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相关论文
艾米丽·狄金森是十九世纪美国屈指可数的女诗人,一生钟情于创作关于爱、永生、自然、尤其是死亡主题的作品。露易丝·格丽克是二十......
狄金森“死亡”诗歌里存在大量新奇隐喻,让人感到突兀难解,从概念隐喻视角解读狄金森“死亡”诗歌,能从认知层面揭示狄金森“死亡......
摘 要:悖论性是狄金森诗歌的主要特征之一,这种特征不仅表现在其诗歌的内容上,也反映在其创作技巧方面,即体现为修辞悖论。诗人使用象......
狄金森以“讲真理,但以倾斜的方式”一语道出了千万女性的宿命。从19世纪60年代的女权主义运动到今天的女性主义批评,其存在和发展......
艾米丽·狄金森是美国重要诗人之一,其诗歌已逐渐成为西方经典。西方学者关于狄金森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的狄金森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由......
导语:子里很少人见过艾米莉的面,但是不管是哪个阶层,许多的房子里都曾经散发过她为病人和健康的人准备的她珍爱的水果、鲜花和美味食......
春 天 你嗅到了吗?那些簇新的 小韭菜、油菜薹头顶的黄骨朵 羊群嘴巴里 热烘烘的骚气 乡村堤坝的两侧,什么都在生长......
摘要 惠特曼是与狄金森生活在同一时期的美国重要诗人,他们的诗歌对自然倾尽描写与赞美,但在惠特曼笔下,对自然的认识与狄金森大不相......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
摘 要: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去世一百多年来一直是英语世界许多学者关注的对象。在国内外狄金森研究......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
图书馆在四楼,与四(2)班隔一间教室。星星每天都要下楼绕一圈,门上写着狄金森的诗: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 能像一册书籍 带我们......
千古一月。然而,每一位诗人看到的月亮却不同:李白的月亮不同于王维的月亮,朗弗罗的月亮不同于狄金森的月亮——朗月,冷月,玲珑月:千人千......
古人读书,偶得一书,视为珍宝,日习夜研,终成大家。相比而言,我们处在一个幸福的时代,实体书店、网上书店、各大图书馆等都准备好了......
若把人生作比,我想有两个选项,烈酒的酣畅张扬豪肠剑啸,清茶的蕴藉悠远清贵安然。狄金森有诗句说:“香花会谢,糕点,当日新鲜。”我想,我愿......
狄金森生活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却向“上帝”发起挑战,最终又成了宗教的疯癫者.其思想的悖论性不容忽视,表现在修辞方面主要为宗教......
超验主义兴起于19世纪3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纳桑尼尔·霍桑和艾米莉·狄金森出生于19世纪美国的马塞诸塞州,隶属于新英格兰地区.......
摘 要: 本文从超验主义的自然观的角度,根据英诗韵律音步的特点,分析狄金森的自然诗“Dear March — Come in —”,借以窥见狄金森不拘......
分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意象及其创作手法,可以发现她诗歌中的意象既有荒诞性、暗示性,也有解体和情感的特征。
An analysis ......
摘 要:狄金森被誉公元前7世纪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她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精神世界较为丰富,她创作的诗歌能将事物描述的更加具体。狄金......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课题(2014XJYB017)。 摘 要: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美国诗人之一。她的诗歌广......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一生深居简出,默默无闻。她把57岁人生的大部时间,用在潜心写作上,为后人留下一千七百多首诗歌和......
该论文旨在分析狄金森诗歌表现的独特之处。本文采用形式主义美学的表现说和朱光潜先生关于诗歌的谐隐之说。文中所分析的表现是指......
本论文旨在通过介绍美国超验主义的历史渊源及主要精神及爱米莉·狄金森(1830-1886)不同寻常的生活体验,分析狄金森“写给世界的信......
《圣经》是狄金森诗歌创作的源泉。清教主义和超验主义两种哲学思想对狄金森的交互困扰,渗透在她对生活和世界的沉思冥想中。狄金......
Hallid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已经证明该理论可以在许多领域得以运用。衔接理论是实现语篇功能中的一个重......
艾米莉·狄金森在诗歌中对《圣经》进行了大量的仿拟。她对《圣经》进行了哪些仿拟?她又是怎样进行仿拟的?诗人使用这一修辞手法的目......
本文试图从文本的角度,通过分析狄金森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就超验主义自然观在狄金森“自然”诗作中的呈现、对立和延展,即狄金森......
普拉斯与狄金森都是美国历史上成功的女诗人,她们是自白派诗歌的代表,普拉斯的诗歌是女性主义反抗男权社会的代表,但最终徒劳无功,用自......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作为十九世纪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人物,生前一直默默无闻。她的诗歌在出版初期鲜有人问津,在......
艾米莉·狄金森Emilv Dickinson是美国历史上与惠特曼waltman同时代的大诗人。她与惠特曼有一些共同的地方。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和......
摘 要:艾米莉·狄金森,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大胆的突破、隐晦的语言和含混的意象引起了国内外学界和读者的广泛......
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以其诗歌的新奇独特著称.本文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对其第692首诗中的偏离手段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发掘......
犹记美国女诗人艾米莉·希金森的一句哲理诗: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然而太阳已使我的荒凉,变成更新的荒凉。其意在于......
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曾这样说过:“希望是长着翅膀的鸟儿,栖居在人们的灵魂之中,吟唱着没有歌词的曲调,永无止息……”确实如此,希......
爱米莉·狄金森(EmilyDickinson)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女诗人,1830年12月10日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镇,除了19世纪60年代几次有......
艾米莉·狄金森有一种诗歌理念,“要说出全部真理,但不能直说成功之道,在迂回”。在她将近1800首诗歌中,很多都是这一理念的产物。本文......
【摘 要】本文简单评述了艾米莉·狄金森一首诗歌的江枫和张芸两个汉译本,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劣,即江译本简约、抒情、优美;张......
偏离是促使语言“陌生化”、增强诗歌“可感性”的重要手段。狄金森诗中大量偏离语言常规的陌生化手段不仅使她的诗歌语言充满主观......
被称为“阿姆斯特修女”的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拥有独特的生活经历——身居幽闺,终身未嫁,笔耕不辍,几乎与世隔绝。就是这样......
艾米莉·狄金森从表面看冷漠、厌世,实际上她内心充满着炽热的爱。她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她用诗歌向我们展示了她那丰富多彩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