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如相关论文
朱生豪是个把生命全部交给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事业的“古怪的孤独的孩子”。在物质贫困的动荡时局下,他全力以赴地从事译著。32岁时......
<正> [说明] 朱生豪在1934年到1937年间写给宋清如的书信,一直由宋清如珍藏了几十年,在朋友们和当地许多文化界人士的劝说和鼓励下......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1997年至2001年,我国著名莎学家孙大雨、宋清如、卞之琳、张君川......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朱生豪和宋清如的婚恋以及朱生豪在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方面所作的贡献,是值得大书一笔的。 1992年4月,中国莎士......
“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1900—1986)的日记《天风阁学词日记》,起自1928年7月20日,迄于1965年8月31日,时间跨度近四十年,虽略有缺佚,但......
被称为综艺界清流的《朗读者》里,捧红了很多人,也捧红了一句话:朱生豪和他的那句“醒來觉得甚是爱你”。一对来自成都的夫妇,朗读了一......
众人知道宋清如是因为朱生豪。这位译莎才子在世的日子非常短暂,生前寂寂,死后成名,他的死亡颇具悲剧色彩,得的是当时的顽疾——肺......
1月16日,嘉兴刚刚下过一场小雨。 记者在南湖边一处二层仿古房子里问一位老者:“要是用一句话评价你父亲,你觉得会是什么?” “......
许久都不曾捧起书本静静地品读了,自己总归结于工作和生活的忙碌,其实是内心过于嘈杂。读书征文活动开始以来,曾在众多推荐的书本......
在两性关系中,书信往来是民国时期最能让后人感受时代风流之处.民国莎剧翻译家朱生豪被誉为“情话文豪”,与才女宋清如通信十年之......
宋清如是翻译家朱生豪的夫人,1912春出生在江苏省常熟县西张栏杆桥日晖坝(今属张家港市凤凰镇安庆村)一户富豪家庭。宋氏祖上曾出过"......
重读清如老师为写作《朱生豪传》给我们的来信,觉得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仍在指导我们、鼓励我们。她是一位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
“但愿来生我们终日在一起,每天每天从早晨口角到夜深,恨不得大家走开。”翻译家朱生豪在致爱人宋清如的信中写道。 你也许以为写......
书柜里整整齐齐地摆着一套《莎士比亚全集》,它是我心中的一座丰碑。透过这座巍巍丰碑,总有一个'古怪的孤独的孩子'用睿智......
翻译活动的走向、翻译文学的兴衰,译者的地位乃至生命,都受到赞助人的影响。我国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朱生豪在抗战前后最艰苦的......
现代女诗人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她们的作品的整理却还有待深入。笔者整理林徽因的佚诗《唐缶小瓮》、宋清如的......
<正> 《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1期上发表了朱尚刚整理的《朱生豪给宋清如的信》,附有朱尚刚的“说明”。其中收入的两封信,具有珍贵......
<正> 中国的读者一提起莎士比亚,不能不联想起第一个决心将全部莎士比亚戏剧移植到中国来的朱生豪。是他第一个将莎士比亚三十七个......
朱生豪(1912—1944),浙江点兴人,莎上比亚戏剧著名翻译家、诗人。朱生豪英文功底扎实深厚,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人,其译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