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义疏》相关论文
皇侃和朱子对《论语》中的管仲有着不同的评价。皇侃在“皇帝王霸”的经学脉络中定位管仲,遂以之为白璧微瑕的仁者;朱子则在“王霸之......
《论语注疏》是《论语》研究史上的一部重要着作,它作为《十三经注疏》之一种,流传至今,影响甚广。本文在考察宋代以前《论语》地......
皇侃《论语义疏》是目前能够确定的,南北朝时期完整保存至今的一部儒家经学著作,也是唯一一部义疏体著作,因而具有“存汉晋经学之......
皇侃《论语义疏》中出现了几种为中古汉语所特有的疑问句新形式:由“为是……为是”和“为当……为当”构成的选择问句以及多种疑问......
皇侃《论语义疏》的注释语言注重以当时口语解经,在汉语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文章揭橥了它在汉语史研究中的独特意义。......
《论语》若干问题论略张伟平《论语》,这一儒家学派最为重要的经典著作,几千年来,其所内含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对我国社会......
【正】《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五经》的入门,在汉代即为初学者的必读书。它记载了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语行事,孔子效后由其门徒......
皇侃《论语义疏》里面的"性情"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问题,本文简要比较何晏、王弼和皇侃的性情论,指出皇侃的新思想,及其对何......
皇侃《论语义疏》有着多方面的学术价值,文章评述了国内外的前期研究成果,指出今后应加大文献和语言学两方面的研究。......
《论语义疏》为南朝梁著名的学者皇侃惟一以完书存世的著作,广泛援引各种经籍,被认为"存汉晋经学之一线",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思......
《论语义疏》是《论语》诠释的经典注作之一,它所汇集的汉魏六朝诸家注释,含有深刻的诠释学意义。首先,《论语义疏》讨论了《论语......
西方诠释学的理论表明,含义与意义是文本诠释中两种不同层次的内容,它们分别标示着诠释的知识性向度和意义性向度。皇侃的《论语义疏......
皇侃在《论语义疏》中阐发其性情论,既兼收前贤之说,又融会个人见解,体现出兼容并蓄的诠释倾向。皇侃强调人的道德本性,重视礼义教......
皇侃<论语义疏>继承了汉儒的章句训估之学和纲常孝道思想,同时受到了佛学理论的影响.而在本体论、认识论、人生观方面,<论语义疏>......
儒学与玄学的对立是魏晋玄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提供了理解玄学变迁的思路,也为玄学的产生和瓦解提供了思考的契机。学界在研......
什么是理想人格,我们通常所说的理想人格是道德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表现在道德典范人物(君子与圣人)身上的一定道德要求的概括和总结......
《论语》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唐朝以前的《论语》研究进行综合论述,概要分析了先秦两汉时期......
作为承先启后的南朝义疏之学的代表作,皇侃《论语义疏》在训诂形式和训诂内容方面都出现了与汉注和宋明理学不同的鲜明时代特点,具......
<正>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三十而立也。今天一般理解是:三十岁了,应该有所立的事业了,即立业了。这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
引言《四库全书总目》这部乾隆(1735-1796年在位)时期给人印象深刻的皇家藏书目录,初版本於1781年呈现给乾隆皇帝,无疑是中华帝国......
经学是阐释儒家经典的学问,也是凝结中国历代王朝正统意识形态的核心。南朝经学在整个中国经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南朝宋齐以来......
《论语义疏》产生的原因与背景,既关乎六朝经学、学术的诸多情况,又与该时期的思想文化状况,以及梁代的文教政策等密切相联.对之加......
诠释学认为,文本诠释有"含义"与"意义"两种不同的层次,它们分别指向的是面向文本实事层面的知识性目标和文本潜在的价值意义领域。皇侃......
皇侃<论语义疏>成书于南朝梁武帝年间,南宋乾道、淳熙以后亡佚.清乾隆年间由日本传回中国,其真实性无庸置疑.在<论语义疏叙>中,皇......
汉魏之际,经学开始酝酿一场变革。《论语集解》把汉代四家大儒的《论语》注汇集到一起,又采入魏初三家注释,并加上编者自己的注解,......
《日本书纪》推古天皇十二年(604)条有“夏四月丙寅朔戊辰,皇太子(圣德太子)亲肇作撰《宪法十七条》”的记录,其第一条第一句曰“以和......
历史上"忠孝之辨"是一重要论题,《论语义疏》对此亦多有议论。皇侃秉承王弼"自然亲爱"原则,以玄学自然本体论作为"孝"的绝对性的依......
《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由于对其中的关键词“攻”、“异端”、“也已”训释不同,加之解经的原则及方法......
2007年11月,山东大学杜兄泽逊来宁。在寒舍畅谈中,杜兄言及弟子焦桂美,历时数载,撰成《南北朝经学史》(下简称“焦书”),欲请审读。11月底......
佛教于东汉初期传入中国,经魏晋,至南朝梁武帝时达到鼎盛,兰若众多,规模宏大;法会常设,上至帝王公卿名士,下至黎民百姓,崇信佛教蔚......
《论语义疏》是正统的儒教经典注疏作品,在很多方面却受到了佛教的深刻影响,行文过程中常常引用佛教人士话语、借用佛教概念印证或......
《四库全书总目》为古代目录学集大成之作,但因卷帙浩繁、历久耗时等原因,《陆氏易解》《周易正义》《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论语......
义疏,即“以一部经注为主,在此基础上,对经注文所涉及的内容再详加解说、补充、修正、阐释、发挥。”[1]若以此观点为参照,皇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