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也就是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信任和安全感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迷恋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也就是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信任和安全感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此,谈谈我对如何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几点思考。
一、因地制宜,利用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育观,那么学生必须由传统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注意师生双方的共同协作,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关键前提。
1.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和广泛的应用来诱导学生热爱数学
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以“数学美”的感受,介绍数学发展中的辉煌成就,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根据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适当引申自然界中与数学有关的各种现象: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闹钟、飞机、电扇、屋架的功能、属性完全不同,但是它们的形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对称。这是为什么?再如:带领学生到室外,自已动手丈量计算操场面积。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计算校园花池的宽度,就样就使枯燥无味的三角函数变得有意义了,既使学生认识了数学的奥迷,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活化教学法,促使学生迷恋数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可以组织学生做数学游戏,进行数学智力竞赛,和学生一起制作数学教具,使死的知识变活、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兴趣化。如在学习画几何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左视图时,可以让学生用模具演示观察后画出图形,找出解决方法,进而从抽象的几何图形中直接画出视图。
3.在教学中,要经常设置悬念引起好奇
设置矛盾,引导学生思维,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相当于成功的一半。每节课开始,教师若能结合实际,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解决问题中,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动脑筋思考。如镶嵌时,可设疑:假如你是一名室内设计师,在地上可以选择哪几种多边形?将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迅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二、因人而异,目标分层,促使学生全体参与
同一个班级内,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若按同一个目标进行教学,势必造成“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从而导致学生不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在教学中,针对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内容,依据课标,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把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分成几个层次,让学生自已选择经过努力所在达到的目标,这样,就能使全体学生把握住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例如:学习二次函数的知识时,按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低层次目标:
(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会用公式(不要求记公式)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3)已知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利用一般式y=ax bx c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中层次目标:
(1)理解二次函数和抛物线的有关概念和性质(包括对称轴、项点和开口方向),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会用公式法和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已知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利用一般公式y=ax2 bx c
(3)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4)已知函数顶点和图象上另一点的坐标,利用顶点式y=a(x-h)2 k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高层次目标:
(1)理解二次函数和抛物线的有关概念和性质(包括对称轴、顶点、开口方向和增减性),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会用公式法和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和对称轴。
(3)了解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问题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三、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在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要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步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学习的过程。
(1)在教学中给学生“提问题”的机会,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新奇、疑难的问题,以及开放式、探索式的问题,应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他们自身融入到问题中去。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进而提出问题的时间。
(2)课堂里没有“愚蠢”的问题,就目前学生的状况看,从“无疑”到“有疑”难,从“有疑”到“有勇气在众人面前提出问题”更难,因此,应提出“课堂里没有愚蠢的问题”、课堂是“允许出现各种错误的乐园”等口号。
(3)多听听学生的想法,把“句号”变成“问号”。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讲多了,学生只能洗耳恭听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淡化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作用,教师应是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扮演一下“差学生”的角色,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同时激励学生敢于把“句号”变为“问号”。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关系的一个支点。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与低,主要取决于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学习程度不同的高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参与情况,必须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乐山镇中学563100)
关键词:迷恋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也就是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信任和安全感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此,谈谈我对如何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几点思考。
一、因地制宜,利用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育观,那么学生必须由传统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注意师生双方的共同协作,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关键前提。
1.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和广泛的应用来诱导学生热爱数学
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以“数学美”的感受,介绍数学发展中的辉煌成就,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根据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适当引申自然界中与数学有关的各种现象: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闹钟、飞机、电扇、屋架的功能、属性完全不同,但是它们的形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对称。这是为什么?再如:带领学生到室外,自已动手丈量计算操场面积。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计算校园花池的宽度,就样就使枯燥无味的三角函数变得有意义了,既使学生认识了数学的奥迷,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活化教学法,促使学生迷恋数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可以组织学生做数学游戏,进行数学智力竞赛,和学生一起制作数学教具,使死的知识变活、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兴趣化。如在学习画几何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左视图时,可以让学生用模具演示观察后画出图形,找出解决方法,进而从抽象的几何图形中直接画出视图。
3.在教学中,要经常设置悬念引起好奇
设置矛盾,引导学生思维,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相当于成功的一半。每节课开始,教师若能结合实际,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解决问题中,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动脑筋思考。如镶嵌时,可设疑:假如你是一名室内设计师,在地上可以选择哪几种多边形?将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迅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二、因人而异,目标分层,促使学生全体参与
同一个班级内,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若按同一个目标进行教学,势必造成“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从而导致学生不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在教学中,针对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内容,依据课标,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把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分成几个层次,让学生自已选择经过努力所在达到的目标,这样,就能使全体学生把握住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例如:学习二次函数的知识时,按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低层次目标:
(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会用公式(不要求记公式)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3)已知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利用一般式y=ax bx c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中层次目标:
(1)理解二次函数和抛物线的有关概念和性质(包括对称轴、项点和开口方向),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会用公式法和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已知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利用一般公式y=ax2 bx c
(3)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4)已知函数顶点和图象上另一点的坐标,利用顶点式y=a(x-h)2 k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高层次目标:
(1)理解二次函数和抛物线的有关概念和性质(包括对称轴、顶点、开口方向和增减性),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会用公式法和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和对称轴。
(3)了解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问题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三、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在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要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步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学习的过程。
(1)在教学中给学生“提问题”的机会,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新奇、疑难的问题,以及开放式、探索式的问题,应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他们自身融入到问题中去。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进而提出问题的时间。
(2)课堂里没有“愚蠢”的问题,就目前学生的状况看,从“无疑”到“有疑”难,从“有疑”到“有勇气在众人面前提出问题”更难,因此,应提出“课堂里没有愚蠢的问题”、课堂是“允许出现各种错误的乐园”等口号。
(3)多听听学生的想法,把“句号”变成“问号”。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讲多了,学生只能洗耳恭听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淡化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作用,教师应是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扮演一下“差学生”的角色,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同时激励学生敢于把“句号”变为“问号”。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关系的一个支点。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与低,主要取决于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学习程度不同的高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参与情况,必须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乐山镇中学5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