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实验改革的新理念: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化学实验改革;实验教学;素质教育;创造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既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创新的源泉所在。从化学教育现代化来看,化学实验是个突破口和生长点,现代化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教材都可以在化学实验中体现和应用,这同样需要不断地进行引进和研究。
在教育新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应该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和核心、以学生的学习实践和主动探索为主要特征的教学,也是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个性发展的教学。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训练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现行新教材中实验部分的研究是我们对化学实验教学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应该说,近年来,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化学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当前实验教学仍然属于化学教学的一个弱项,这突出地表现在学生的实验能力普遍较差,谈不上如何发挥创新能力;而对于化学实验教学来说,尚有许多未开发的功能。因此,如何利用教材中有限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本文的目的所在。本课题围绕这个目的,从新教材本身入手重新审视了家庭小实验,在实验的拓展、改进、设计和整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发展学生的创新技能方面做了理论上的论述和实践上的探索。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验证性实验仍然是高中实验教学的主流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较为薄弱,不少学校实验设施陈旧老化,实验经费短缺,实验消耗补给不够,高中扩招规模不断加大,教育资源出现超负荷运转。有些学校为了经济创收,不断扩大规模,教学班级一直在增加,班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个别地区一个班甚至多达百人,而与之配套的实验室及仪器药品几乎没有增加,与规定的单人单桌做实验的要求相去甚远。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课本列举的实验教师只能随堂演示部分性质验证实验,顾不及学生分组实验和设计实验。
2.学生动手操作的探索性实验较少
现行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多数是用来帮助学生形成、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的,属于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始终处于概念和理论的依附地位,仅仅作为验证化学知识和化学理论的手段:原理、步骤、反应现象、实验结论在教材中均已写明,再加上大多数化学教师观念转变滞后,在实验教学中对实验的探究设计不够,学生习惯了进入实验室,一切都是别人准备好的,学生不必用心思考、分析,只要单纯模仿、重复,照方抓药,稍加动手即可完成实验。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活动降到最低程度,通过实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自然就成空话。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
3.化学实验忽视对学生全面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能力可以定义为运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从智力因素看,形成化学实验能力的两个主要条件是知识和技能。从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化学实验能力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这种能力还包含了发现问题、选择课题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观察实验并进行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等思维能力。
但是,在传统的化学实验及其教学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往往被理解为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即使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也主要被理解为是实验的动作技能。实验能力的这种较狭义的理解和定位在我国高中化学教学历史上维持了较长的时期,并产生一些偏误,这对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培养全面的实验能力具有很大的影。
二、当前新课程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的要求
1. 新课程改变了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认为,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化学实验改革是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验改革不能就实验谈实验,而应当将其置于整个化学甚至理科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加以思考。目前实验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发展方向如下:扭转实验的学术化倾向;拓展实验的功能;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三个方面。
2.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改革的特点
化学实验改革呈现以下新特点:①注重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②引入定量化学实验;③发展微型化学实验;④增强实验的探究性;⑤强调实验的趣味性;⑥增设实验设计的教学内容;⑦开发绿色化学实验。
3.新课程提倡“能动的化学实验教学”理论
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理论,多是从教师的角度来研究如何进行实验的教,“能动的化学实验教学”理论,它倡导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能动性的发挥,而且教师能动性的发挥,也不是过去意义上的“一言堂”,更提倡教师在设计、构思上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这一目标上下工夫,而不是包办代替。
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这些目标的达成,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是关键,因为学习知识、理解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则是隐性的,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发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更需要学生主动体验,认真思考,使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因此,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显得至关重要。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体会
(一)、利用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及演示实验的规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改变过去只顾自己讲实验的作风,综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的教学,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办任何事情信心都非常重要,它是成功的前提条件,没有信心,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大部分学生在刚做化学实验时往往缺乏信心,比较害怕,因为他们动手机会少,对化学仪器的使用生疏。如第一次使用滴管,量筒等仪器时,手总是发抖,有一些学生不会划火柴,一是没划过,二是怕烫手。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鼓励他们,爱护他们,设法用成功的喜悦来增强他们的动手信心。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起表率作用,如演示一些技巧性较强的实验,尤其是一些易燃、易爆、有毒有刺激气味的实验时,不能表现出畏惧、害怕的样子,要从容不迫的完成。在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时,要科学地恰如其分地讲解,不能过分夸张或危言耸听,目的是减轻学生畏惧心理,增强信心。
2、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实验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事物或从事活动的动手意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动手实验积极性的重要内容。相对来说,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动手兴趣较为容易,这是因为化学实验本身引人入胜。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还必须充分发挥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作用,如利用一些固定的业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开展各种各样的实验活动(如小实验、小制作)。只要实验兴趣增加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3、培养实验技能
