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象以尽意”相关论文
诗歌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 而是“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
《周易》被冠以五经之首,其哲学思想丰厚深邃,其中的语言哲学思想同样博大精深。如:"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强调了环境在语言的产生和意......
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沟通艺术家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便是意象。......
王延相曾说过:“言征实则寡余味电,情直致而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王氏家藏集·与......
【正】 《易·系辞上》指出:“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
何谓意象?简言,就是寓“意”之“象”,换句话说,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就有“观......
自20世纪90年代骆小所教授的专著《艺术语言学》出版以来,艺术语言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立于语言研究之林,日益受到语言学研究者的关......
“意境”,这一反映形象思维艺术特点之概念,源远而流长.它的源出、演进以及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
中国绘画受传统哲学、文学的影响,提倡“含道应物”“立象以尽意”。将绘画作为思想观念的传达阐释、对宇宙人生的理解体悟;表现方式......
《周易》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形象的产生、审美及艺术创造特征、艺术的功能及人品与艺品等诸多问题。《周易》中的文艺思想虽属儒家......
古今中外的艺术理论家,由于地域文化和哲学思维的不同,对“意象”一词有着不同的理解。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
<正>一、“言不尽意”向“言外”观念的导发“言意之辨”在玄学时代的主要论题就是言尽意与言不尽意间的歧争,它肇始自《易系辞传......
一、古典意境美诠释1、“意境”理论的发展历史“意境”的前身是“意象”,先秦时期已经有人在思考言、象、意的关系,《易传》中有“......
大荒寻梦●李宪基我的朋友周胜华自遥远的哈尔滨寄来一份贺年卡,画片是一幅套色木刻版画的印刷品,是他的新作《大荒寻梦》。很美。映......
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周易·系辞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立象以尽意。”“......
《说文》意义体系与成体系的中国上古史宋永培引论:运用整体贯通的方法揭示《说文》意义体系记载的上古史体系《说文》贮藏着精谛......
《周易》认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因此提出“立象以尽意”.“象”此即指卦象.卦象是《周易》特殊的言说方式,具有普通语言所不......
陶瓷设计不仅要满足物质实用性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人的精神审美需要。"立象以尽意"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造物法则,该......
中国传统装饰均反映出至善至关的本质,“祥”、“美”同源的审美意识始于原始时期,“纹化”在意象丰富的纹样、装饰之中。吉祥装饰背......
一、象自身的形成规律和具体要求《易传》有言:“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在寿山石雕的创作中。正是通过物象的的雕刻和意境的营......
动画常常区别于常规电影,被定义为一种非真人实景拍摄艺术;但是,与常规电影相比,动画成"象"可任意驰骋的特质更具"立象以尽意"的内涵。......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立象以尽意"是商、周先民传情达意的基本途径,不仅语言采取立象尽意的言说方式,文字也呈现为由象形而象意的特征。古老汉字的"象......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历史悠久,有着复杂形态和独特的诉求性。其美学思想观念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典美学中老子哲学观点的延伸与发展。无......
"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分别有着各自的美学内蕴,放在一起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创造理论。"观物取象"从艺术本源论与审美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