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还得有“理”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yla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是表意文字,相当一部分汉字的字形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汉字的意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在趣味性教学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汉字背后潜藏的理据。
  一、 趣味故事,要符合情理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成一个个小故事,提高了识字的效率。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应该同时发现: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这就决定识字教学应该化繁为简,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切忌将简单的汉字复杂化。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声”字时,编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大力士,用力把尾巴的“巴”的竖弯钩拉直,弄成一个撇,然后自己跑到变形的“巴”字上面,他看着这个尾巴,再也不让它朝右边弯去,大力士在上面发出各种声音,庆祝自己的胜利。汉字的演变史表明:“声”字并不是特别复杂,而教师编了一个长长的故事,学生听后一笑了之,对于学生记住“声”字的字形又有多少帮助呢?
  二、 趣味拆分,要合乎事理
  一些汉字由两个或多个汉字组成,识字教学中,我们常见的教学方法是将汉字拆分成两个或多个熟悉的部件,利用熟字来记忆。例如,将“胡”字拆成“古”“月”,说古老的月亮都长出胡子了。教师按部件拆分汉字,帮助学生识记字形,这本是一种简洁、高效的识字教学法。但如果拆分不当,便会造成学生对字义的曲解甚至误解。
  笔者在教学“碧”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碧”字,便告诉学生,“碧”就是“王先生和白先生一起坐在石头上聊天”。学生记住了“碧”的字形。可是在写“金碧辉煌”这个词的时候,班上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写成了“金壁辉煌”。细思这样的拆分,完全脱离了“碧”本身的字义,“碧”是一个形声字,从玉石,白声,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看来,简单、机械地将“碧”字拆成“王、白、石”只是为了记字而记字,这种脱离字义的拆分,使学生在运用的时候,却想不起来碧字的含义。所以教学过程中,汉字的拆分应该结合字义,只有将字义与字形结合在一起理解,学生记住的将不仅仅是一个个孤立的汉字,而是汉字后面一连串的词语,那么,识字教学将会事半功倍。
  三、 趣味类推,要关注字理
  汉字发展至今,产生相当大一部分的同类字,我们能从一个字的偏旁联想到它们的字义。比如,“纟”的字大都与丝织品有关,带“寸”的字大都与动作有关等等,我们应该寻找同类汉字间的这种条理、规律,更好地记住一类字的意义。
  有位教师教学“叽、喳”两个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准字音后,教师问: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呢?学生说,这两个字都与嘴巴有关,因为它们都是口字旁。教师肯定学生说得有理并追问:那右边部分呢?学生很快发现右边的字与读音有关,“叽”的右边是“几”;“喳”的右边是“查”。接着教师出示“喵、吱、呱”等字,说我们祖先还造了许多表示声音的形声字,也带“口”字旁。猜一猜,它们该怎么读?生兴趣盎然地读,都读正确了,教师惊喜地问,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说根据右边的字就能猜出读音。为了巩固学生认识的这些字,教师邀请学生一起做游戏,教师问,学生答“小猫小猫怎么叫?喵——喵——喵——。小老鼠小老鼠怎么叫?吱吱叫。青蛙青蛙大声唱,呱——呱——呱——。”同学们的脸上荡漾着笑容,课堂呈现出欢快的气氛。
  执教者利用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学习了“叽、喳”两个字,同时教师并没有停留在这两上字上,而是让学生猜其它拟声词的读法,最后用一个游戏帮助学生运用,学生在“喵——喵——喵——”“呱——呱——呱——”的叫声中,充满了快乐,同时,更多的是了解到形声字的造字规律,拟声词的妙用,教一个,得一串,大大提高课堂识字效率。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是绝大多数依然“有理可循”,识字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将激发兴趣与汉字的字理相结合,便能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让他们感受汉字的魅力,识字教学也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模范小学)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符合现代人群需求的新兴的休闲旅游形式,在许多乡村地区蓬勃地发展起来。它的出现在满足了都市人群回归自然、亲近自然需求的同时,也为旅游业开辟了一
一、 渗透人文性  学生的个体间存在着明显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因此,一刀切的作业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所以,我在教学中,力求尊重差异,分层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习惯、基础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等级。A是潜能生,基础差、习惯不太好;B是中等生,学习能力和习惯都一般;C是优秀生,习惯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强
苏教版小语教材安排转转盘识字,意在让学生初步建立形声字的声旁与形旁的基本概念,掌握声旁表音,称为声符;形旁表义,称为形符的知识。因此,教学中用好转盘尤为重要。  【案例】  一用转盘——认识偏旁  上课伊始,教师转动转盘,复习学过的偏旁,认识新偏旁“目字旁”和“竖心旁”。教师利用课件演示两个偏旁的演变,既激趣又使学生认识了新偏旁,可谓一举两得。  二用转盘——认识汉字,了解规律  1.教师在黑板上
“兔子达利比有着一双与众不同的大脚,那脚,大得那么离谱,那么引人注目。于是,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不知道自己的大脚究竟有什么用场。为了寻找迷失的自我,为了发现大脚的价值,他模仿鸟儿飞翔,学习蝙蝠倒挂……一次次被失败锤击得鼻青脸肿。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抬起大脚,将黄鼠狼一脚踹飞,成了众人仰慕的英雄。”——这就是绘本故事《我不知道我是谁》。栩栩如生的画面,奇特丰富的想象,精彩生动的情节,引得同学们对它
“摘抄”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学生喜欢摘抄吗?几年级的学生适合开始采用摘抄的读书方法?他们知道如何进行摘抄吗?下面就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一、 摘抄,所有年级都适用?  仔细阅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会发现“课标”中没有明确提出读书做摘抄的要求,只在“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的“第二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提出“积累课
阅读教学与语言训练往往是紧密联系的。本文所指的“三点”,即文本中的语言点,教学中的训练点及交流时的评价点。  语言点,文本中往往会隐藏着许多语言现象,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语言点,并选取其中的部分进行充分品读。  训练点,任何一种语言现象都需要经过实践来落实,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品读语言点为基础,找准语言训练点,进行迁移运用,使文本的理解与言语的表达互为融合。  评价点,安排学生语言训练后,要进行
每当梅雨时节、杨梅成熟的日子,甚至每看到杨梅、吃到杨梅时,便会勾起我对老家那棵杨梅树深深的怀念……  那棵杨梅树是我家茶林中唯一的参天大树。主干三四个大人才可围抱,它那黛青色的树冠,犹如苍穹静卧。那高高的主干上,向四面伸出的分枝均有碗口般粗细,虬曲苍劲,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那茂密细长的树叶四季苍翠。或许是年岁已久的缘故吧,连它那树皮都是深灰色的,给人一种饱经风霜而富内涵的感觉。无论何时,无论何人,
当前产品同质现象日益严峻,由此消费者的品牌转换频率较高,为企业带来巨大损失,这一问题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然,当前关于品牌转换行为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内涵、类型及负面口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