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解题习惯的养成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am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说“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可见习惯何其重要,现行物理课程标准则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作为课程目标之一.解答物理习题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方法之一,良好的物理解题习惯则是良好的思维习惯的重要组成和重要表征.
  如何在实际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解题习惯,笔者认为应该着眼于下列几个环节.
  1 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
  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把一道题目看成是一幢万丈高楼,审题则是高楼的地基,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是形成良好解题习惯的第一步.
  “题目没看清”成为学生错解的常见借口,相信一线教师耳熟能详,说白了就是审题不清.如2014年雅安中考题:
  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100 N水平推力以0.5 m/s的速度匀速推动重500 N的物体,使它沿水平方向移动10 m,该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是J,水平推力的功率是W.
  第一问目的是考查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但很多学生只管找重力和距离,拿到手直接死套公式得出5000 J的结果.其实仔细读题后不难发现物体移动方向在水平方向,而重力沿着竖直方向,故重力根本不做功.这属于典型的吃力不讨好,白白花了功夫,但功夫没用在审题的“刀刃”上.
  在平时练习时,教师要反复指导学生把握好审题关,大致可以分下列几步走:首先让学生通读题目,了解题目大意;然后再细读题目,圈出题目中关键词,如前面题目中的“水平方向”;最后再选读题目,列出题目中的重要条件,去伪存真,建立模型,尝试解答题目.
  2 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物理解题亦如此,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对于良好解题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
  物理学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对于答题的规范性有着特定的要求,不同于数学等学科.如物理计算题,不仅重视计算结果,更重视计算过程中公式的推导、单位的换算等.中学阶段,尤其是初学物理者往往容易沿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来解答物理题目,计算题通常不写公式和单位,导致答题失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尤其在黑板板书等为学生做展示时,要严格按照物理学科要求进行.如物理计算题先写出公式,后代入数据,最后计算出结果并注意加单位;作图题要注意虚实线的区别、标注垂直符号和物理量符号等;文字描述类的填写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等.
  随着科技进步,现在的考试标准化程度愈来愈高,目前很多考试都使用了标准化答题卡,采用网上阅卷的方法,在确保了客观公平的同时也给学生规范答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标准化答题的指导:如在规定区域答题,不能超过规定区域,更不能错位;答题字不能过大,防止答题空间不够,字也能太小,防止扫描不清楚;解答作图题时用铅笔答题,便于修改,并注意将线条加粗加深;答错题目后,可用钢笔专用橡皮擦去,也可以直接用线条划去等.
  3 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动手实验是学习物理的最佳方法,其实也是解答物理问题的好方法,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有利于良好物理解题习惯的形成.
  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验探究,众所周知,解答物理题目实验也能做,而且是一种极好的解题方法,学习物理的终极目标就是学以致用,而用动手实验的方法解答题目则是应用能力的充分展示.如2009年江苏省中考题:
  如图1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本题是一道光学综合题,可将柱形盛水的玻璃杯看成竖直方向的玻璃砖和水平方向的凸透镜,所以隔着杯子只能看到鹦鹉在水平方向有所改变,难度较大.在实际解题时若身边携带了矿泉水瓶,则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可现场进行实验,答案一目了然,比进行复杂的理论分析简单多了.
  在物理题目中,估算题、实验题等很多时候都可以利用身边简单器材进行实验验证,如估算题中的长度、面积估算等.在教师授课时,要有意识地灌输动手实验的理念,逐步通过一些实际解题实例展示动手实验的优点,让学生逐步树立动手实验的意识.
  4 养成认真复查的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复查是解题中的一个细节,但直接影响着解题最终结果,养成认真复查的习惯是良好解题习惯形成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标准2011版实施后,物理题目逐渐脱离了“繁、难、偏、怪”的现象,整体难度有所下降,实际物理测试中很难再现以前那种时间不够用的现象.做完题目后的多余时间如何处理?复查自然是最佳选择,但不少同学就这一环节出现了问题.没有复查习惯,导致做错的题目无法发现,这是其一;复查了,对的改错了时有发生.如何避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建立复查的意识,还要学会复查、掌握必要的复查策略.
  如对于计算问题,除了反复验算外,能使用其它解法的可以换种解法验证.如2014年泉州中考题:
  已知某导体的电阻值为18 Ω,通过它的电流为2 A,则它两端的电压为V,通电1 min产生的热量为J.
