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由低段的写几句话或写一段话,升格为写一篇文章,比较零散的思维训练得以系统整理,需要布局谋篇,需要学会取材,需要学会取舍……这是小学生发展书面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虽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话基础,但是这种变化会令他们心中自然产生畏惧感,感觉无从下手,甚至丧失写作的激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感觉有内容可写,有方法可循呢?
一、降低形式要求,树立习作自信,培养写作兴趣
自信心是学生写作活动能否成功的基本保证。如果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就缺乏自信,自我否定,就会导致对习作失去兴趣,严重阻碍今后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甚至会对他们的正常学习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培养自信,首先要降低形式上的要求。小学生作文是“习作”而不是“创作”,所以不要从立意、选材、语言等各方面过高地设置要求,以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具有“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意识,不再视作文为高不可攀的事。其次,老师要拥有一双赏识的眼睛,多说一句赞美的语言。再差的文章,也有一两句闪光的语句。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仅有的闪光点去赏识他、鼓励他,或许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转化成孩子积极参与写作的兴趣和动力。对小学生而言,只要他们写出自己所看到的生活,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这就是走向作文成功的开始。
二、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研究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否则语言表达无从谈起。
第一,应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解决学生“没有东西可写”,这一作文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而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习作素材很好的挖掘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积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比如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倾听自然界鸟语虫鸣;欣赏乡村的田园风光、城镇的风景名胜等。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如烧饭、炒菜、洗衣服、整理房间、下地干活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第二,应从书本中积累素材。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这还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除把课堂还给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阅读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内容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如自然科学、文史地理,这方面书籍可以拓宽知识面。阅读文学作品,包括古诗词、名言警句、小说散文,既可学到写作技巧,丰富语言积累,还可陶冶情操,触发创作灵感。报纸杂志的大量知识与信息,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的材源。阅读方法上,短小的精美文章要精读,长篇文章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古诗词、名篇要朗诵,知识性作品可默读、重点研读和全面浏览相结合,读和思辨相结合。
读书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产生了语感,激发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流淌的轻松事。
三、利用文本, 让孩子学会写作技巧
语文的阅读教学是教会学生品读文章的内容、道理、特点,其实也是一个传授写作方法、技能的过程。教师应恰当地运用文本的特点,让学生习得写作的方法。
当然,从课文中找素材,依托课文,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课文,而是要有所创造性地利用课文,可以改变课文的容量,可以改换课文的表达方法,可以转换课文的写作角度,可以延续课文的主要内容等。同时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典范之作,适合于该年龄段学生的。从课文中找素材,可以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方法可循。
1. 仿。习作起步教学可以以“仿”为起点。教材中有许多名家作品,同时课文中经常有精彩的片段描写,非常适合学生的仿作,可以仿一篇,也可以仿一段。因为有课文在前,学生模仿在后,就如同有扶到放的一个过程,学生不会感到有很大的困难。 如,四年级的《桂林山水》一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段落结构又十分清晰,是学生仿照练习的好样本。
2. 补。就是在课文中插入某一条件或变化某一条件,发挥想象,引导出事情的发展变化。这种补可以是单个内容的训练:人物的语言、行动或者心理描写;也可以是段式、结构的训练。学完《守株待兔》后,学生深深地为农夫的行为感到可笑,这时教师引导:如果那个农夫在每天等待兔子之时,一位猎人来到田头,事情又将如何发展?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有的描写猎人阻止劝说,最终说服了农夫,使农夫在事实面前受教育的情景;有的描写农夫不听猎人的劝说,一意孤行,最终一无所获。
3. 续。语文教材上好多课文结尾意犹未尽,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原文的情节进行续写。这样既可作为课文阅读理解的延伸,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因为有原文故事情节为依托,所以难度不高,适合于作文起步阶段的练习。比如,三年级上册的《一颗豌豆》中,写了五颗豌豆从豌豆荚里滚了出来,被一个小男孩用玩具枪一颗一颗打了出去。最小的那一颗豌豆总想给别人做好事,它滚到了一座小楼窗台的裂缝里。小楼里住者一位病重的小姑娘,当小姑娘看到小豌豆长叶、开花,她很高兴,病慢慢好了起来,小豌豆也因为能帮助到小姑娘而感到高兴。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后,抛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想象一下其他四颗小豌豆又会发生什么故事?选择其中一颗豌豆的故事说一说。这样一来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就彻底打开了,从而也激发出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4. 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教材中的文章一般都具有教育意义。教师引导学生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从课本文中所得到的启迪,交流学习心得。这样做文道结合,一举两得。《掌声》中同学们对有残疾的英子的鼓励让孩子们深深地感动,文章中英子的来信也让孩子们对于她的将来必将微笑地面对生活而感到欣喜。学完课文,孩子们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这时,教师顺势引导,让他们思考:这掌声到底是什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会献出掌声?在什么时候,你最需要别人的掌声?并结合例子,来写写你对掌声的认识。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只有彻底解放学生,让他们用富有个性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无拘无束地根据自己的认识、感受去表达生活,才能写出有个性、有创造性的习作。事实证明,只要找对方法,找准路径,孩子习作的天空就能更加广阔。
