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10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因材施教"是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首创的一个教育原则,即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
  差异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而且对今天中学语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因材施教课堂教学
  因材施教就是教師根据每个学生所特有的心理水平开展教学和教育工作,是公认的优秀传统原则之一,也
  是我们今天教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分层教学则适应
  不同层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生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教师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本文就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察材"
  "察材"就是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资质等情况。这是最关键的一环,是"因材施教"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
  如果不能察材,便会像韩愈《马说》里指出的"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最终使许多学生没有显现于外的资质被埋没。
  由此看来,察材本身就是对语文教师自己的考查。工作粗糙、职业责任感不强、不讲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等
  等,都要影响他正确识材。了解一个学生,如果只看看他的分数,与他谈几次话或只凭作文就判其是否在
  语文上有可造之材,这几乎就是武断。比如学习成绩全校"倒数第一名"的司汤达,讲成绩真是一无是处,
  看作文鬼话连篇,身体又差,还经常旷课,谁会识别他是将来写出《红与黑》,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具有划
  时代影响的文学巨匠呢?又如,郭沫若,当年语文成绩并不比今天多数学生强。还有巴尔扎克曾被家人认
  定为"不是搞写作的料",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由此可见,察材不仅重要,而且也不容易。这些名人由于自
  己的抗争和奋斗或偶遇识材者,他们成功了,而那些本来可以成为令人景仰的巨人却因无人识材而被埋没
  的人才不知有多少呢!所以,我们必须全面而科学地察材。
  平时教学时,教师只要时时留心处处在意,尽可能进行双边的教学,也能了解学生。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
  看本质,要善于从小处去了解学生。学生的一个表情,一篇周记或一篇作文等等都能给我们提供信息,信
  息积累多了,会像拼画一样拼出一个学生大致的面貌。语文教师要加强心理学的学习,一个语文老师 同
  时又是一个心理医生是最完美的事,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比简单的个别谈话不是更先进吗?
  总而言之,运用马列主义的辩证法原理,科学地、系统地和有目的地分析研究我们的学生,就可以做到较
  准确的察材。
  第二,要尊重差异,发挥特长。
  "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是科学
  求实的,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现代价值。在相当长的时期里,
  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
  。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课"分数,高分则优,低分则劣。学生的
  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
  的现象。今天,我们是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技能为核心的语文素质教育,要从学
  生的个性出发,将基本的统一要求和多解性、个性化的要求相结合、相统一。
  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
  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我们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如在学习同一单
  元的课文中,实施"一个基本要求"和"五个允许"制度。"基本要求"指单元的教学要求。"五个允许"指学生
  根据自己的实际,允许调整单元课文的阅读序列;允许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课文;允许有不同的见解和结论
  ;允许对思考练习题进行选择、取舍;允许师生交换角色,共同探讨。研究因材施教,可以更好地推进教
  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更有效地提高受教
  育者的素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在课堂中分层次,有针对性训练,以提高学生语文分析综合能力。
  对于语文基础知识要由点到面,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扎实地练,做到全面性发展,对于新旧知识易混淆
  点采用对比练,做到求同存异;对于重点、难点知识采用反复练,做到常练常新;对于知识与能力结合点
  采用创造性练,做到举一反三;对于同类知识采用典型练,做到触类旁通。我本人在实践分层次训练中体
  会到要从四个环节进行:
  1、课堂中的分层讲解,并精选实例示范。
  讲解重点时,要兼顾低层学生。如教授《新闻两则》时,针对中低层学生,采用比较学习方法让学生回忆
  复习旧知识记叙文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让高层次学生归纳新闻结
  构的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这样低层次学生弄懂新知识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
  素,高层次的学生能够归纳出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结构五个部分,中层次的学生加深了理解印象,可谓一
  举多得。训练目标要选择最能体现基础知识作为课堂讲析示范,范例应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
  到整体,逐层递进。如我教授《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引导学生怎样找   出这篇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我再拿一张《江西日报》,在报纸上选一篇新闻报道叫学生
  找出它的新闻结构。这样能激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条件,鼓励基础薄弱的学生和中等生
  在学习中得到相应发展,实现"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目标。
  2、课堂中分层次训练,学生讨论释疑为主角。
  一般问题只由学生讨论解決,难点重点由教师示范后再让学生讨论,这一环节特别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
  作用。如我教《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时,面对全体学生讲解文章的内容,分析文章的线索,中层次学
  生要求他们给每一节写一个标题,让高层次学生说出这篇文章的主旨,归纳文章的感情线索,这样,对于
  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来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
  第四,课外指导分层。
  教师通过认真批改作业,注意观察、收集学生作业中所反映的问题,还要进行个别的指导,这里
  也要注意分类化解难点,分类进行课外指导。
  (一)内容不同:
  对A组学生的指导,要注重培养其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方法,对典型的错误进行纠正强化训练(例如要求
  他们准确端正的写字,朗读时要注意发音,背诵的时候要注意字音等);对B、C组学生指导,则要争取由
  课内向课外延伸,要引导他们在学习一篇文章后能够积极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阅读,营造语文学习
  氛围,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多写读书笔记、生活日记,激发写作兴趣,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方法不同:
  A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B组学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之间取长补短;C组学生要
  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侧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但是在进行课外分层指导的时候,要注意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掌握好的 C组学生要鼓励他们要
  严格要求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克服娇骄二气,争取不断进步;对掌握 一般的B组学生,要从不同的角
  度发现他们的长处,使他们感到教师在时刻关注他们,以缩短"心理差距";对掌握动作不太理想的A组学
