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音乐院相关论文
元庆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他不是一个引人注意的人。为音乐研究所掌舵的前前后后那么长时期中,他始终不是一个善用恩、威,能......
<正>在谋求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道路上,曾有一批先辈为了开创音乐教育、学习借鉴西方音乐文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其中一些人名声显......
摘要: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教育理论和教学规律,因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学科特点。声乐是艺术学科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与其它学......
<正> 抗日战争后期,我在国立音乐院读书。一九四五年一月间的一天,我和两位朋友一起到位于重庆市化龙桥的《新华日报》馆去,参加该......
<正> 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萧友梅是一个闪光的名字。他以穷其一生的心血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在极其困难的客观条件下,为我国初创时......
<正> 今年12月31日,是革命民主主义者、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萧友梅先生(1884—1940)逝世50周年。身在音乐教育单位的我们,很自然地......
萧友梅与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为“萧友梅博士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而作文/陈聆群今天,我们在中山市举行萧友梅博士诞辰110周年的纪念......
蔡元培的音乐美学观及其在近代音乐史上的历史性贡献——运用近代科学知识于音乐理论与揭示近代音乐发展的宏观道路及提出中国音乐......
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背景,对民族音乐在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中的发展进行了粗略的梳理,对在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民族音乐思想及......
近几年来,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料的研究与运用(写作)方面,存在着十分混乱无序的现象。无论是专业出版机构出版的报刊、书籍,还是非专业......
萧友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家,他以其近20年海外留学的经历所获得的知识,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对我国现当代音乐......
1927年11月27日,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国立音乐院”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所有独立建制的高等音樂学府,自此,中国自己的音乐之声,如......
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声乐史述石惟正一世纪初至二十年代前的根况清末光绪变法维新时,西式学堂兴起,新的教育方式设音乐、图画课,只能做......
为纪念国立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成立85周年和国立音乐院成立80周年,庆贺中央音乐学院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成立十周年,中央音乐......
中央音乐学院从1949年开始筹建,1950年6月17日正式成立。但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成立燕京大学音乐系,之后分别是1939年成立的......
陈田鹤是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乐坛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2011年5月28—29日,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
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芮文元(1938—),常州市戚墅堰铁路中学高级音乐教师,1998年退休。1946年进入吴伯超创办的“国立音乐院幼年班......
说到肖邦,我们的脑海里立马闪现出如此快捷的字眼,那就是"钢琴诗人"和"爱国主义者"。这种评价简洁而生动地概括了肖邦的艺术形象,......
<正>为了贯彻落实经国务院授权,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
校歌承载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与人文风骨,更是深深地印刻着一个时代的记忆。1927年11月,蔡元培、萧友梅于上海法租界陶......
<正> 今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是上海音乐学院六十周年校庆日。一九二七年这一天,国立音乐院举行开院典礼,宣告我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新......
<正> 专业音乐教育是指培养音乐专门人才的一种教育体制。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五四”运动后,在蔡元培的积极......
1942年,日本法西斯军队侵占了上海租界,“孤岛”遂不复存。上海国立音专被强迫改组为伪国立音乐院。许多不愿受奴役的音专师生愤然......
<正>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位出国最早、时间最长的音乐学生;第一位填补了中国音乐史学的空白,并且首次用外文写成中国乐器史......
<正>为在国立音专举行"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来沪的俄国作曲家齐尔品致萧友梅校长的信。信中写道:"亲爱的萧先生:我在此请您组......
<正> 我们今天在王光祈先生的故乡举行王光祈学术研讨会,以纪念他的诞辰100周年,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对王先......
近代中国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甚至识字不多的后勤人员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样作出了不可或缺的奉献,国立音乐院"元老级"校工王浩川堪称......
吴伯超(1903-1949)江苏武进人。我国现代音乐教育家、指挥家。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师范科。1931年赴比利时留学。1935......
音乐家的寻根问祖情结人总是有一种寻根问祖情结,上了年纪尤甚。常州啊常州,有一批老音乐家在魂系梦绕地思念你。他们之中,虽然已......
吴伯超先生(1904-1949年)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音乐家之一。早年他追随刘天华先生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学习二胡、琵琶,副科学习钢琴......
<正> 吴伯超1903年生于江苏省武进县雪堰桥镇一个农民家庭。家境小康,父吴产全有六十余亩土地。他是长子,原名吴畴大。有两个弟弟,......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上海音乐学院出品的大型原创音乐剧《海上·音》9月1日在上海兰心大剧院首演,该剧连演三天。《海上·音》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
【正】 问题的提出前些时,收到一位音乐爱好者的来信,说他看到有的音乐杂志上刊登的文章,在谈及某些音乐教育机构的历史时,其说不......
杨金岚教授在20世纪40年代毕业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后辗转工作于北京、武汉等地。50年代中南音乐专科学校成立后,一直在武汉音乐......
1937年11月到1949年11月,不同寻常的12年中,重庆成为当时具有特殊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战时陪都。大量名士涌入,不仅为陪都留下......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萧友梅与冼星海之间的是非恩怨,曾经被认为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一桩历史公案"。本文以新的材料、视角进行综合性的思考,力图客观......
《音乐院院刊》,上海国立音乐院1929年5月创刊。创刊号为4开报纸8版,未标注出版年月,上海音乐院庶务科发行。第2期起改为书本式,发......
“山歌社”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音乐社团,其宗旨是从研究我国民间音乐的基础出发,建立具有全新意义的民族音乐。以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