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应让学生主动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ka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为此,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创设有效的课堂问题情境、激发兴趣、营造氛围,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只在学生探究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数学问题层层推进、不断深入、个个击破,直至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一、创设情境,营造自主探究空间
  学生学习时,往往接触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情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具体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顺利地建构知识。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出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出一个生活场景:××商店挂着一则商业广告,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有一种原标价为120元的衣服,老师想买这件衣服,你帮老师算算,应付人民币多少元?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开始用多种方式计算起来,并在计算与交流过程中明白了“八折”就是80%的道理,并理解了80%的意义。又如在教“小数加、减法”时,我们可以将一节关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置于“卖鸡蛋”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进而感受到学习小数计算是生活的需要,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了试一试的需求。情境创设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能力。
  二、开放课堂,创造数学探究机会
  探究教学中,创设了多元、动态、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唤醒、发掘和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数学教学应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内外和谐衔接。比如在执教五年级下册《约分》一课时我将本节课的学习素材进行定位:
  1.源于教材———基础构建
  让学生理解最简分数、约分的含义。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约分。这是约分一课最基本的学习目标。
  2.走出教材———激活课堂
  约分的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约分的目的———化成最简分数
  约分的书写格式———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同时去除分子和分母,在原来分子和分母上面画右下倾斜的线,所得的商写在原分母的正下方和分子的正上方。
  约分的重要性———化简分数可以比较某些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同时分数四则运算中所得结果必须化成最简分数,还可以通过约分表示生活中的分数。
  通过旧知引出新知,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我们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面向全体、重视课堂探究质量
  面向每一个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因此,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实际活动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大多数学生成为陪客。
  如教学“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列竖式计算”这一教学内容,按传统教学法,由教师提出问题,指名让学生逐一回答每一步应该怎样列式,从形式上是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听别人的“说”而学到的,特别是中差生是否真正掌握,只能从“懂不懂”、“会不会”的询问中有一个表面的了解。而如果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由教师先启发诱导,提出整体要求,再让全体学生都动手尝试列式,人人参与探究过程,人人动脑思考问题,然后小组内思考自己的思考过程,那么全体学生的学生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四、激励评价,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
  有研究资料表明:一般学生只需发挥其自身能力20%~30%,即能保证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受到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可见,激励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教学中发现,探究成功者会产生自我激励,然而未必人人都获成功。对于未获成功者,教师应该尽量发现其探究过程中的正确成份予以肯定,并启发学生自己发现、纠正错误,使每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获得成功,才会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多元、有效地激励评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身心素质上获得全面提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教师要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机会。在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
其他文献
对高校管理决策而言,校园媒体在其制定与执行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校园媒体有助于高校管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校园媒体是信息沟通过程的重要中介,是繁荣学校文化的沃土,是学
【摘要】通过课堂有效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达到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课堂有效提问的作用和类型,进而分析了有效提问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提问  1引言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种特有的现象,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城中村”存在的问题愈发显得突出,与城市化发展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城中村”已成为城市加快发展中
本文在对创新型人才、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及课程与人才培养体系综述的基础上,以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为线索,提出了从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本科课程内
推行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新世纪的合格人才,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在创造中学会学习,教育应更多的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数学家乔治·波利亚所说:“完善的思想方法犹如北极星,许多人通过它而找到正确的道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考察,不仅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为重视考查能力的培养。如基本知识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所反映出来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实施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久而久之,对于学习,他们先是厌倦,而后放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上的差生。正是由于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差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差生学习上的进步。因此注重差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中数学差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差生自学能力差:找不出问题的
细菌为了促进生物被膜(Biofilm , BF)的形成、提高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和定植能力,进化出了许多简洁的机制,用来加工、组装和分泌相应的功能性蛋白[1].目前已经在细菌中发现了9
期刊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国企干部去行政化举措,淡化行业、职业的行政色彩,突出其主导地位,实现政企职责分离.而对大部分国企而言,随着几十年的发展,企业内部行政级别的职数已经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定理、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吸收这些基础知识,掌握解题的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师的会“教”,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所以如何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我们教学才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要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必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