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国相关论文
1904年济南开埠,此为晚清时期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时任山东当局主要官员推动下,济南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主......
林纾和薛绍徽是近代文学家和翻译家,他们有着相似的出身、身份认同和文化价值观。对儒家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使得他们的翻译观......
呈现在晚清文人视野中的火车,作为西方最重要的器物之一,隐喻着传统中国遭遇西方文明时的多重现代性体验。晚清文人面对火车时的复......
在《小说家族:詹熙、詹垲与晚清女性事业》一书中,魏爱莲力图勾稽史料,尝试在历史的尘雾中刻画出人物坚实的形象.它对詹氏家族的研......
出于西学东渐和寻求国家富强之需要,斯密及其学说逐渐传入晚清中国.通过对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时期涉及斯密的中文出版物......
如何认识晚清中国西学东渐过程的逻辑是西学东渐史的一大热点.熊月之先生继学界的普遍说法后,提出一番独特的见解,其在《西学东渐......
依据思想内在的相关性,清末中国新闻自由思想基本上可以分作三个部分:甲午战前中国新闻自由思想,甲午战后改良派新闻自由思想以及革命......
本文力图从文学行旅的视角切入,分析晚清中国文学对“庚子之乱”的书写,在地理秩序、国家想像、书写姿态嬗变的结合处,对二十世纪中国......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北洋军阀时期及国民政府时期,是一部充满灾......
美国史密森学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综合体,自1846年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类“增进与传播知识”作为学会宗旨,至今已......
学术界对于中国传统绅士收入、晚清外国教习待遇和五四时期中国文化人的经济生活多有探讨,但对于晚清中国教习在新式高等教育机构......
梅谦次郎是日本民法的奠基人,是明治日本成功修改不平等条约的功臣,也为中国留学生的法政教育做出很大贡献。他在1906年清政府宣布......
洋务运动时期,随着“西器”、“西艺”的大规模引进,西方的文化也开始传入中国.在这一过程中,西方传教士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出版......
晚清,清政府为了扩大我国物产在世界各国的声誉,光宣时期多次参与国际性博览会.现从馆藏外务部全宗中,选出关于清政府组织赴日本大......
到了晚清,也就是鸭片战争前后的道光时期,自爱中国人对此段历史似乎惜墨如金的时候,法国作家对古老中国的想象却变得丰富起来,他们......
晚清外交官群体,是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课题,可惜学界较少关注.令人欣慰的是,林家有教授主编的“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学术研......
光绪十六年(1890年)四月,广东钱局铸行新版“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系列”。共计5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九成;库平三钱六分,含纯银八成六;......
这里铭刻着众多“中国第一”的印痕,走过了147年辉煌历程,这就是江南制造局.rn建于1865年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江南造船厂的前身.......
“西方法律在晚清中国的输入”这一题域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其中,梳理汉译西方法律文本及法律语词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尤为重要......
甲午战争晚清政府战败,洋务运动数十年心血浇筑的舰队灰飞烟灭,割地赔款国势亦自此一蹶不振.落败的根本原因自然在于保守制度的积......
新政期间,清政府从不同角度效仿、移植日本制度,创办新式官报即为一例典型。文章以1896—1911年出现的新式官报为研究对象,试图探......
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功地走向立宪政治相比较,晚清中国却因迟滞的立宪政治而加速败亡。文章从国际关系中的地缘政治、文化传统、政......
西方国家商会发展体制被类型化为英美模式、大陆模式以及东方模式,其核心乃为政会关系之疏密。作为西风东渐产物的商会于20世纪伊始......
欧美政治学的输入与传播为“近代东亚文明圈”形成的重要一环,作为早稻田政治学奠基者的高田早苗,在此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高......
当明治维新已取得一定成果的节点上,福泽谕吉抛出的"脱亚入欧"口号,实际上只是一个具有很大动员力和诱惑力的噱头,说明日本民族已......
走向世界是时代赋予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晚清时期初出国门的外交官以"百闻不如一见,耳闻不如目睹"的切身感受,记录了对西方教育的观......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interconnected advances and reversals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s assault on traditional ......
论湘军与晚清中国社会王继平湘军的兴起,不应当仅仅从中国近代军事史和太平天国战史的角度来诠释。作为清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
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文艺复兴"在明治时代的日本有广泛传播,并对晚清民初的中国产生较大影响。对"文艺复兴"历史意义的理解差异,曾......
由于西力东渐,引发了晚清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改变。这种改变,首先由民间力量推动,加上外来压力迫使官方进行变革,官民两方的合力,......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是针对《生活在中国人中间》([美]麦利和著)的第十八章以及《中国北方游记》上册([英]韦廉臣著)的第七章汉译而写......
在日本近代汉字新词传入中国的过程中,除了中国驻日外交官、考察者和游历人员自身之外,日本人有没有直接参与这一面向华人的传播过......
汉译历史教科书在晚清的出现,是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学术现象,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其真正在近代中国的学校教育......
晚清时期,与中国相关的国际医学会议达58次之多。清政府对这些会议的参与,经历了从象征性出席到专业参与的过程。尤其是进入20世纪......
一部太平天国兴亡录,就是一部晚清中国大历史。该书以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为主线,全景式展现了晚清中国和世界局势。作者对登场人物......
《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最早以图像为主的画报,其中关于晚清中国的报道内容极为丰富,对茶文化亦给以相当关注,涉及到了生活中不同场......
<正>受19世纪查尔斯·狄更斯插图小说的影响,英国人赫伯特·英格拉姆于1842年创办了第一份带有图像的新闻周刊《伦敦新闻画报》。......
晚清中国遭遇的帝国主义殖民危机促使知识者和知识生产发生了一系列反应与变革。科举制度覆没,意味着以其为中心的传统知识生产体......
晚清重商思想的研究建国以后从筚路蓝缕走向百花齐放,其研究的方向主要定格为:个案研究、宏观研究。相关成果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对......
晚清中国是中国历史上多灾多难的时期 ,在这段时期里 ,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让中华民族几近崩溃。为解决民族危机 ,晚清国人千方百......
1644年,英国思想家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首次提出新闻自由理论的基本概念,成为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理论根基。至18世纪末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