  本题第二空热量常规解法利用公式W=UIt,我们还可以使用W=I2Rt或W=U2t/R来重新计算,看结果是否相同,自然就能检验结果的正误.当然,复查时还要注意其它方法的运用,如选择题原来用直接解法的,复查时则可以用排除法等.如果复查后发现与原来答案不同,但又拿不准的,以第一遍答案为准等等.
  5 养成乐于反思的习惯
  孟子曾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强调了反思的重要性,这对于物理解题同样适用.乐于反思的习惯是良好物理解题的习惯的延续,更是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解题后的订正是最常见的反思过程,也是最初级的反思.除了反思结果的正误外,更重要的是反思解题时的方法优劣,反思解答错误的原因,反思题目的变化与延伸.如2013年永州中考题:
  如图2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 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对于本题,大部分同学会采用比较去掉一个钩码后,杠杆支点两侧的力和力臂的乘积的大小关系,然后得出右端乘积较大而下沉,该方法固然可以.但如果假设两端钩码各去两个钩码,左端没有了力,所以右端下沉.反思两种解法,显然后一种解法极限法更为简单.在下次解题时定然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且能提高正确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更要引导学生在解题中学会反思,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优中选优的目的.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们一线物理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上述五个环节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解题习惯,让学生受益终生.
其他文献
技术的繁荣有赖于技术型人才的成长和壮大.随着技术和技术应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显重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技术型人才是整个人才体系中具有
学习心态即学习态度.有调查研究表明:85%以上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因为智力问题,而是学习心态问题.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心态的好与坏对学习效果起关键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学习结果,尤其是对课题实践班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至关重要.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对课题实践班学生的学习心态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部农村地区,学生在小学、初中几乎都是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的一言堂、满堂灌、机械
初三物理总复习中实验复习课是很重要的课型.常见的复习课型是对物理实验进行归类复习.基本流程三大步:(1)老师归类精讲;(2)学生做配套练习;(3)老师针对性地讲解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仅采用这种“纸上谈兵”复习实验的方式,学生的兴趣度不高,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课堂效率不高.笔者尝试过多种方式来改进物理复习课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出初中物理实验复习课教学模式创新的三大利器:微课、综合探究、小
课堂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上学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绩高低,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建设高效课堂,成为每一位物理教师面对的重大课题.教师必须要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文就怎样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谈谈笔者的看法.  1 认真备课  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对本节知识的重点、难点做到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当前教育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基础知识和理论公式的灌输以及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情况已经不再是教学的唯一重点.在新课标下,为了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高中物理教学应该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的培养和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不仅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
物理是一门既有趣又实用的学科,历来是高考的重要内容.然而,大部分学生认为物理过于枯燥,距离生活较远,没有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对物理的喜欢程度越来越低.根据多年来在物理教学中的独特见解,从理论联系实际、感知物理现象、加强实验教学方面入手,让学生认识物理、主动学习物理,提高解题能力.  高中物理是高考必考的基础学科,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女同学,表示不理解物理知识,抱怨物理的公
2011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育不是单一向学生灌输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也就是说,教师不仅应该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直观的讲,就是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科学内容,还要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做实验,知道规律和原理怎么来的,如何解决新的问题,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的科学探究能力.  心理学
比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源头”.在高中阶段,物理课程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大到天体运动轨迹问题,小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问题,都需要学生通过仔细的比较,才能发现其中的微
最近区教育局组织了一次生态化教学活动. “生态”一词是近年流行的说法,通常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其特征正如自然界的“生态”所追求的物种多样性一样,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如果能将生态学引入幼师物理课堂教学,培养的幼儿教师在利用物理知识设计幼儿科学活动将不再显得那么困难.  生态化教学是通过借喻自然界生态学中生物
向心力教学是继“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之后的第三次圆周运动教学(按人教社所编教材顺序),如果前两次是对圆周运动“运动学”的知识的介绍,那么本内容教学旨在告诉学生如何对圆周运动进行“受力分析”、圆周运动中“力与运动的关系”,即介绍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知识.最后一次圆周运动教学是告诉学生“如何处理圆周运动的实际问题”,这是圆周运动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1把握“向心力”的教学目标  有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