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最早出现在《五脏穿凿论》,明代著名医家李梴在《医学入门·脏腑》中对此注释“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后期在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与完善中形成一个趋于完整的思想体系,并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得到了更深远的阐释与发展,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病因病机的分析、诊疗预后的判断以及防治调理的指导上。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通过高通量测序对不同病因、不同严重程度的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观察,并对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评分进行评估,探讨肠道菌群与肝硬化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中医“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为肝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理论探讨通过大量搜集文献、查阅书籍等检索方法,从中医学及现代医学的角度,总结归纳“肝与大肠相通”理论的本质与内涵,并对其发展与应用做出阐释。2.临床研究收集2017年03月-2018年01月山西省中医院住院部的肝硬化患者70例,另设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50例。根据纳入标准进行筛选。所有参与实验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病历资料均经过山西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拟定临床病例搜集调查表,记录需要的临床检测指标,包括血常规、凝血检查、肝功能指标、血脂四项、纤维化指标、影像学检查、FibroScan检查,并计算出Child-Pugh评分、Fib-4等相关数值,根据肝硬化不同病因及评分进行分组,同时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排便后2小时内收集粪便标本至密闭的粪便储存盒内置-80℃冰箱冷冻,统一送至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结果:1.理论探讨中医和西医关于肝和大肠的概念在解剖学上是一致的,但在功能概念方面,中医学中的肝脏和大肠更为广泛;目前国内外医家对“肝与大肠相通”理论的临床研究甚少,项目的率先开展明确了“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在肝硬化疾病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指导意义,且对“肝与大肠相通”理论的本质及现代发展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现代医学认为肝-肠轴学说是“肝与大肠相通”理论的补充和完善。2.临床研究(1)一般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和肝硬化组不同严重程度之间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硬化各病因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对所有标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后发现各组样本检测覆盖深度均在97%以上,测序深度合理;结果显示所测的序列长度大多分布在400-480bp之间。Rarefaction稀疏曲线、Specaccum物种累积曲线结果显示本研究数量样本的测序结果已足够反映当前样本所包含的多样性及丰富度;丰度等级曲线显示,测出样本中物种分布均匀,可用于多样性及后续进一步分析。(3)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标本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在各组中丰度均为最高,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次之;而肝硬化患者菌群结构和健康人群相比,厚壁菌门数量明显减少,而拟杆菌门数量明显增多。(4)不同病因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的测序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和各病因肝硬化组的肠道菌群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在菌群结构方面尤其门分类水平以下的构成二者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Synergistetes在乙肝肝硬化中含量最多(P<0.05);丙肝肝硬化患者显著差异从高到低依次是肠球菌类(Enterococcus)、乳球菌(Lactococcus)(P<0.05);不明原因肝硬化中是隐秘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为主要特征差异细菌种类。(5)不同严重程度肝硬化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的测序结果显示:α多样性分析(ACE指数、Chao1指数)显示各组多样性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健康对照组和不同严重程度肝硬化组的肠道菌群群落丰富度有显著差异,且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丰富度降低;但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值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多样性方面无显著差异,即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多样性变化不大。在菌群结构方面,不同严重程度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结构亦有不同,我们通过不同距离的主成份分析都能得到一致的结果,各组样本肠道菌群结构差别均主要表现为肝硬化后期较严重的情况下,变形菌门、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潜蚤属(Dermatophilus)、厌氧芽孢杆菌属(Anoxybacillus)比例显著升高,与疾病状态正相关,且随着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加重,菌群紊乱程度随之加重;而健康人组中优势菌群主要属于果胶杆菌属(Cetobacterium)、Collinsella、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结论:1.目前国内外医家对“肝与大肠相通”理论的临床研究甚少,本研究对其系统归纳总结,“肝与大肠相通”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在临床指导上发挥着重大意义。2.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肠道菌群丰富度与结构均具有差异性。3.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丰富度、多样性方面无差异,但在菌群结构上有特异性菌群,说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多样性与病因无关,但结构方面与病因有关。4.根据代偿期与否、CTP评分、LSM分期、FIB-4评分等不同分期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测序发现,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菌群丰富度随之降低,多样性变化无差异;但不同严重程度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结构有差异,主要表现为肝硬化后期较严重的情况下,变形菌门、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潜蚤属(Dermatophilus)、厌氧芽孢杆菌属(Anoxybacillus)比例显著升高,与疾病状态正相关,说明上述菌群有作为预测肝硬化严重程度标志物的可能。5.肠道菌群丰富度与肝硬化预后评分之间具有相关性,为肝硬化疾病预后提供了新的评价体系参考,为肝硬化的靶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中医“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