  生,班主任要花大力气改变他们,要找出原因,是学法问题还是学习态度问题,要摸清情况,要有耐心,
  做到"反复抓"、"抓反复"。需要强调的是分层指导不是将学生按等级分开,相反,教师应发挥优等生的带
  头作用,帮助建立一个互帮互助的"合作学习"组,即将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7-8人,其中1-2人能力强的
  学生,1-2名弱的学生,2-4名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求他们互帮互助,取长补短;要求他们不仅自己成功,
  也要帮助其他成员获得成功,这样就会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关爱,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不仅能
  达到各自的目标,也同时促进了全班学生能力的共同提高。
  第五,评价的分层。
  实施分层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如何对学生的学习作业恰如其分的评价?我们认为评价应注重过程和结果的
  统一,布卢姆在《教育评价》中有这么一段话:"发展诸如兴趣、愿望、态度、鉴赏、价值观、义务感或
  志愿感、意志力等特征,是教育上最重要的理想之一。"在实分层施分层作业后,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学习态度越来越端正,他们的求知欲望、克服学习中困难的毅力越来越增强,这不正是我们每个教师所
  希望的吗?
  评价的基本要求是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它与以往教学评价不同之处在于,后者以整齐划一的标准来
  衡量全班学生,较多地着眼于全班同学的相互比较;前者以对于各层次学生具有适应性、挑战性的不同标
  准来衡量不同层次学生,更多地考虑各层次学生达到本层目标及递进的情况。分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随时
  进行,在练习、提问、讨论和作业后都要及时评价,并对达到本层目标,特别是对取得递进的学生加以鼓
  励。
  分层评价重在多元评价,要热情地肯定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创造一种讲进步、讲成
  功、积极向上的氛围。分层评价因层而异,重在激励,不用一把尺子去丈量一班学生,避免一刀切,力求
  理性化,有坡度,有可比性。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作为战斗在教学改革的第一线的教师,作为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
  学中,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教
  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既传授以知识,更引之以成人,根据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有着
  健全人格,良好个性的人才。让我们一起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因材施教"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努力奋斗吧
  !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语言的积累包括“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精彩句段”等等。积累词语是最基本的。积累足够的词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通过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启发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词语;帮助学生创造条件不断地巩固词语,才能达到牢固地掌握词语、丰富词语、积累词语的目的。  关键词
古人说得好:“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中作文程度的差异很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学生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学生,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经常被拿来当范文的学生
摘要:语文是我国的国学,语文对于任何人的一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具有生命的文化。而我国的应试教育却只看到了语文应试的一面,忽略了语文人文的层次,这就导致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缺乏了应有的语文味,而最终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只是一种被动的复制。  关键词:语文味 传统教学 课堂教学  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师生的互动活动、感悟情感、体会言语以及理解文章等方法,让学生在学习
摘要: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甚至班级文化的形成和走向,其中班主任都占有很大的影响,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管理策略和艺术的正确运用。作者从当前高中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梳理班主任面临的管理难题.并结合管理实践,探讨高中班主任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和艺术。  关键词:班风 管理策略 管理艺术  信息时代,社会发展面临深刻变革,新媒
作业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作业把课堂上获得的教学信息内化并生成能力,教师则通过批改作业检查教学效果。传统的作业批改要经历布置→批改→订正三个环节,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学班额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作业批改、订正落后教学内容过多,不利于即时教学。尤其是数学学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又必须要接受足够的训练,要通过作业来强化所学知识点。
摘要: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它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文化素质养成和提高的第一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还关系到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浅谈 小学 年级 识字 教学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好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前提。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而汉字笔画、结构复杂,形体繁多,再加上批量的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教师能否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上来,并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尤其重要。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来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学生热爱数学,喜欢学习数学。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数学呢?  一、要让学生爱上数习,教师首先要爱学生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关系的好坏直
【摘要】目前,在国内掀起一场新课程改革浪潮,其目的是:改变陈旧的教育模式,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  展。我们山区的教育也必须顺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别是汉语拼音教学,一定给它准确定位,教  学方法要多样化,富有童趣,让儿童学起来得心应手,寓学于乐,在乐中学,学中乐。  【关键词】富有童趣准确定位创设情景心理特征  什么是汉语拼音?它是用拉丁字母记录现代汉语语言系统的符号。其作用是:可用于推广普通
摘要:数学是研究现实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意义,又揭示其几何直观,使数量的精确刻画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得到解决。“数”与“形”是一对矛盾,宇宙间万物无不是“数”和“形”的矛盾的统一。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物理知识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物理教学日趋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当今社会,创新能力对于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重视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初中学校、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字:初中物理教学 学生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与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