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心理策略创设教学佳境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mouse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撞击”的场所。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已的精神需要。这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工作,从心理策略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更好的创设教学情境。
  一、创设愉快情境,培养学生的亲科学能力
  布卢姆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明确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学活动中真正能引起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的,首先莫过于教学内容本身所具有的内在魅力,因此,教师应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上,了解学生喜欢什么,然后把学习文化知识同能上能下引起学生愉快情绪的情境结合起来。这点在新课程理念中被特别提到——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具体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小故事、科技发明、科学家趣事、多媒体视频等方式,创设一个愉快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学科的亲和力,从而产生亲科学能力。相信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习,真是其乐无穷,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马卡连柯指出“教师必须自已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的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外部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抓住时机,设疑导学,就能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和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问题情境,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指引学生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和探究,最终抓住事物属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压力”知识时,我曾用多媒体演示一个气功表演中的例子:气功师平躺在地面上,身上压了一块大石板,然后让助手用大铁锤打击石板,学生看到石板碎了而气功师安然无恙。这种情景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冲突——被锤打怎么不会受伤?学生头脑中有了疑问。教师适时引导:如果气功师身上不压大石板,而让大铁锤直接打击其腹部,气功师愿意吗?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产生了想探究压力的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者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通常情况下我们把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随意注意,也就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力的注意。要引起学生的随意注意的方式比较多,而实验就是其中之一。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创设实验情境,自然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科学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真实性、启发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信息。拿初一科学课来说吧,学习实验有30个,兴趣小实验10个,初一学生对实验很感兴趣,但由于缺乏一定的基本技能,一定的动手能力,实验课往往是乱哄哄的,教师忙了一节课,结果学生什么都没有学到。所以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优化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不随意注意转化为随意注意,这样学生才能学有所获。当然学生做实验的时候教师要不断的引导,要教会学生有关的观察法、分析法,让学生在亲自操作中学会学习,慢慢培养其学习能力。
  四、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等。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并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虽然这种论述未免有绝对化之嫌,但的确也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自然课是把整个自然作为学习对象,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联,有创设学习情境的丰富材料。对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亲身经历过。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联系客观实际,用强烈、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爆发思想的火花。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可以通过电脑展示几幅生活图片: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熄火后会慢慢停下来;滑冰运动员滑到终点停止用力后会慢慢停下来;不蹬自行车的脚蹬后,自行车滑行一段后停了下来等。接着提问;它们运动到最终为什么都会停下来?这些源于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平时易感觉到的,但又是学生所不能解释的,如果在课堂中学生能通过所学知识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科学解释,那么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总之,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初中自然科学教材为情境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心理知识,因“材”施“教”,因“时”施“法”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增强学生学习科学课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数学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数学思维虽然并非等同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办的提高。  一、初中数学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建立自己的教学工作实效、高效,是每一个物理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传统教育思想和传统教学方法一直干扰着物理教师的教学思路,要真正理会现行教材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在于转变教育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和科学素质。初中物理可从重在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及学生对探究活动的体验。启发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科学探究,既能减轻其学习负
一、初中物理异步教学法的探索
摘要:问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教学,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可以看出《标准》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时,还要努力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实质性转变。改变传统教学中那种单一化、教条化的教学模式。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认识合作学习的优越性是在日常教学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既要重视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加强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中学阶段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等。当然培养这些能力,应该是中学阶段各学科的共同任务。但应该指出,对于物理学科,这几方面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在这几方面的能力较弱,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学好物理的。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注意与其他学科配合
摘要:课堂教学是我们开展物理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营造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提升整个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物理课堂阐述了一些自己的粗浅认识,希望与广大师生共勉。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效课堂;素质教育  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最主要形式,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
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指出:“学校的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学困生”)的发展上下功夫。使所有的学生,而不只是特选的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是教育学的要求……”每个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学困生”,这些学生往往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专心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学习成绩较低,行为习惯也很差。教育的目的是使无知的人变得有知,不文明的人变得文明,是使全部人都
通过“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结合新时代地方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高校“金课”建设的需求,以《光伏技术与应用》为例给出“金课”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
摘要: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因素。解题活动本身就是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充分体现。数学教师应如何拓展思维,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本文笔者从四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