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子诚相关论文
洪子诚,作为我国当代著名文学研究学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力、融通现实与历史的学术视野在中国当代文学、新诗等研究领域建树颇丰,......
2021年5月17日,樂黛云在北京大学朗润园家中接受本刊记者采访。(赵凤兰/摄) 自传《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的发布会上,北大中......
在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没有了“经典”的不证自明的堂皇位置,也不存在“排排坐,吃果果”的“排座次”现象。赵树理......
《中国新诗总系》的出版,为中国新诗的理论建设提出什么是好诗以及“好诗主义”能否实行等一系列值得探讨的理论话题。但也有值得质......
金学铁是一名杰出的朝鲜族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激情时代》以二战期间中朝人民抗日斗争为背景,描绘了20世纪初朝鲜(包括现在的韩国)......
二○一五年十二月,《读书》借《百年新诗选》(洪子诚、奚密、吴晓东、姜涛、冷霜编选)出版之际,召开出版座谈会。与会学者围绕“新诗与......
1927-2017, 这是建军 90 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主义,这是军旅作家的冲天激情,这是气吞山河的文学作品。 中国......
摘 要: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跳出既定的“当代文学”框架,站在独立的学术立场从文学史观、重返“历史情境”、叙述结构、“问......
21世纪初,新一代的学者李杨,针对二元对立的文学史书写模式所造成的"断裂论"发起了批评,具体就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当代......
当代文学研究对史料的依赖度,取决于研究的对象和所运用的方法。史料不可能还原绝对意义上的历史现场,但利用可靠的史料能澄清当代......
洪子诚先生撰写的这部文学史,仍然沿用了“中国当代文学”这一概念,而这一概念在近年来,是一个被不断受到质疑的概念。随着“20世纪中国......
<正> 20世纪是批评的时代。批评的突出特征是创新。作为文学批评的当代文学史研究同样面临着创新问题。如何创新、创新与规范之关......
作为中央级文艺理论“指导刊物”,《文艺报》长期自觉承担规范制定者和阐释者的角色,并“直接在中宣部的控制之下”.②而这也是建......
洪子诚(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今天这个讨论会,是北大“未名”诗歌节的活动之一.主要请大家就城市与诗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
吾生也晚,北大校史上那些最为激动人心之煌煌岁月,我大都没赶上。待我投胎华夏,习文练武,辗转来到禾名湖畔,北大已历八十五载春秋......
随着学院批评在上世纪90年代的崛起,当代文学研究逐渐开始向纵深发展,并且初具学科规模。这一学科化的标志,当然是以近年来一些文......
■2008年度杰出作家rn阎连科:(长篇,3期,江苏人民出版社)rn阿来:(长篇,4期)rn翟永明:(诗文集,东方出版社)、(诗选集,作家出版社)rn......
余华的富有争议性是“当代文学史”书写中的一个挑战。洪子诚和陈思和著的余华书写是两种代表性的“历史化”方式。从“一体化”到......
洪子诚的《我的阅读史》采用了一种有别于宏大叙事,带有个人方式、角度的当代文学史叙述方式,具体来说,是将个人阅读史的感受、经......
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是当代文学史书写的标志性著作,受到学术界极高的赞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仍存在一些不完备和......
《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建构在"作家精神"和"文学传统"的问题框架上,分别对80年代文学中"感伤姿态"、"寻根趋向"、"忏悔意识"、"超越渴望"等四......
如何扩展当代文学的研究视野,寻找当代文学研究新的学术生长点,为目前许多研究者所关注,为此,本刊编发一组文章,拟从大学中文学科......
经过责任编辑推荐和评审专家投票,九篇论文被评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度优秀论文,现予以公布:洪子诚:《“修正主义”遇上“......
1999年8月,洪子诚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于2007年6月推出修订版。迄今,这部兼具教科书与研究专著性质......
<正>《文艺报》在十七年文学批评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范式的建构、批评标准的选择还是批评对象的选择......
本文不仅是洪子诚先生对刘登翰先生新诗研究方面的评价,也是他们作为北京大学的同班同学,相识相知、互爱互重的一段长达半个世纪的......
<正>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中,路遥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路遥的《人生》是1980年代以来标志性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正>诚如洪子诚、刘登翰所说:1980年代后期"‘新诗潮’中的实验诗歌、第三代诗的写作,主要在自办的‘民刊’上出现。个别由作协等......
洪子诚于1999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有别于以往当代文学史书写的范式,他将文学史书写的关注点落在历史情境中文学作品、体裁......
不仅是作为一位诗人,而且是作为一个"献身诗歌"的文化符号,海子在诗歌衰落的今天受到追捧。他的家乡有"故居"(由他的父亲建立),很......
<正>近些年来,学界陆续出版了洪子诚的《材料与注释》,程光炜的《文学史的多重面孔——八十年代文学事件再讨论》《重返八十年代》......
<正>2017年11月18日下午,借钱理群《鲁迅作品细读》(2017年10月)和洪子诚《文学的阅读》(2017年5月)的出版,凤凰读书会邀请钱理群......
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是当代文学研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当代文学史研究的话题又一次成为“显学”,特别是关于当代文学“......
<正>李浴洋、李静(以下简称李):洪老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不久之前的2017年3月11日,北京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刚刚召......
谢冕先生,1932年生,福建福州人。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
找到恰当的问题与选择合适的方法,是我们进入学术研究的必要门径。以当代文学史写作遭遇的问题为切入点,洪子诚先生从文本与历史出......
身为北大学人的洪子诚和陈平原在文学史研究中深受北大重"史"传统的影响,都注重对于史料的发掘、整理、分析和把握。二人都有着史......
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化——洪子诚的意义与启示○孟繁华当代中国文学研究形成规模和气势,是80年代的事情。改革开放的时代环境激活......
"问题的个人"是洪子诚为当代人文学者面临的困惑而描述的精神现象;"第一文本"则表征学者进行学术探索的精神原动力。洪子诚的《我......
<正> 历史家越接受自己的时代,话语行为的压力就越大,而时间也就越缓慢:两种时间制不是等时性的(isothronic)。——罗兰·巴尔特:......
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研究,被视为运用"非个人化叙述"还原历史情境,从而提升了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水平。鉴于对这一思考方式及结论的......
以洪子诚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相继出版的3部环环相扣的学术专著——《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
洪子诚以价值中立的学术立场撰述中国当代文学史,出色运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挖掘了国家意识形态如何全方位渗透进文学活动的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