技能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心智技能、一种是动作操作技能,实验技能也包括这两种技能。实验技能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心智技能促进动作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实验技能达到自动化程度。化学实验有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之分,在实验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动手次数和仪器的使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即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仪器使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就必须设法扩大动手范围,增加使用仪器的机会,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准备和管理等工作。如在粗盐提纯的实验准备中,需要将粗盐预先碾碎,方便称量和溶解,像这一工作就可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因为这样既能让他们加深理解碾碎粗盐的目的,也能掌握使用研钵的技术,否则在整个高中阶段,都没有机会使用研钵。再如,通过拉制玻璃仪器(如弯管),学生既能见到高温下玻璃软化时的形态,又能学会拉制部分玻璃仪器和使用酒精喷灯。.在学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对实验室的仪器安放和保养、药品的购置、卫生、安全等方面会有全面的了解,动手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遇到一些要求高、难、设备贵重的实验,往往难以开出,多媒体正好可弥补这一缺陷,例如:
1.物质条件受限制的化学实验
2.爆炸、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一些危险实验
3.易出错误的实验,多媒体模拟一些错误的实验,可使学生亲眼感受错误操作的危险性,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
4.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实验,有时通过语言描述比较困难,结构模型的使用又不方便,而借助多媒体三维图形功能则可以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有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但应注意的是: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必须把握一定的尺度,因为化学毕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形成基本操作技能和树立、培养科学态度的过程,而多媒体无法代替,否则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教学的各种观念正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从发展的角度看,实验己不再是单一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而提供的直观手段,实验教学还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实验的技能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思维等多种教学功能。所以实验教学的发展必然要导致其质和量的双重变化,实验的比重会加大,学生要从实验的旁观者更多地转变为参与者,探索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会越来越受到师生共同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学实验的仪器、设备和条件也会日趋完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前景应该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2004.
[2] 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2003.
[3] 文庆城:化学实验教学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3.
[4] 裴新宁: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1
[5] 孙夕礼,马春生.新课标三种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编写特点分析,化学教育出版社2005
[6]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7] 王祖浩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8]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主编.化学活动与探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 陈喜凤,许俊翠,袁诗海:改革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化学教学,2003(4)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 刘知新:化学实验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12] 高中化学教学参考陕西: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2005(2)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化学实验改革;实验教学;素质教育;创造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既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创新的源泉所在。从化学教育现代化来看,化学实验是个突破口和生长点,现代化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教材都可以在化学实验中体现和应用,这同样需要不断地进行引进和研究。
在教育新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应该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和核心、以学生的学习实践和主动探索为主要特征的教学,也是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个性发展的教学。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训练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现行新教材中实验部分的研究是我们对化学实验教学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应该说,近年来,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化学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当前实验教学仍然属于化学教学的一个弱项,这突出地表现在学生的实验能力普遍较差,谈不上如何发挥创新能力;而对于化学实验教学来说,尚有许多未开发的功能。因此,如何利用教材中有限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本文的目的所在。本课题围绕这个目的,从新教材本身入手重新审视了家庭小实验,在实验的拓展、改进、设计和整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发展学生的创新技能方面做了理论上的论述和实践上的探索。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验证性实验仍然是高中实验教学的主流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较为薄弱,不少学校实验设施陈旧老化,实验经费短缺,实验消耗补给不够,高中扩招规模不断加大,教育资源出现超负荷运转。有些学校为了经济创收,不断扩大规模,教学班级一直在增加,班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个别地区一个班甚至多达百人,而与之配套的实验室及仪器药品几乎没有增加,与规定的单人单桌做实验的要求相去甚远。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课本列举的实验教师只能随堂演示部分性质验证实验,顾不及学生分组实验和设计实验。
2.学生动手操作的探索性实验较少
现行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多数是用来帮助学生形成、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的,属于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始终处于概念和理论的依附地位,仅仅作为验证化学知识和化学理论的手段:原理、步骤、反应现象、实验结论在教材中均已写明,再加上大多数化学教师观念转变滞后,在实验教学中对实验的探究设计不够,学生习惯了进入实验室,一切都是别人准备好的,学生不必用心思考、分析,只要单纯模仿、重复,照方抓药,稍加动手即可完成实验。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活动降到最低程度,通过实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自然就成空话。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
3.化学实验忽视对学生全面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能力可以定义为运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从智力因素看,形成化学实验能力的两个主要条件是知识和技能。从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化学实验能力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这种能力还包含了发现问题、选择课题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观察实验并进行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等思维能力。
但是,在传统的化学实验及其教学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往往被理解为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即使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也主要被理解为是实验的动作技能。实验能力的这种较狭义的理解和定位在我国高中化学教学历史上维持了较长的时期,并产生一些偏误,这对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培养全面的实验能力具有很大的影。
