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隐喻相关论文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创作的民谣歌词不仅意象丰富、内涵深刻,而且诗性盎然、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文......
作为国内第一部斩获雨果奖的科幻小说,《三体》三部曲可以说是我国科幻文学作品中的里程碑。该书用平实精确又蕴含深意的语言向读......
从古至今,月亮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尤其是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中国古代的咏月诗中,借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思乡怀......
【摘要】思维及语言由概念隐喻构建而成,诗性隐喻的识解也以此为基础。识解诗性隐喻不仅挑战人类认知能力,其机制更能体现认知系统源......
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阐释隐喻工作机制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前者认为诗性隐喻的意义能够以基本概念隐喻为......
诗性隐喻是指文学创作中将一系列不同领域的事物用诗歌性的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联系。相对于一般的隐喻而言,诗性隐喻更具有原创性和......
诗性隐喻是文学作品中用以创造文学艺术效果的隐喻,它以一种可眼见、可触摸、可听到或可嗅到的方式,创造某种意境,以寄托作者的某种思......
托马斯·艾略特(1888-1965)是欧美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大师之一,他一生中创作了很多伟大的诗歌作品,其中《荒原》作为他的成名作品之......
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母题故事的叙述,往往注入不同的思想情感内涵,形成不同的文本景观和不同的深层诗性结构。其中一次承前启后的讲......
张错,原名张振翱,广东惠阳人,1943年生于澳门,曾以翱翱笔名写诗,与友人共同创办《星座》诗刊。1980年改名为张错,诗风陡变,融情于理,喻理于......
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方式。隐喻与文化存在活泼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古希伯来《旧约·诗歌智慧书》、古希腊《荷马史诗》、印......
泰德·休斯素有“自然诗人”和“动物诗人”之称,其笔下的动物世界,大部分隐喻的是人类世界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探......
认知诗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为复杂的诗性隐喻提供了从认知切入的崭新的研究视角。传统的隐喻修辞研究关注的是喻体和本......
隐喻最初是作为一种修辞学概念被人们所知晓的,现如今人们对隐喻的理解已经扩展到诗歌领域。诗歌是隐喻最复杂也是最新颖的表达,诗人......
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Johnson,1980;Lakoff,1993)和诗性隐喻理论(Lakoff&Turner,1989)从认知的角度浅析中国唐宋诗词中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统的仅把隐喻当成修辞手段的观点受到认知语言学家的挑战,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开启了隐喻的认识研究.基于概念......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充满了隐喻,因而它被称为"隐喻性语言"。一个隐喻可以同时在不同的图标层面解释,从最抽象的认知方面到最......
诗歌本身就是隐喻的,诗性隐喻借助隐喻意象来传情达意,使中英古典诗词具有了无限的张力与美感。而对于中英古典诗词中所运用的各种......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和美学的角度,对现代抒情诗歌中的诗性隐喻进行了初步研究。作者首先对诗性隐喻做出界定,并绘制出评判诗性隐喻标准......
探讨了诗性隐喻意义构建的主体作用,指出这种主体作用主要指施喻者的意义构建和受喻者的意义再构建;施喻者的意义构建表现在施喻者对......
格非在《褐色鸟群》中采用了在现实的线条中加入抽象虚构的笔法,其混合效果令人惊讶,语言的叙述与情节的构造让人如坠迷雾又情不自......
时间是一种具有动态和可资想象的诗性隐喻。因为具有动态,所以我们试图在它的运行轨迹中赋予创新,因为可资想象。所以我们试图把我们......
文章以福科尼耶(Fauconnier)和特纳(Turner)、科尔森(Coulson)和奥克利(Oakley)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基础,按照概念整合......
日本“季题”电影源于“季题”文学,其艺术创造上的审美特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季题”叙事中交合着抒情写意,充分将天人......
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词语带给读者的联想意义有差别的问题,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用概念转换法来解决诗性隐喻的翻译.将原语中本......
隐喻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隐喻从古希腊时期一直被单纯视为修辞手法,替代论和对比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观点。直至上世纪30年......
《福乐智慧》是公元十一世纪我国宋朝时期,由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用古代维吾尔语写成的一部长诗。诗作完成后,优素甫把它献给了当......
在文学翻译中。具有“陌生化”特征的“有意歧义”常常困扰着译者,是积极消解还是保留原作的“文学性”,两者难以抉择。在这种情形下......
隐喻的诗性源自其原创性、美学性及超常规性等特征,从而构成诗性隐喻。诗性隐喻有利于诗人展现诗意情怀,也为读者的解读提供了巨大......
诗性隐喻有别于常规隐喻,大多属于创新性隐喻。由于诗性隐喻的超常规性,它们的理解就需要借助较为复杂的多空间投射机制。Fauconni......
作为著名的先锋作家之一,莫言的小说语言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隐喻,特别是诗性隐喻在莫言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莱考夫与约翰逊将......
行吟诗人荷马广征博引,把当时在民间流传的短歌材料加工整理,结合希腊神话,写成《荷马史诗》,歌颂了古希腊民族的光荣史迹。他擅长......
诗性隐喻的认知理论一直做为一种复杂的意向为人们的认知切入提供着全新的视角。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成......
隐喻最早作为修辞学的概念为人所知,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涉及到认知领域。在隐喻理论的发展历史上,有5种理论占......
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解释隐喻工作机制的理论有两个,即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前者主要解决隐喻是一种思维而非语言现象这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传统的隐喻研究把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或一种修饰性的语言表达。然而,随着隐喻的进一步研究,隐喻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而......
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笔下有很多生动的文学形象,其中刻画得最为传神的当属雅罗米尔。小说《生活在别处》中的大量的心理描......
在语言学领域,关于语言隐喻人们已提出许多解释理论:对比论、替代论、语义论、互动论以及当代映射论,合成空间论等。但对于以非常......
隐喻研究的历史不论中西都源远流长,当代隐喻学更是呈现出跨学科多元研究的特点,将隐喻与认知、真理、概念、主体、欲望、文化等根......
在安克斯密特关于"图像的转向"的历史表现理论中,有关风景画的论述有着可以深入展开的意义。关于风景画起源的论述是和他对绘画作......
诗性隐喻是文学作品中用以创造文学艺术效果的隐喻,它以一种可眼见、可触摸、可听到或可嗅到的方式,创造某种意境,以寄托作者的某......
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统的仅把隐喻当成修辞手段的观点受到认知语言学家的挑战,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开启了隐喻的认识研究。基于概念......
托马斯·艾略特(1888-1965)是欧美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大师之一,他一生中创作了很多伟大的诗歌作品,其中《荒原》作为他的成名作品之......
隐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传统的隐喻学把隐喻看成是一种修辞方法,一种意义转移的表达方式,而忽视了隐喻意义转移的运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