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引领学生走进语言的深处“钻进去”也“跳出来”,触摸到那些“藏着掖着”的语言的“险峰”,或许能完成语文学习以细节教学为呼吸的重构。
关键词:钻进去;跳出来;多元解读;个性解读;独特感悟
对话理论的始祖、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的确,当师生学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认知能力来进行高效的,有意义的,精彩厚重的对话之时,对文本的理解才是宽广的,才能洞开孩子们的多重视域。因此不断地拓展对话的范围,不断地开启“对话”的渠道和路径,是语文教学的要义,也是新课程新理念最为倡导的课改风向标之一。
那么,如何开启对话”的渠道和路径呢?窃以为,引领学生走进语言的深处“钻进去”也“跳出来”,触摸到那些“藏着掖着”的语言的“险峰”,或许能完成语文学习以细节教学为呼吸的重构。
语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离别诗。那么,该如何定位这首离别诗的感情基调呢?有的说,送友人到如此荒凉的地方,那么感情的基调一定是悲凉的;有的说,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使人感到一种孤独、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所以感情基调是低沉的;有的说,“西出阳关”,要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所以感情的基调一定是忧愁的……
警惕,教学进行到这里,就需要教师及时“悬崖勒马”,及时按下“暂停键”,不妨猛喝一声:“这首诗,真的表达的是悲凉的感情吗?”“如果是这样,为何‘轻尘’‘青青’‘新’等词语,让人感到声韵轻柔明快?为何诗中描写的很多景物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我想,这样的猛喝,一定会让孩子们冷静下来,让他们从一味的“悲凉”的基调中“脱身而出”,进而迷惑:这首诗究竟是表达喜还是忧啊?
瞧,在学生“不疑”时给予启发,而当学生滔滔不绝时,又“兜头”给学生“一盆凉水”,这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教学中对话机智,也是对学生较大的负责和体贴;我们需要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们的言说欲,同时也需挪移目光和精力,在“真的是这样吗”这样的“反转处”“钻进去”。是啊,既然作品感情的基调不单单是“悲凉”那么简单,那么教师就很有必要引领学生“钻进去”。当学生意识到当时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之时,这样的告别就不仅仅是悲凉的,应该是多种心情的一种综合;再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学生意识到此诗的感情基调不是悲凉的。可见引导学生从单一的感情基调到多样而细腻的情感状态,在忽略掉的,以为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从而深入到文本的核心地带进行对话教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基础性工程和经常性工作。
如果说以上的例子是“钻进去”,那么,如果引领学生再“跳出来”,或许更能为课堂教学增值,更能为对话教学开启新的索引,新的路径,新的疆土。或许,“钻进去”也“跳出来”,既是对话教学的切入点,也是整体把握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视点。
同样是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可以引领孩子们“跳出来”:关于“西出阳关”一句,在一些权威的辞书和教材中对后两句均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朋友,再干了这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其中的“西出阳关”真是就是“出了阳关”吗?
不得不说,长期以来,“西出阳关”一直被后世简单理解为友人走出了阳关,是谓“西面出去”,这样的概念化理解不能不说是正确的。但是能不能理解为友人在经历千辛万苦,完成了任务剀旋而归时离开了阳关,是谓“西面出来”呢?能不能引领孩子们“跳出来”呢:假如你是王维的朋友,三个月之后,你从西面出來,有何感受呢?
谁说,这样的理解想象和对话延伸不可以?而且这样的对话想象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视角,开启孩子们的“语文之眼”。想想:难道诗人不可以进行时空的转换和压缩吗?而当诗人面对各自分离后的茫茫未知前途,进而跨越时空和个人后,产生出“西面出来”的感觉,其意境不是更扣人心弦吗——一切似乎变了,但又似乎没变;一切是那样陌生,但又似乎极其熟悉——这样的意境其震撼力不是更强烈吗?其离别之情不是更感人肺腑吗?而且即便是诗人当时没有进行时空的转换,今天读这首诗的孩子们难道不可以进行更有意思的时空旅行吗?
由此,我想到《唐人万首绝句选评》:“送别诗要情味俱深,意境两尽,如此篇真绝作也。”既然是所谓的“绝作”,切不可陷入到概念化的阅读之中,就像陈玉琴所说的:“概念化的阅读总是比直觉的感受来得容易,这正是新课改中教师应该警惕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该抛开前人的“人云亦云”和感念化阅读,“钻进去”也“跳出来”,引领孩子们进入诗歌的深处,发现词句的多重风貌,注重多元解读、个性解读和独特感悟。这诸多的“发现”应该包括“别人未曾发现”的发现。比如,这个“西面出来”就是“新的发现”,就是对孩子们多重视域的洞开。
参考文献:
[1]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02.
