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策略入手,建构数学思维模式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恰恰是数学思维的根本所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建构数学思维模式,是笔者在多年教学中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有幸聆听了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这节公开课,并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现与大家分享。
  一、 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提出假设策略
  师(出示例1,略):现在知道大船和小船的总数是10只,但具体数量不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怎么算?
  生1:假设10只都是大船,或假设10只都是小船。
  师:同学们提出的两种假设都有可能。还有其他的假设吗?
  生2:可能两种船各有5只。
  师:说得有道理。现在共有三种假设,我们先来研究第一种假设。
  学生讨论:现在要将假设的数量关系当作已知条件,结果会和现有的已知条件之间产生什么样的问题?
  师:想想我们之前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生3:画图,列表,倒推,替换。
  师:你选择用哪种策略分析第一种假设的数量关系?
  生4:画图。(为了让学生清晰地梳理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师提示要用简明的符号表示船只和人,并用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学生画图后发现矛盾所在:10只船都是大船,多出8个人)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分析得出:因为将船只都看成大船,小船就变成大船,每只船会多出2人,总共多出8人。(由此可以推导出这种假设和题中已有的条件不相符合,故需要继续调整策略)
  ……
  赏析及思考:
  数学思维模式的建构在课堂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使学生形成数学的解决策略,培养解题能力,是教学的关键所在。上述教学中,教师抓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一开始就投入其中,展开数学策略的建构,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层层递进。如导入假设策略之后,成功地将原来已学过的数学策略联系起来,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分析数量关系,构建数学策略
  教师在第一个环节中成功导入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三种假设,并对第一种假设通过画图进行直观的展示,使学生发现问题所在,明白需要调整策略。
  师:“大船比小船多出2个人”,那么,如何调整才能让这10只船正好坐42个人呢?请通过画图表示出来。(学生画图后,师选出典型的图例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1:将4只大船调整为4只小船。
  师(追问):为什么这样想?
  生2:小船被看成为大船,每只船上就会多出2个人,总共多出的8个人正好就是4个2人,由此可以调整为4只小船。(通过画图的策略,学生找到了调整的方法,得出小船的数量。为了更好地发散思维,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策略的思考和探索)
  师: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调整呢?
  生3:列表。假设大船和小船都是5只。
  师:我们来推理一下,看看这个假设是否成立。首先列出表格,填上假设的数字。(学生填表后发现矛盾所在:按照假设的结果,与原有条件中的42人相比又少了2人)
  师:如何才能让这2个人坐上船呢?(学生思考后发现需要调整大船和小船的数量,然后得出结论,并检验结果与已知条件中的42人完全符合,问题到此得到圆满解决)
  师生共同提炼数学策略:我们先进行了假设,结果发现假设和实际数量之间不一致,需要调整。我们采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最后得到了结果。结果是否正确呢?需要进行检验,和已知条件比对。(师板书策略方案:假设——调整——检验)
  师(进行策略梳理):我们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发现假设与实际之间的矛盾之后,如何调整的呢?你是怎么做到将大船调整为小船,将小船调整为大船的?
  生回顾并总结出规律:人多了把大船调整为小船,人少了把小船调整为大船。(在学生通过回顾形成数学策略后进入练习环节,复习巩固)
  师:请大家做一道“鸡兔同笼”的题,想想如何假设。
  ……
  赏析及思考:
  在数学策略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的不是难点,而是数学思维模式的建立。上述教学中,教师并非为了解决例题,而是通过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思维模式,即“假设——调整——检验”。学生在层层深入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使用这种模式进行数学思维。
  总之,小学数学策略教学的章节设置,看似抽象但实质上却非常灵活,教师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做好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引导和渗透,发挥其主体性是关键所在。
  (责编 蓝 天)
其他文献
很多人都认为小学语文课、英语课上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小学数学课则是无关紧要的。其实,这正是数学课的“软肋”。正是缺少了这些训练,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尤其是“家常”的数学课总给人以抽象甚至呆板的感觉。因此,在数学课上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是最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数学学习中的“读”   1.读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数
数学课堂中,一般都是教师引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很少考虑情趣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导致学生不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当然也就显现不出生动活泼的局面,更别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了。我认为,数学教学中不考虑学生的情趣,既不利于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下面,结合自己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谈一些关于学生情趣形成的问题。  如这样一道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
一、初步感知规律    听写:圆、三角形、圆、三角形、圆、三角形。  师:这里有几个圆、几个三角形?圆与三角形的个数怎么样?接下去会画吗?(学生接着画)  师:怎么不画了?能画完吗?怎么办?  生:用“……”表示。  师:谁来解释一下“……”的意思?  生1:“……”表示有很多很多,画不完。  师:圆有多少个?三角形有多少个?  生:圆有无数个,三角形有无数个。  师:圆和三角形哪个多?  生:一
本学期每周三下午我们教师都聚在一起共议下一星期所讲授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本周教学中的相关热点问题。每次的活动大家可以说是“思的深入、辩得精彩、研的扎实”,在这样的教研氛围中“争吵”是在所难免,而正是这样的争吵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争吵一:“在家庭教育中把孩子推上讲台”——教师烦吗?  教完连乘连除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后围绕如何让学生的应用思路更清晰的问题,教研组内8位数学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做法献计献策。
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新教材的编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师如何理解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是不是把教材里的所有内容都在教学中展现出来,就是一堂有效的课呢?下面,结合自己上的一堂公开课,再谈一谈对“有效教学”的一些新的想法。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课间都要喝牛奶,工人师傅现在已经把牛奶搬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其中有什么数学问题。  师(课件呈现5箱牛奶):从图中你得到什么数学信息呢?  生1:我看到
课堂练习中学生产生学习问题后,为什么往往会得不到及时补救,一错再错呢?现代教学思想认为,学生练习中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或运用“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教学方式如稳扎稳打地反复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经历自我否定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做好练习后错题的分析,给学生观念冲突的机会。  一、在认知冲突中矫正意识  【案例1】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有一填空题:32.6÷2.3=( )……( ),练习后发现
近年来,国内小语界的教育专家一直呼吁语文教师要细读文本,认为文本细读是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事实上,不仅语文教师要细读文本,数学教师也需“细读文本”。一个会细读文本的数学教师,在挖掘教材内涵、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都会有更多独特的见解。    一、细读文本“观察的范围”    (一)初读文本,引发思考  “观察的范围”是北师大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80—81页的内容。初读该文本,发现教材
“年、月、日”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它是建立在学生形成了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法,注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力求让所有学生展示一个发展的、独特的自我。  一、巧激趣,让学生动起来  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认识”一课是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要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关键。因此,这节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让我思考得最多的是概念的引入部分。两种不同的引入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效果,现把我的心路历程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实践  第一种设计的教学实践: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哪些四边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24时记时法”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难点,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建立钟面上只有1至12的生活经验与24时记时法记时方法之间的矛盾。笔者把田径跑道上的跑步情境迁移到24时记时法的教学中,发现’效果不错。  迁移1:课件出示一个男孩在200米的圆形跑道上跑步的画面,跑道上标出了50米、100米、150米、200米的点。该男孩正好跑至150米处。师:“小华要在200米的田径跑道上完成400米跑的锻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