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中,许多篇目都承载着中华优秀人物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从不同的角度滋养着学生的身心,开拓着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个性化写作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广阔的舞台。
【关键词】传统文化;素材挖掘;个性化写作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224-02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华夏民族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而且犹如皎洁的汉宫秋月照彻着青少年的肺腑,犹如悠扬的高山流水滋润着中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心田,引领着广大中学生在传统文化这片广袤的原野中,寻求写作的源头活水,尽显写作的个性魅力。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学生在写作中如果没有了传统文化的积淀,写作也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学课本选编了古今圣贤之人无以数计的文笔精华,它作文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形式,不仅彰显着悠悠岁月里中华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而且尽情挥洒着莘莘才子们的诗情才智,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中学生的细胞之中。我们广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置身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中,适时的指导广大学生博采众长,以滋养身心,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汩汩滔滔、下笔如有神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章犹如溪水,只有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才会活泼地流个不歇。”
本人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与个性化写作教学进行了探究,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与见解,奉上与同仁共勉。
1 传统文化为广大中学生写作提供了不竭的写作养料
材料是作文的元素,而课本又是一座作文素材的金矿,它不仅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各类文化名人的作品精髓,而且浓缩了中华民族脊梁人物的种种事迹。学生学习先秦文学,在诸子百家的精美散文中可以汲取到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写作素材;诵读魏晋、两汉的经典著作,从陶潜的诗文中可以领略到淡泊名利的情怀,从司马迁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仁人志士急人之困、礼贤下士的高尚情操;钻研唐宋诗词,学生可以和诗词文豪面对面,真切的品味诗词泰斗忧国忧民、驰骋疆场的爱国情怀和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站在清代外敌入侵的风口浪尖上,学生可以称赏民族英雄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大义;走进近现代文学的殿堂,“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 的时代骄子们救民于水火、勇于担当的气节犹在眼前……如此广博的写作素材蕴含在所学文本之中,如果能引导学生充分攫取营养,再融进他们生活的经验,进行多元化的感悟和运用,一定能为中学生个性化写作提供第一手的素材,更能为学生们写作奠定丰富的精神底蕴。正如顾振彪老师所说:“个性化作文的过程是运用积累的知识发展完善自己个性的过程,是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过程。”个性化写作水平的提升,不但需要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更需要学生广收博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激发自己的灵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 传统文化为学生个性化写作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广阔的舞台
学生个性化写作是心灵的释放,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在传统文化这座宏伟的精神殿堂里,学生对某个作家一篇课文或多篇课文的学习之后,通过讨论,大家对作品思想的挖掘往往是多层面、多角度的,而个体学生的写作则可以写自己熟悉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确定发挥自己特长的文体,不必拘泥一格一旨而真实、自然的独立创作。比如,学了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后,学生以“林黛玉进贾府”为重心,以《红楼梦》为背景,通过讨论,确定了如下立意点:爱情、封建礼教、个性、性格与命运、气质、修养、睿智等,之后学生各取所需,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立意点作文。写作中,学生就会用课文以及与之相关的素材做材料,构造自己笔端的空中楼阁。写作完成后,便涌现出了《在锻炼中成长》、《难题》、《犹忆书香》《不同的景致,不同的美》等优秀作文。题材和体裁不一而足,个性化的色彩流溢在字里行间。学习了鲁迅的《祝福》、《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刘和珍君》等课文后,学生以鲁迅从文救国为主线,以国民的愚弱为参照,对鲁迅的作品展开讨论,最后形成了众多的立意角度:封建礼教、专制、发愤图强、爱憎、伟大、平凡、无知等,接着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立意点,从鲁迅作品以及与之相似的素材中精选材料,开辟属于自己个性化写作的蹊径,像《拒绝平庸》、《倡导科学、反对迷信》、《呐喊》、《救民如救火》、《封建礼教的愚弱》等都是个性十足的习作佳篇。这样,文本的原材料就为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构造了宽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突破以往条条框框的束缚,独立思考,酝酿了个性化的见解,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创新思维也就喷涌而出了。如果说学生个性化的写作弘扬了传统文化,那么传统文化就为学生个性化写作提供了创新的舞台。
3 个性化写作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美德。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美德,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無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美德滋润了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心田,孕育了学生写作个性化的种子。在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与个性化写作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心灵深处,个性化写作的精神家园就会构造的富丽堂皇,个性化写作教学的一叶扁舟就会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没有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做后盾,再张扬的写作个性,也会流于肤浅的内涵和空洞的躯壳。学生只有厚积了绿茶般清香扑鼻的传统文化,个性化写作的天地才能美德四溢、“百花齐放”。