[2]潘文彬.培育儿童的语文情感[J].小学语文教学,2015(12):1.
?誗编辑 乔彦鹏
关键词:钻进去;跳出来;多元解读;个性解读;独特感悟
对话理论的始祖、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的确,当师生学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认知能力来进行高效的,有意义的,精彩厚重的对话之时,对文本的理解才是宽广的,才能洞开孩子们的多重视域。因此不断地拓展对话的范围,不断地开启“对话”的渠道和路径,是语文教学的要义,也是新课程新理念最为倡导的课改风向标之一。
那么,如何开启对话”的渠道和路径呢?窃以为,引领学生走进语言的深处“钻进去”也“跳出来”,触摸到那些“藏着掖着”的语言的“险峰”,或许能完成语文学习以细节教学为呼吸的重构。
语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离别诗。那么,该如何定位这首离别诗的感情基调呢?有的说,送友人到如此荒凉的地方,那么感情的基调一定是悲凉的;有的说,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使人感到一种孤独、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所以感情基调是低沉的;有的说,“西出阳关”,要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所以感情的基调一定是忧愁的……
警惕,教学进行到这里,就需要教师及时“悬崖勒马”,及时按下“暂停键”,不妨猛喝一声:“这首诗,真的表达的是悲凉的感情吗?”“如果是这样,为何‘轻尘’‘青青’‘新’等词语,让人感到声韵轻柔明快?为何诗中描写的很多景物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我想,这样的猛喝,一定会让孩子们冷静下来,让他们从一味的“悲凉”的基调中“脱身而出”,进而迷惑:这首诗究竟是表达喜还是忧啊?
瞧,在学生“不疑”时给予启发,而当学生滔滔不绝时,又“兜头”给学生“一盆凉水”,这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教学中对话机智,也是对学生较大的负责和体贴;我们需要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们的言说欲,同时也需挪移目光和精力,在“真的是这样吗”这样的“反转处”“钻进去”。是啊,既然作品感情的基调不单单是“悲凉”那么简单,那么教师就很有必要引领学生“钻进去”。当学生意识到当时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之时,这样的告别就不仅仅是悲凉的,应该是多种心情的一种综合;再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学生意识到此诗的感情基调不是悲凉的。可见引导学生从单一的感情基调到多样而细腻的情感状态,在忽略掉的,以为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从而深入到文本的核心地带进行对话教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基础性工程和经常性工作。
如果说以上的例子是“钻进去”,那么,如果引领学生再“跳出来”,或许更能为课堂教学增值,更能为对话教学开启新的索引,新的路径,新的疆土。或许,“钻进去”也“跳出来”,既是对话教学的切入点,也是整体把握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视点。
同样是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可以引领孩子们“跳出来”:关于“西出阳关”一句,在一些权威的辞书和教材中对后两句均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朋友,再干了这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其中的“西出阳关”真是就是“出了阳关”吗?
不得不说,长期以来,“西出阳关”一直被后世简单理解为友人走出了阳关,是谓“西面出去”,这样的概念化理解不能不说是正确的。但是能不能理解为友人在经历千辛万苦,完成了任务剀旋而归时离开了阳关,是谓“西面出来”呢?能不能引领孩子们“跳出来”呢:假如你是王维的朋友,三个月之后,你从西面出來,有何感受呢?
谁说,这样的理解想象和对话延伸不可以?而且这样的对话想象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视角,开启孩子们的“语文之眼”。想想:难道诗人不可以进行时空的转换和压缩吗?而当诗人面对各自分离后的茫茫未知前途,进而跨越时空和个人后,产生出“西面出来”的感觉,其意境不是更扣人心弦吗——一切似乎变了,但又似乎没变;一切是那样陌生,但又似乎极其熟悉——这样的意境其震撼力不是更强烈吗?其离别之情不是更感人肺腑吗?而且即便是诗人当时没有进行时空的转换,今天读这首诗的孩子们难道不可以进行更有意思的时空旅行吗?
由此,我想到《唐人万首绝句选评》:“送别诗要情味俱深,意境两尽,如此篇真绝作也。”既然是所谓的“绝作”,切不可陷入到概念化的阅读之中,就像陈玉琴所说的:“概念化的阅读总是比直觉的感受来得容易,这正是新课改中教师应该警惕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该抛开前人的“人云亦云”和感念化阅读,“钻进去”也“跳出来”,引领孩子们进入诗歌的深处,发现词句的多重风貌,注重多元解读、个性解读和独特感悟。这诸多的“发现”应该包括“别人未曾发现”的发现。比如,这个“西面出来”就是“新的发现”,就是对孩子们多重视域的洞开。
参考文献:
[1]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02.
[2]潘文彬.培育儿童的语文情感[J].小学语文教学,2015(12):1.
?誗编辑 乔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