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传统相关论文
岭南诗坛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整体来看偏于"雄直"一路。岭南诗派的"雄直"诗风的形成既与其诗歌传统、诗学好尚有关,也与地域环......
1920年代,象征理论在中国已有所传播。1930年代现代派具有创造性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文论的比、兴与西方象征的关系和异同上;......
锺嵘《诗品》被后人誉为"百代诗话之祖"。尽管如此,后人对其品第裁定、源出祖袭等方面却颇有微辞。这种批评在明代胡应麟《诗薮》......
作为现代主义文学和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锋人物之一,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创作中受到了莎士比亚非个人化诗学的影响。本文将从雌雄同体......
闻一多先生说过,四个古老民族差不多同时开始唱歌:印度人和希腊人是在歌中讲着故事,而《旧约》里的"希伯来诗篇"和中国人的"三百篇......
“声情”是汉语诗学的基本范畴 ,从基本的方法论来看 ,与“声情”相关的诗学理论 ,总体上突出了诗歌声韵形式研究的人文性。具体地......
庞德创译汉诗,深受中国文学传统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完全摆脱西方文学的传统。从他翻译诗学的拟古传统、西方古典话语传统、西方文学......
诗学传统指自先秦以来形成的“诗言志”传统。包括创作思想,表现方法,作家学问、修养等。传统词学则指在《花间集》之后形成的以婉约......
在考察西方诗歌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时,可以这样说,20世纪中国诗歌的现代性构成,如果离开了西方诗歌的各种养份,离开了在此基础上以......
苏轼在检讨诗画关系时,以“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对应“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中国艺术理论的一个经典论述.考察文学史发......
中国古代戏曲又称为“剧诗”,既具有叙事文体的性质,又具有抒情文体的性质,这两种性质在戏曲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并行不悖的。戏曲最初......
古代中国可说是个诗的国度,诗学传统源远流长。元代以前,抒情诗的发展已臻顶峰,诗学的理论探讨也趋于成型。宋元之际,叙事文学勃兴,古代......
元末明初,南园五先生通过诗社交流,形成了诗主性情、汉唐兼学的共同主张.南园五先生相继入京后,一方面与各地域诗派进行广泛交流,......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虽有西学背景,却放弃了西方文论的学理言说,从直观出发,整体把握,致力于开掘批评者与作者之间的灵魂共振;用隐喻......
陈东东是与传统结合较为紧密的诗人之一,他以声音的诗学传统来完成诗歌轮回与上升的抒情功能。陈东东诗歌的声音指向音乐性的情感......
本文将汉诗现代革命的首发运动命名为白话-自由诗潮,认为"自然主义"的白话诗风和"抒情主义"的自由诗风标志着它的两个发展阶段.在......
我国是一个具有诗学传统的国家,由此衍生出的传统"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但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灵、思想和言语方式,而且自成体系,积......
建安风骨作为文学史上特异的景观,历来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研究者往往关注于建安诗人与时代风气之关系,而忽略了文学系统内部之......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花间别调的出现反映了诗学传统的强大影响力。不同于花间正声的局限于艳情,花间别调以词咏史、描写乡土风物、展......
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和王国维提出的“不隔”是两种很不相同的诗学主张,在诗歌语言应当障碍重重还是顺畅自然上正相反对。这......
在中国古诗中,诗人言志通常不用第一人称叙述。比较《归园田居》原作与英、法译作的话语视角,从原作叙述方式观己有我、观物无我、我......
施润章的《蠖斋诗话》流传于后世,该书琐碎地透露了他的诗学观点,其诗论主要受到儒家传统文艺思想的影响,强调诗歌的温柔敦厚,含而......
海外华文诗人不断从西方现代派那里汲取营养,与中国传统的诗歌艺术经验和表现手法(如意境、意象、比兴等)相结合,扩大了海外华文诗......
汉语语篇有重言外之意的特点,国内外不少语言学者的论述多归因于中国长期的封建礼教、专制统治这一历史因素的影响.相对于语言文化......
古代诗学有其内在的动力体系。结合古代诗歌创作摅写活动的具体进程,从古代诗学的授受指导性特征入手,充分认识其理论的制约性与实......
易卜生戏剧的独特品质与魅力是由"现实精神、哲学睿智、宗教尺度、诗想神思"四因融一的诗学品质和"再现\表现"两因兼备的创作方法所......
学术界许多论者以“和”或“道”作为诗学传统核心进行广泛论述。其实 ,“和”是哲学或伦理学传统 ,而非诗学传统。中国是由“和”......
随着对小词中蕴含的品质的逐步探讨,常州派对此种品质的实质有了一个独特的认识,即超越性的道德意识.而由于道德意识自身的特质,也......
近期,巢湖学院徐礼节教授又一部学术研究力作——《李怀民集系年校注》由黄山书社出版面世。该著是其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
岭南地域诗学,经历了一个在创作实践、文献编纂和文学批评中发明、构建与接续的过程。唐代张九龄创立了"张曲江体",明初南园五先生......
中国山水画的传统体现了人与自然相贯通的哲学,也体现了诗化自然的文学趣味与文人思想,以画中的山水抒情表意,并以为真山水。当代......
流传于楚地的上博简《孔子诗论》,其"诗亡隐志"说的核心是诗歌语言要发泄、抒发内在情感。"诗亡隐志"的诗学主张,与楚辞中"介眇志......
唐诗宋词的典范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旧体诗词写作的基本格式,寻找语言节奏意象抒情等技术性路径。而深入探索中华传统诗词的精髓......
本文通过细致的文本比较,揭示了《白鹿原》与《静静的顿河》在景物描写上显现出来的不同策略、色调、经验背景和心理结构。......
菽庄吟社是日据台湾时期以内渡大陆的台湾流寓文士为主导、以"抗日复台"为根本宗旨和奋斗志业的台湾爱国流亡文学社团。该社不但与......
王维在盛唐诗坛上声名显赫,其地位和影响均在李杜之上。李白、杜甫取代曾经的诗坛领袖王维成为中国诗学的神圣典范,虽然是中国诗歌......
梁启超继承中华民族诗学传统,把诗歌的社会功能归结为陶冶精神、培养文化人格,对题材没有苛求,与“写中心”的观念有天渊之别。梁启超......
钱锺书在不同时期的著述中认为大部分理学家诗是“讲义语录之押韵者”,是“押韵的文件”,没有审美价值,不能称之为诗。这种批评体......
人们常通过对照过去与现在,来寻找通向未来的道路。这种历史思考在急于探求未来走向的易代之际尤其突出。人们关于历史的体验、认......
值明清诗学转捩之际,钱谦益疏通唐宋元明的诗学传统,开辟了清代沿波讨源的诗学理念,在创作上囊括古今,兼宗唐宋,是明清数百年间最......
本文通过比较中西诗画本身的不同内涵,进而上升到美学范畴来分析中西“诗”与“画”的区别。认为,在跨文化的视野中,中西之间对诗画关......
互文性理论产生于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思潮当中,互文性一词第一次由克里斯蒂娃明确提出,经众多学者发展及扩展,其概念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