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峰相关论文
冯雪峰在"两个口号"论争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冯雪峰是中共中央在特殊条件下派出的执行重大而秘密任务的高级特派员。在当时情......
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我和同学们怀着崇高的敬意来到神坛村。神坛是冯雪峰先生居住的地方,山清水秀,白墙黑瓦,非常古朴。走在村中,房前屋......
唐弢(1913—1992年),原名唐端毅,常用笔名晦庵等,浙江镇海人。著名鲁迅研究家、作家、藏书家、文学史家。现代著名杂文和散文作家,鲁迅研......
摘 要:革命文学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是中国左翼文学中的重要流派。由于二者在出现时间上存在先后关系,这容易让人们在分析的过程中把马......
冯雪峰在现代文学理论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存在。自1928年发表文学批评论文《革命与知识阶级》为开端走上文学理论批评的道路到19......
文学与政治是20世纪中国社会无法回避的话题,在中国社会被强行置入西方现代化进程后,“革命”成为了解决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的主要手段......
冯雪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早期马列文论译介者、鲁迅研究专家和文艺理论家。他的文艺理论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北大旁听传统,由来已久.毛泽东、瞿秋白、冯雪峰、沈从文、申寿生、杨沫、柔石、李苦禅、金克木等一大批名人,都曾在北大旁听过.岁......
作为中央级文艺理论“指导刊物”,《文艺报》长期自觉承担规范制定者和阐释者的角色,并“直接在中宣部的控制之下”.②而这也是建......
“生为人杰悍卫党的旗帜,死犹鬼雄笔扫尘世妖狐。”这是丁玲、陈明夫妇献给他们的朋友——冯雪峰的挽联。在浙江省义乌市赤岸镇神......
内容摘要:胡风、冯雪峰、周扬在30年代因为共同的政治理想而联合在“左联”的旗帜之下,但他们又由于人生经历、文学思想、个性气质、......
冯雪峰的诗歌创作共计77首,分为三个时期.三个时期的诗歌都体现了质朴、耿直、倔强、刚毅精神,并分别呈现出清新美、沉雄美、哲理......
2003年第5期发表了孔繁玲一文,其中说:"1936年6月初,董健吾按照冯雪峰的指示,护送美国进步作家埃德加·斯诺和美国医生马海德等一......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处于最黑暗的年代.“左联”青年作家柔石等5人于1931年2月7日深夜(或8日凌晨)在国民党淞沪警备区的旷野被秘......
193 6年10月19日清晨5时2 5分,现代革命文豪、民族巨人鲁迅先生病殁于上海寓所。旋即由蔡元培、宋庆龄、沈钧儒、马相伯、内山完造......
冯雪峰的文艺理论,特别是他的“同路人”理论直接受惠于托洛茨基的“同路人”文艺理论观,但由于托氏所组成的政治反对派被斯大林血......
遇“知音”rn上世纪70年代第一个秋天,在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一个偶然的机会,67岁的冯雪峰和36岁的陈早春成了忘年交.rn......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作家、诗人冯雪峰,生前数十年曾珍藏了一件青灰色哔叽长衫。 这件长衫伴随冯雪峰走......
1933年7月的一天凌晨,一阵急而响的敲门声吵醒了鲁迅夫妇。他们仔细一听,是瞿秋白。忙打开门,只见瞿秋白夹着一个小衣包,仓促地走......
1975年10月,当冯雪峰的肺癌已扩散,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时,他曾对儿子及朋友说到自己有三件事没有能在活着的时候做完,这就是:没有......
生于1903年的聂绀弩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重量级人物.聂是湖北人,早年考入黄埔军校二期,与徐向前同学.后就读莫斯科中山大学,与......
我国已故著名文艺家冯雪峰先生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凡是死后而仍活在人民心中的,都是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抬头就能看见他的背影的人......
艾青诗歌在30—40年代受到评论界的关注。对艾青诗歌众说纷纭的评论中所包含的正确的或偏见的阐释,实际上体现了他的诗的内涵的丰......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冯雪峰是最有代表性的现象与线索,革命现实主义理论是其理论批评的核心内容,生活、真实......
这是一曲编辑精神的嘹亮赞歌。叶圣陶、邹韬奋、冯雪峰、巴金、赵家璧、叶籁士、罗竹风、周振甫、姜椿芳、金灿然、陈翰伯、严文井......
冯雪峰是现代中国颇为卓然自立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文艺理论思想深受其独立人格精神的影响。这可以从几个角度去考察:知人论世地评价......
作为一个曾处于政治权力中心的知识分子,冯雪峰一直徘徊于文艺与政治之间,他努力平衡这二者的关系,也尽可能地保持了一个知识分子所应......
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文学理论界对典型问题的探讨与论争一直没有间断。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冯雪峰以"典型的个性,是典型的个......
《大渡河支流》不是冯雪峰所说的描写和暗示农村地主阶级及其封建剥削制度必将走向崩溃的社会史诗,而是发生在"五四"个性解放思想......
冯雪峰一生坎坷,但他像一块金子,放在哪里,都闪闪发光.尤其是在"发配"到咸宁向阳湖那段令人心酸的日子里,更是显现出他非凡的品格.......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前后,胡风与冯雪峰的关系濒于破裂。胡风认为冯有意阻止他参加有组织的救亡工作,于是萌生“独立地做一点......
冯雪峰在建国后8年多的时间里,将主要精力投到文学批评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勇于面对和回答文坛中出现的各种新的重大而复杂......
因对阶级归属的刻意强调,中国现代少有对"知识分子"的整体性研究,处于意识形态主流的论者认识到知识分子群体的特殊性更属罕见.本......
回顾鲁迅与共产党人之间的交往,也许会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鲁迅,对他更加推崇和尊敬。 “我做一个小兵还是胜任的” 1936年4......
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是左联成立之初,中国左翼文化人士作为一种有组织的整体性力量发动和参与的一场文化论战,其间所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