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之相关论文
本文通过分析白之(Cyril Birch)所译《牡丹亭》的可表演性因素,旨在探寻可表演性在中国古典戏剧英译中所具有的新内涵。研究发现,在语......
作为描述性翻译研究的奠基者,吉迪恩·图里提出了翻译行为规范理论。国际著名的汉学家白之翻译了中国古典名著《牡丹亭》,将中国传......
意境的呈现是中国古典戏曲外译的一个重要部分。从构成上看,意境是意象构成的景、由读者想象生发而成的“象外之象”,以及倾注于前......
“兴观群怨”作为诗歌创作的最高标准,是王船山诗词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白之在翻译其作品《蝶恋花·铜官戍火》时,完美地呈现了源......
《牡丹亭》是中国传统戏曲抗鼎之作,在英语国家是流传最为广泛的中国戏曲典籍。其中使用的大量双关语成为翻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牡丹亭》是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高峰......
古典戏剧是一种典型的"韵"文学,音韵对于戏曲的演唱及创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因而在古典戏剧英译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语言的音......
本文以汉学家白之英译的《牡丹亭》选译本和全译本为对象,从期待规范和选择规范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白之《牡丹亭》英译过程中所体现......
明代戏曲《牡丹亭》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其作者汤显祖更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在西方文学界的地位之重可见一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