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翻译家相关论文
许渊冲,我国著名翻译家,擅长把中国古典诗歌文赋翻译成英文和法文,也擅长把英语、法语文学名著翻译成中文。 2021年6月17日上午,许......
真正的爱情,走过山花烂漫,走过高山急湍,也走过月缺月圆 漫画家丁聪快40岁了还是独身一人,妹妹丁一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天,丁一薇......
无可否认,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得意生活,却无法拒绝上帝抛给你降生幽谷的命运。然而,一时的身处幽谷不代表你......
论科技翻译的神似杨寿康一般认为科技翻译应注重形合,即保留原文的结构形式、句子顺序以及原词的词义,一位著名翻译家甚至说科技翻译......
为进一步让经典优美的诗歌走近普通人、净化城市心灵,上海翻译家协会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广播电视台......
要说极清浅又极深刻的典范,当属《小王子》。这部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法国童话,已经成为无数读者心中的不朽经典,犹如头顶的日月星辰......
摘要:“风格问题是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译出风格是文学翻译的全部指归。”对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夫妇和大卫·霍克斯来说,他们在翻译《红......
1 著名作家王蒙在他的新作《活法》中,有这样一段发自肺腑的声音:“我一辈子不断地更换着我的活法,对于生活和活法,我贪。”,“看、......
【人物誊写·责任感】责任就是要有所担当。正因为有勇于担当的精神,草婴能潜心于翻译工作,耐得住寂寞;也因为有强烈的责任感,草婴呕......
【热用立意】“绅”之风流/“士”之风骨/悠然淡泊/持己守道 【素材现背】陆谷孙,江湖人称“陆老神仙”。“老神仙”虽是戏谑,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这篇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核舟记》,讲......
1950年6月,天津《文艺学习》杂志第一卷六期,刊载了著名翻译家、当时在天津南开大学任教的李霁野教授的一篇怀念文章《瞿秋白先生给......
一著名翻译家董衡巽先生在北大求学时曾问朱光潜先生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翻译谁最好?”朱先生说:“这个问题可以分三个方面:散文(......
著名翻译家沙博理先生是一位中国籍的美国人。64年前,刚过30岁的沙博理带着身上仅有的200美元和对中国这个古老神秘国度的向往,只身......
摘要: 本文介绍了等效翻译的定义,说明了等效翻译的作用,详细阐述了等效翻译的产生过程以及它的三个重要概念,即接受者概念、效果概念......
人物简介 许渊冲,江西南昌人,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20世纪40年代,先后在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和法国巴黎......
在《英汉大词典》的编者页上,那些去世的编者名字都不加黑框。主编陆谷孙坚持,要让每一个曾经的战友都自由地“活”在这本词典里。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王福时作为东北大学的流亡学生到燕京大学借读,1932年至1935年在清华大学读社会学系,师从吴景超、潘光旦、陈......
<正>钱稻孙(1887—1966),著名翻译家,清末外交官钱恂、近代先觉女性单士厘之长子。青少年时期留学日本七年,随后游学欧洲,归国后事......
摘 要: 《红楼梦》原著结构设计精巧,人物众多,个性鲜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真实反映。英国著名汉学家霍克思和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对其......
吉胡·阿莎,彝族。毕业于四川省高等警官学校,曾在西昌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任侦察员,多次破获重大凶杀案及毒品走私案,被国家公安部授予二......
傅家落难,众人避之她趋之 1966年9月3日,著名翻译家傅雷在连日遭受“造反派”的批斗之后,与妻子朱梅馥一起,在上海江苏路寓所的......
<正>语言翻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困难的事情。清末著名翻译家严复曾提出翻译中"信、达、雅"的标准,意指翻译要准确,译文要通顺明白,......
照片上的一对男女,是著名翻译家杨宪益与妻子戴乃迭。1915年1月10日,杨宪益出生于天津一个传统的民族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曾是天津中......
在北京后海的小金丝胡同深处,曾经住有一位名叫杨宪益的著名翻译家。2009年11月23日,这位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的译界大师,因淋巴癌......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家研究,作为翻译研究的重要部分,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为研究范围不断拓宽和研究方法日趋科学等......
他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年近九旬,每天仍笔耕不辍,新作不断。他获知麦麸有益健康,便每顿饭加吃麦麸,这一吃就是26年。 1979年金隄因痔疮......
著名翻译家柳无忌先生曾在《梦里闻书香》中深情地写道:"我特别爱好书香这个形容词,它与铜臭作一对照……我们要提倡读书,养成读书的......
【正】戴乃迭(1919—1999),著名的英籍中外交流活动家和翻译家。生于北京的戴乃迭从小就对中国、对中文抱有深厚感情。1937年,戴乃......
杨苡,原名杨静如,1919年生于天津一个显赫之家,是著名翻译家杨宪益的妹妹,“我哥”是她最崇拜的人。受巴金小说《家》的影响,少女......
《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份主要面向国外读者,及时、系统地翻译、介绍新中国文学的多语种国家级刊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