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季同相关论文
本文从文本选择、翻译策略与译本接受三个方面,比较陈季同与末松谦澄这两位同一时代的中日外交官对本国古典小说的译介活动,旨在勾......
清末驻欧洲的外交官陈季同是第一个用西方文字把中国戏曲介绍给西方人的中国人。他用法文撰写的《中国人的戏剧》,全方位、多层次......
陈季同(Tcheng-/(i-Tong)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官和文化人,他创作的法文作品以介绍中国文化、消解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为目的,在欧洲引起......
文学的发展需要交流,只有交流,才能增进传播.近代中国社会遭遇列强欺凌,文化发展形成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我国近代社会的文化输出......
中国第一代外交官陈季同 辜鸿铭、林语堂是大家较熟悉的近代向欧美推介中国的人物。陈季同,其实比辜、林二人更早在欧洲著书立说......
“西方法律在晚清中国的输入”这一题域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其中,梳理汉译西方法律文本及法律语词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尤为重要......
在近代中学西渐历程中,陈季同最先向西方社会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他的思想在西方社会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中西文化交流中.陈季同的贡......
乙未“台民自主”是甲午中日战争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迄今为止有关“台民自主”首倡者的说法讹误甚多,以至以讹传讹......
赫德是中国海关总税务司,隶属于总理衙门,是奕系统的人员;陈季同是李鸿章派出的留学生,属于李鸿系统的人员,双方存在矛盾,勾心斗角,互相监......
作为晚清第一批留欧学生及早期驻外使节,陈季同还是一位在当时产生了很重要影响的翻译家,他旅欧十六年,积极致力于向西方翻译介绍中国......
在译介学文化转向的脉络中,解析陈季同对唐传奇《霍小玉传》的跨语际改写,以及李华川对陈季同法文小说Le Roman de lHomme Jaune的......
《中法简明条款》签署后,李鸿章托福禄诺把该条约的复制本带回转交清驻法使馆。福禄诺抵达巴黎之前,“谅山事变”发生。在责任交涉中......
期刊
【正】 一人九五年,大清帝国战败了。战后的台湾、澎湖列岛之割,引起朝野震怒,成为社会矛盾的聚焦点。它直接导致了当年同时产生的......
梳理和归纳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陈季同研究的论著,重点分析了学界对陈季同的相关研究,认为在19世纪中西方语言沟通处于形成......
晚清外交官陈季同在欧洲期间用法文创作了多种传播中华文化的著作,在西方产生重大影响。陈氏作品极力表达中国社会结构务实稳定的......
【正】 二、法文 1.①德韦一圣—德尼(d’Hervey-Saint-Denys)选译的《唐诗选》(Poesies des Thang)一书中(1—72页),译有李白诗24......
作为近代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先驱人物,陈季同及其作品在欧美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对中西文化交流最大的贡献在于用翻译和法文写......
陈季同、辜鸿铭、林语堂等三位闽籍文人接续近百年致力于直接用外语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呈现丰富多彩的"中国形象"。陈季同瞩目于......
二、沟通东西的文化骑士盛成20世纪上半期的留法学人中,自觉担当东西文化媒介和桥梁者甚众,而首先以"写自家旧事",在法国文坛产生......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本文以陈季同为个案,尝试指出,近代以来的“东学西渐”在促进中国的“世界文学”观念发展方面,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中外......
晚清外交官陈季同编译出版了法文版《聊斋志异》,开创了中国人翻译出版本国古典小说的先河。该译本对原文的删改痕迹明显。本文从......
陈季同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外交家,也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他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双向传播工作,并对西方消除对中国的偏见作......
<正>一记得那年在长安旧地,古城墙,大雁塔,兴庆宫,花萼相辉楼,遍地的秦砖汉瓦,令人遐想汉唐气象。风从潼关那边吹过来,吹皱了洒满......
<正>中国当代文学的焦虑是周期性的。但是,类似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观念与形式、文学与性别、文学与市场、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起点的“甲午论”,把现代文学的起点从“五四”向前推移了近30年。其立论的根据是1887年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
从陈季同与一般文士在不同出身、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地域等情况之下,从他很早受到欧西文学新思潮的影响,又运用了"言文合一"......
国际传播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广泛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及学者们的探讨研究。国际传播已经从一种现象发展到是涉及事业逐渐庞大,形式日......
本论文以晚清职业外交官陈季同所写的中篇小说《黄衫客传奇》为研究文本。《黄衫客传奇》是陈季同根据著名的唐代传奇小说《霍小玉......
<正>中国和早期世博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851年,中国商人徐荣村和在中国经商的外商将丝绸、茶叶、中药材等中国传统商品运往英国......
<正>一、世界文学地理与"发现"中国"世界文学"的提出与"中国文学"视界有关。是中国古典文学启发了歌德、马克思、恩格斯等人预见到......
陈季同,晚清著名的外交家和文人,在近二十年的欧洲生活过程中,不断尝试向法国乃至西方社会介绍中国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意图在中西方......
当年.福建船政局创办的马尾船政学堂,在客观上培养造就了一批在“技”“政”“教”多领域为中国社会变革开出新路径、新境界的民族精......
<正>陈季同(1851—1907)是晚清的一名外交官,1869年跟法国人日意格学习法文,并随师到欧洲各国考察,1875年入福州船政局,后历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