【关键词】传统文化;素材挖掘;个性化写作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224-02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华夏民族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而且犹如皎洁的汉宫秋月照彻着青少年的肺腑,犹如悠扬的高山流水滋润着中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心田,引领着广大中学生在传统文化这片广袤的原野中,寻求写作的源头活水,尽显写作的个性魅力。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学生在写作中如果没有了传统文化的积淀,写作也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学课本选编了古今圣贤之人无以数计的文笔精华,它作文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形式,不仅彰显着悠悠岁月里中华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而且尽情挥洒着莘莘才子们的诗情才智,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中学生的细胞之中。我们广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置身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中,适时的指导广大学生博采众长,以滋养身心,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汩汩滔滔、下笔如有神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章犹如溪水,只有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才会活泼地流个不歇。”
本人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与个性化写作教学进行了探究,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与见解,奉上与同仁共勉。
1 传统文化为广大中学生写作提供了不竭的写作养料
材料是作文的元素,而课本又是一座作文素材的金矿,它不仅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各类文化名人的作品精髓,而且浓缩了中华民族脊梁人物的种种事迹。学生学习先秦文学,在诸子百家的精美散文中可以汲取到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写作素材;诵读魏晋、两汉的经典著作,从陶潜的诗文中可以领略到淡泊名利的情怀,从司马迁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仁人志士急人之困、礼贤下士的高尚情操;钻研唐宋诗词,学生可以和诗词文豪面对面,真切的品味诗词泰斗忧国忧民、驰骋疆场的爱国情怀和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站在清代外敌入侵的风口浪尖上,学生可以称赏民族英雄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大义;走进近现代文学的殿堂,“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 的时代骄子们救民于水火、勇于担当的气节犹在眼前……如此广博的写作素材蕴含在所学文本之中,如果能引导学生充分攫取营养,再融进他们生活的经验,进行多元化的感悟和运用,一定能为中学生个性化写作提供第一手的素材,更能为学生们写作奠定丰富的精神底蕴。正如顾振彪老师所说:“个性化作文的过程是运用积累的知识发展完善自己个性的过程,是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过程。”个性化写作水平的提升,不但需要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更需要学生广收博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激发自己的灵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 传统文化为学生个性化写作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广阔的舞台
学生个性化写作是心灵的释放,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在传统文化这座宏伟的精神殿堂里,学生对某个作家一篇课文或多篇课文的学习之后,通过讨论,大家对作品思想的挖掘往往是多层面、多角度的,而个体学生的写作则可以写自己熟悉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确定发挥自己特长的文体,不必拘泥一格一旨而真实、自然的独立创作。比如,学了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后,学生以“林黛玉进贾府”为重心,以《红楼梦》为背景,通过讨论,确定了如下立意点:爱情、封建礼教、个性、性格与命运、气质、修养、睿智等,之后学生各取所需,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立意点作文。写作中,学生就会用课文以及与之相关的素材做材料,构造自己笔端的空中楼阁。写作完成后,便涌现出了《在锻炼中成长》、《难题》、《犹忆书香》《不同的景致,不同的美》等优秀作文。题材和体裁不一而足,个性化的色彩流溢在字里行间。学习了鲁迅的《祝福》、《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刘和珍君》等课文后,学生以鲁迅从文救国为主线,以国民的愚弱为参照,对鲁迅的作品展开讨论,最后形成了众多的立意角度:封建礼教、专制、发愤图强、爱憎、伟大、平凡、无知等,接着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立意点,从鲁迅作品以及与之相似的素材中精选材料,开辟属于自己个性化写作的蹊径,像《拒绝平庸》、《倡导科学、反对迷信》、《呐喊》、《救民如救火》、《封建礼教的愚弱》等都是个性十足的习作佳篇。这样,文本的原材料就为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构造了宽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突破以往条条框框的束缚,独立思考,酝酿了个性化的见解,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创新思维也就喷涌而出了。如果说学生个性化的写作弘扬了传统文化,那么传统文化就为学生个性化写作提供了创新的舞台。
3 个性化写作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美德。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美德,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無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美德滋润了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心田,孕育了学生写作个性化的种子。在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与个性化写作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心灵深处,个性化写作的精神家园就会构造的富丽堂皇,个性化写作教学的一叶扁舟就会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没有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做后盾,再张扬的写作个性,也会流于肤浅的内涵和空洞的躯壳。学生只有厚积了绿茶般清香扑鼻的传统文化,个性化写作的天地才能美德四溢、“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