亲历阅读实践,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逐步加深理解和体验。在长期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一知半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一、“一知半解”,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自然会产生一些个人的体验,对于体验中的局限性,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理解。读书如看山,“横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