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践履相关论文
近年来,很多学者看到了儒家与道家思想的相通之处,重视挖掘儒道互补的一面.学者们认为老子并不反对孔子的仁义伦理,只是强调这种道......
康德与席勒之间在"义务与爱好"问题上有过一场著名的论战。关于"康德与席勒是否最终达成一致"的问题,学者至今仍议论纷纷,莫衷一是。通......
王阳明认为心即本体,良知即是天理,吾心本有,不假外求。因而学者多怀疑其良知说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缺乏力量,不具有现实性。事实上,......
社会主义道德培养是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典范对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道德培养提供了精神动力......
自"知之匪艰,行之惟艰"的说法被提出之后,知与行在中国儒学思想中就一直是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知行两者的关系是王阳明伦理思想的核心......
意志是一切德性的基础,一切德性也必然呈现出意志的力量。个体道德意志的养成既需要外在的培养机制,又需要自我培养机制。在实践的......
现代社会道德文化的创造和延续,需要必要的资源,而资源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来自于社会道德生活世界的实践创造和经验积累。鉴于此,道......
德性就是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一种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在培养德性的过程中,需要健全的情感体验,需要道德楷模的示范......
上海警备区司令部通信站副教导员王庆平35年的生命历程,是短暂而厚重的。他以奉献为使命的人生,以一种进步价值观的支撑呈现出一种无......
宋代以降,理学大行于世,渐将儒家教化哲学纳入“性理为一”的本体化框架内,而致时人于修身实事处,则逐失入门之径,进使得圣贤道德......
本文从《周易》的占嬷功能出发,认为阴阳观念表达了一个限定性含义,从而使阴阳所范围的一切对象具有了非自在的性质,而这之中的例外就......
陆世仪作为娄东"敬天"之学的首创者,其所体认的"敬"是一种带有鲜明他律色彩的道德情感(天监),正因此,其道德践履才时时伴随着各种......
介绍了古代书院的含义及功能。分析了古代书院道德践履的路径:通过加强祭祀道德践履,践行“礼仪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加强社会道德......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掌握丰富的道德理论,但拥有知识并不等于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德性是通过实践养成的,大学生只有......
湘军是一支针对绿营腐败进行军事体制改革而层层招募、层层隶属的军队,它虽然克服了绿营的许多弊病,却形成了各系各派和下级只服从......
当代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建设,应当从中国传统人格修养中汲取营养。儒家道德的人格典范设计、道德修养培育、强调历史责任及道德的躬......
欧阳德云:“功夫本体,非有二也。良知者,孩提之初心,真实无妄,明觉自然,本自大公,本自大顺。凡闻见、思索、学问、酬酢,无非妙用,......
真、善、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珍贵的思想资源,内涵深厚,实践方法行之有效,亦具有时代价值。在国学经典中,“真”包含了三层涵义......
影响道德践履的诸多因素中,情感认同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常被忽视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内心体验,情感认同是道德认知和接受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