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指出:“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一句话,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怎样做到让学生“充分地”读,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目的呢?下面,我就以本人教《詹天佑》的实践活动来谈谈自已的体会。
一、课前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教《詹天佑》之前,我对学生“读”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初读课文,弄清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写了他的什么事?
2.再读课文,想一想:当时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就这么困难?
3.三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部分?
4.细读“困难”部分,看看詹天佑是如何克服所遇到的困难的?
5.通读全文,掩卷静思:课文中哪些描写最使你感动?如有感想,就在旁边写一写。
这样,通过让学生几次读,重点读,学生就能对课文脉络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对课文内容也知一二,学习好的学生通过写感想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二、课中让学生“充分地”读
课中“读”最为重要,因为阅读教学毕竟不同于语法知识的教学,阅读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是从“读”中感知、感悟的,情感的熏陶,语感的培养更是从“读”中得来的。在教《詹天佑》时,我是这样布置读的: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学法指导:点明中心的文章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出中心思想)
2.指名朗读。先由全班同学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然后指名朗读。
3.在讲解重点段时,对一些含义较深的语句让学生反复读,读出感情,反复体味,从而明确含义(如“有一家外国报纸……还没出世呢!”类似的语句)。对一些难理解的部分(如两种不同的开凿隧道方法),则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读懂的基础上画出示意图。
4.对一些总挈全文的语句让学生带着想象力去读。如:“外宾……赞叹不已”一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外宾赞叹时会说些什么?他们会怎样赞叹?从而以此印证所概括的中心思想。
5.带着爱国爱家乡的激情去读。如在课文分析完了以后,我让学生在中心句前加上“中国婺源”再读,激发了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激情。
三、课后还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课后的“读”是复习重温的过程,是加深理解与记忆的过程,是和作者感情共鸣升华的过程,因此,同样不可忽视。不少教师在讲读完课文之后就把“读”束之高阁是不对的。
让我们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热爱优美的祖国语言文字,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圆满完成我们的语文教学任务。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紫阳镇王家墩李子芳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怎样做到让学生“充分地”读,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目的呢?下面,我就以本人教《詹天佑》的实践活动来谈谈自已的体会。
一、课前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教《詹天佑》之前,我对学生“读”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初读课文,弄清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写了他的什么事?
2.再读课文,想一想:当时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就这么困难?
3.三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部分?
4.细读“困难”部分,看看詹天佑是如何克服所遇到的困难的?
5.通读全文,掩卷静思:课文中哪些描写最使你感动?如有感想,就在旁边写一写。
这样,通过让学生几次读,重点读,学生就能对课文脉络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对课文内容也知一二,学习好的学生通过写感想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二、课中让学生“充分地”读
课中“读”最为重要,因为阅读教学毕竟不同于语法知识的教学,阅读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是从“读”中感知、感悟的,情感的熏陶,语感的培养更是从“读”中得来的。在教《詹天佑》时,我是这样布置读的: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学法指导:点明中心的文章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出中心思想)
2.指名朗读。先由全班同学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然后指名朗读。
3.在讲解重点段时,对一些含义较深的语句让学生反复读,读出感情,反复体味,从而明确含义(如“有一家外国报纸……还没出世呢!”类似的语句)。对一些难理解的部分(如两种不同的开凿隧道方法),则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读懂的基础上画出示意图。
4.对一些总挈全文的语句让学生带着想象力去读。如:“外宾……赞叹不已”一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外宾赞叹时会说些什么?他们会怎样赞叹?从而以此印证所概括的中心思想。
5.带着爱国爱家乡的激情去读。如在课文分析完了以后,我让学生在中心句前加上“中国婺源”再读,激发了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激情。
三、课后还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课后的“读”是复习重温的过程,是加深理解与记忆的过程,是和作者感情共鸣升华的过程,因此,同样不可忽视。不少教师在讲读完课文之后就把“读”束之高阁是不对的。
让我们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热爱优美的祖国语言文字,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圆满完成我们的语文教学任务。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紫阳镇王家墩李子芳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