一、降低形式要求,树立习作自信,培养写作兴趣
自信心是学生写作活动能否成功的基本保证。如果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就缺乏自信,自我否定,就会导致对习作失去兴趣,严重阻碍今后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甚至会对他们的正常学习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培养自信,首先要降低形式上的要求。小学生作文是“习作”而不是“创作”,所以不要从立意、选材、语言等各方面过高地设置要求,以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具有“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意识,不再视作文为高不可攀的事。其次,老师要拥有一双赏识的眼睛,多说一句赞美的语言。再差的文章,也有一两句闪光的语句。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仅有的闪光点去赏识他、鼓励他,或许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转化成孩子积极参与写作的兴趣和动力。对小学生而言,只要他们写出自己所看到的生活,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这就是走向作文成功的开始。
二、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研究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否则语言表达无从谈起。
第一,应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解决学生“没有东西可写”,这一作文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而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习作素材很好的挖掘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积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比如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倾听自然界鸟语虫鸣;欣赏乡村的田园风光、城镇的风景名胜等。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如烧饭、炒菜、洗衣服、整理房间、下地干活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第二,应从书本中积累素材。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这还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除把课堂还给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阅读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内容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如自然科学、文史地理,这方面书籍可以拓宽知识面。阅读文学作品,包括古诗词、名言警句、小说散文,既可学到写作技巧,丰富语言积累,还可陶冶情操,触发创作灵感。报纸杂志的大量知识与信息,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的材源。阅读方法上,短小的精美文章要精读,长篇文章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古诗词、名篇要朗诵,知识性作品可默读、重点研读和全面浏览相结合,读和思辨相结合。
读书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产生了语感,激发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流淌的轻松事。
三、利用文本, 让孩子学会写作技巧
语文的阅读教学是教会学生品读文章的内容、道理、特点,其实也是一个传授写作方法、技能的过程。教师应恰当地运用文本的特点,让学生习得写作的方法。
当然,从课文中找素材,依托课文,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课文,而是要有所创造性地利用课文,可以改变课文的容量,可以改换课文的表达方法,可以转换课文的写作角度,可以延续课文的主要内容等。同时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典范之作,适合于该年龄段学生的。从课文中找素材,可以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方法可循。
1. 仿。习作起步教学可以以“仿”为起点。教材中有许多名家作品,同时课文中经常有精彩的片段描写,非常适合学生的仿作,可以仿一篇,也可以仿一段。因为有课文在前,学生模仿在后,就如同有扶到放的一个过程,学生不会感到有很大的困难。 如,四年级的《桂林山水》一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段落结构又十分清晰,是学生仿照练习的好样本。
2. 补。就是在课文中插入某一条件或变化某一条件,发挥想象,引导出事情的发展变化。这种补可以是单个内容的训练:人物的语言、行动或者心理描写;也可以是段式、结构的训练。学完《守株待兔》后,学生深深地为农夫的行为感到可笑,这时教师引导:如果那个农夫在每天等待兔子之时,一位猎人来到田头,事情又将如何发展?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有的描写猎人阻止劝说,最终说服了农夫,使农夫在事实面前受教育的情景;有的描写农夫不听猎人的劝说,一意孤行,最终一无所获。
3. 续。语文教材上好多课文结尾意犹未尽,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原文的情节进行续写。这样既可作为课文阅读理解的延伸,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因为有原文故事情节为依托,所以难度不高,适合于作文起步阶段的练习。比如,三年级上册的《一颗豌豆》中,写了五颗豌豆从豌豆荚里滚了出来,被一个小男孩用玩具枪一颗一颗打了出去。最小的那一颗豌豆总想给别人做好事,它滚到了一座小楼窗台的裂缝里。小楼里住者一位病重的小姑娘,当小姑娘看到小豌豆长叶、开花,她很高兴,病慢慢好了起来,小豌豆也因为能帮助到小姑娘而感到高兴。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后,抛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想象一下其他四颗小豌豆又会发生什么故事?选择其中一颗豌豆的故事说一说。这样一来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就彻底打开了,从而也激发出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4. 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教材中的文章一般都具有教育意义。教师引导学生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从课本文中所得到的启迪,交流学习心得。这样做文道结合,一举两得。《掌声》中同学们对有残疾的英子的鼓励让孩子们深深地感动,文章中英子的来信也让孩子们对于她的将来必将微笑地面对生活而感到欣喜。学完课文,孩子们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这时,教师顺势引导,让他们思考:这掌声到底是什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会献出掌声?在什么时候,你最需要别人的掌声?并结合例子,来写写你对掌声的认识。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只有彻底解放学生,让他们用富有个性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无拘无束地根据自己的认识、感受去表达生活,才能写出有个性、有创造性的习作。事实证明,只要找对方法,找准路径,孩子习作的天空就能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