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聪相关论文
最近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很火。频登各大好书排行榜,报刊上也多有讨论文章。木心最早的一批读者应该记得,2006年国内就出版了他的第......
傅雷(1908~1966),一代翻译巨匠,作家、文学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
欢音乐是人的天性。因为音乐不但使人愉悦,而且能启迪人的智慧和灵性。南斯拉夫的一所实用音乐学校经过多年实验研究发现,在该校受过......
很难想象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是怎样一个古怪的夜晚!也许那夜就像打翻一瓶墨水,整个一张稿纸没有一点儿洁白的地方;也许那夜狂风大作......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美丽小鸟飞去无踪影/我的青......
著名文学翻译家、文化评论家傅雷先生,早年留学法国,长期从事翻译工作,辛勤笔耕,译著宏实,现出版有《傅雷全集》20卷,其中有翻译罗曼·罗......
前年夏天回国探亲,读到朋友为我存买的多期前些年的《读书》杂志。其中有在海外享大名的李欧梵先生“狐狸洞书话”数篇。特别是其六......
编者的话:国内现在有多少琴童?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主持人王志在采访朗朗的专辑里,说是有3600万。《南方周末》在2007年1月19日......
鲁迅有诗云:“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写的是关于男人的感情,写的是父爱。威猛莫过于虎,但......
傅雷(1908.03.30~1966.09.03),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
期刊
一九九七年初,接获一封来自英伦的函件,是作客伦敦的傅敏寄来的。傅敏在信中说一九九六年傅聪重访波兰,发现了当年傅雷写给傅聪波籍钢......
我有个朋友爱旅行,曾在国外读书时背包走欧洲,提前预订最便宜的机票,换机时在机场过夜,入住青年旅馆。她毕业回国后,工作之余仍然保持背......
一家级别很高的报纸,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了这么一个观点: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这个观点引起了我的注意,同时也为这份报纸改变文风接......
作为城市文化的名片,北京国际音乐节至今已经举办了七届。它是由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大型音乐活动。音乐节包括交响乐音乐......
上海的音乐生活是多彩的,各类演出,一年有1500场之多。而上海媒体的乐评是沉默的,沉默得长期没有音乐评论。 见诸报端的音乐报道,基......
摘要: 钢琴演奏是音乐表演艺术的一种形式。钢琴演奏就是演奏者根据听觉审美需要,凭借才能技巧,通过弹奏钢琴发出的乐音把心中的意象......
摘要音乐是一种具有张力的综合性艺术,音乐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它不像文学、美术、雕塑,欣赏者可以直接欣赏到创......
关于优劣高下的质量判断,是音乐经验乃至所有艺术经验中一个不可回避、却又令人迷惑的中心课题。不可回避,在于艺术经验从根本上说......
摘要 灵感是一种正常而特殊的心理现象,在各种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中常常被提及,但是在钢琴演奏中却很少被关注。其实,灵感在钢琴演奏......
<正> 2000年10月19日,这是一个震惊全球音乐界的日子。在这一天,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委会宣布本届比赛的最终结果:中国青年......
本文就《傅雷谈音乐》中傅雷感性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观点为依据,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论述感性与理性之间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理论关......
<正>国际钢琴比赛的获奖者随着建国初期老一辈钢琴教育家的精心培养和苏联专家短期内给予的专业提升,新中国第一批青年演奏人才迅......
开栏语:理性思辨决定一个人思维的高品质,而思维的高品质决定他为人处事的高境界。为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我们的高考试题也......
<正>音乐是上天派到人间的天使,它超凡脱俗,不染尘埃。音乐是茫茫宇宙中一道明亮的光,它超越时间,融汇于心。音乐是所有学科中最纯......
杨嘉仁(1912—1966),是我国音乐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位大师,是我国古典音乐指挥领域的先行者,同时也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音乐教育家,傅聪、刘......
中国钢琴改编曲既是中国钢琴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音乐创作者对世界钢琴艺术的独特贡献。对于该类作品的演奏,演奏者需要在遵循一般......
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新科冠军到中国开音乐会似乎正在成为惯例。继2010年12月10日,第16届肖邦国际钢琴冠军尤利安娜·阿芙蒂耶娃在......
巴伦博伊姆可能是世界上惟一同时持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国护照的人; 建立“西东合集管弦乐团”以来,这位兼具指挥家、钢琴家等多......
音乐的苦行僧 对时间一向吝啬的傅聪,每天近11个小时与钢琴“促膝谈心”,而且绝不允许任何人打扰。提起傅聪对音乐的痴迷,他的......
傅家落难,众人避之她趋之 1966年9月3日,著名翻译家傅雷在连日遭受“造反派”的批斗之后,与妻子朱梅馥一起,在上海江苏路寓所的......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他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集《傅雷家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读者。最近,傅雷的三儿子傅敏回到国内,首次在......
一部《约翰·克里斯朵夫》让喜欢文学的人认识了傅雷;一张张动人心弦的钢琴唱片让喜欢音乐的人认识了傅聪;而看过《傅雷家书》的人,也......
傅雷在法国留学期间,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 他遇到一个和他一样钟爱艺术的巴黎女郎玛德琳,内向的他一下子坠入情网,狂热地爱上......
《傅雷家书》创作于半个多世纪以前,自从1981年出版面世后,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不断再版,成为中国阅读史上的常青树。从中国家书的发展......
傅雷,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其子傅聪,当今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当傅雷被打成右派后,傅聪于1959年前后出走英国,这不但让傅雷在政治......
有很多记忆,早已被时间抽空。但一些片段却始终在,即使记忆中的人,早已不是儿时的模样。 那年我6岁,表哥7岁。因为调皮捣蛋,母亲早早......
我们出版社总会来一些实习生,这么多年下来,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这么多人里,总有几个让大家怎么也忘不掉,比如菲儿。 菲儿来时,着实让......
如果你走在纽约街头,看到一个身穿蓝色褂子的老头儿对你举起相机,他的旁边还支着一辆自行车,那么请你露出最灿烂的笑容——因为你已经......
有的葬礼,带给人的是哀伤;有的葬礼,给人的则是震撼!2013年2月15日,一张以送葬为内容的照片在103481张照片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五十六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