二、当前新课程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的要求
1. 新课程改变了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认为,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化学实验改革是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验改革不能就实验谈实验,而应当将其置于整个化学甚至理科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加以思考。目前实验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发展方向如下:扭转实验的学术化倾向;拓展实验的功能;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三个方面。
2.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改革的特点
化学实验改革呈现以下新特点:①注重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②引入定量化学实验;③发展微型化学实验;④增强实验的探究性;⑤强调实验的趣味性;⑥增设实验设计的教学内容;⑦开发绿色化学实验。
3.新课程提倡“能动的化学实验教学”理论
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理论,多是从教师的角度来研究如何进行实验的教,“能动的化学实验教学”理论,它倡导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能动性的发挥,而且教师能动性的发挥,也不是过去意义上的“一言堂”,更提倡教师在设计、构思上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这一目标上下工夫,而不是包办代替。
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这些目标的达成,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是关键,因为学习知识、理解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则是隐性的,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发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更需要学生主动体验,认真思考,使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因此,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显得至关重要。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体会
(一)、利用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及演示实验的规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改变过去只顾自己讲实验的作风,综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的教学,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办任何事情信心都非常重要,它是成功的前提条件,没有信心,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大部分学生在刚做化学实验时往往缺乏信心,比较害怕,因为他们动手机会少,对化学仪器的使用生疏。如第一次使用滴管,量筒等仪器时,手总是发抖,有一些学生不会划火柴,一是没划过,二是怕烫手。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鼓励他们,爱护他们,设法用成功的喜悦来增强他们的动手信心。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起表率作用,如演示一些技巧性较强的实验,尤其是一些易燃、易爆、有毒有刺激气味的实验时,不能表现出畏惧、害怕的样子,要从容不迫的完成。在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时,要科学地恰如其分地讲解,不能过分夸张或危言耸听,目的是减轻学生畏惧心理,增强信心。
2、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实验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事物或从事活动的动手意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动手实验积极性的重要内容。相对来说,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动手兴趣较为容易,这是因为化学实验本身引人入胜。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还必须充分发挥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作用,如利用一些固定的业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开展各种各样的实验活动(如小实验、小制作)。只要实验兴趣增加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3、培养实验技能
技能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心智技能、一种是动作操作技能,实验技能也包括这两种技能。实验技能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心智技能促进动作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实验技能达到自动化程度。化学实验有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之分,在实验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动手次数和仪器的使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即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仪器使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就必须设法扩大动手范围,增加使用仪器的机会,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准备和管理等工作。如在粗盐提纯的实验准备中,需要将粗盐预先碾碎,方便称量和溶解,像这一工作就可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因为这样既能让他们加深理解碾碎粗盐的目的,也能掌握使用研钵的技术,否则在整个高中阶段,都没有机会使用研钵。再如,通过拉制玻璃仪器(如弯管),学生既能见到高温下玻璃软化时的形态,又能学会拉制部分玻璃仪器和使用酒精喷灯。.在学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对实验室的仪器安放和保养、药品的购置、卫生、安全等方面会有全面的了解,动手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遇到一些要求高、难、设备贵重的实验,往往难以开出,多媒体正好可弥补这一缺陷,例如:
1.物质条件受限制的化学实验
2.爆炸、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一些危险实验
3.易出错误的实验,多媒体模拟一些错误的实验,可使学生亲眼感受错误操作的危险性,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
4.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实验,有时通过语言描述比较困难,结构模型的使用又不方便,而借助多媒体三维图形功能则可以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有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但应注意的是: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必须把握一定的尺度,因为化学毕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形成基本操作技能和树立、培养科学态度的过程,而多媒体无法代替,否则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教学的各种观念正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从发展的角度看,实验己不再是单一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而提供的直观手段,实验教学还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实验的技能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思维等多种教学功能。所以实验教学的发展必然要导致其质和量的双重变化,实验的比重会加大,学生要从实验的旁观者更多地转变为参与者,探索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会越来越受到师生共同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学实验的仪器、设备和条件也会日趋完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前景应该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2004.
[2] 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2003.
[3] 文庆城:化学实验教学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3.
[4] 裴新宁: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1
[5] 孙夕礼,马春生.新课标三种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编写特点分析,化学教育出版社2005
[6]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7] 王祖浩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8]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主编.化学活动与探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 陈喜凤,许俊翠,袁诗海:改革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化学教学,2003(4)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 刘知新:化学实验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12] 高中化学教学参考陕西: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