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s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目标是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执行者,其德育工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初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加强与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沟通,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呢?在笔者看来,班主任应提高自身修养,关注网络,沟通学校与家庭,并且要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自己所教的学科中,一点一滴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一、提高自身修养
  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其言行举止和道德修养也会影响到学生。班主任首先要提高自身修养和思想品德,才会更好地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进而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几乎是和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其他教师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因此,提升班主任的行为风格,有着特殊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班主任和学生的接触更为密切,可谓“朝夕相处”。班主任的工作也极为琐碎:迟到早退、打架骂人、成绩高低、情绪变化等,班主任都要关心。因而,班主任也更容易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班主任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现成的书本知识,还有许多道德信念、人生哲理等看似无形实则影响更为深远的“知识”。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知识海洋的领航人,更是学生做人路上的引导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当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去吸引和感染学生。一个有着高尚品格的教师一定是一个正直公平、言行真诚、表里如一的人。其实,班主任高尚品格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在日常小事中体现出来的。一个班主任如果能平等地、不搀杂任何世俗观念地看待每个学生,不唯亲,不唯权,不唯分,那么学生也定能平等地对待他人。所以,班主任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正直公允,要充分热爱、信任和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平等宽松、健康和谐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逐渐形成健全完整、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
  二、关注网络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载体,班主任可以适当地运用这种新型的网络工具来教导学生。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口传心授,这种方法的教育效果是有限的,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浏览学校的德育教育专栏和教育部关于初中德育教育的一些教学案例,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师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虚拟的平台中畅所欲言,不会因为与教师面对面而不敢说出自己想法。利用网络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心里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教师就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网络技术是连接学生和教师有力的桥梁和纽带。班主任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挖掘网络德育教育的资源,并与其他同学和教师一起分享,说出自己对德育教育案例的理解,并与大家一起讨论,这样做更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会对这种教育模式产生兴趣。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德育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而是要与学生学习的其他科目相结合,才会起到教育的作用。德育教育是其他科目学习的思想前提。有人说,语文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数学学科同样如此,比如我国著名的《周髀算经》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成书,其中就记载了用勾股定理进行天文计算。在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圆周率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的人,并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其他科目,如地理、历史、英语、物理、化学等无不具有德育的功能。各科教材在内容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班主任应将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课前认真备课,多角度思考,在备教材的同时,着手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在备文化课的同时备德育工作,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或知识点或训练点),尽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意识。
  四、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和家长的言行举止同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德行。因此初中生的德育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和家长的熏陶紧密联系在一起。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时刻教育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地思想品德,不能让学生在家里不受管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家庭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种形式,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问题。不能因为工作忙而找借口不教育学生。学校和家长要树立起“大教育观”“大德育观”,每学期,各年级至少召开两次家长会,学校还要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广泛听取家长意见。每年暑假,集中举办各年级家长学习会,传递家教知识,让家庭成为德育的重要场所。
  总之,班主任要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班主任应带领全班同学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工作,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活动,在思想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有效进行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其他文献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学习需求等而将采取的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符合,即为了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并体现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依照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分层教学法达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并使学生获得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更多的语文知识。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义务。针对初中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兴趣不是很浓的现象,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像雨露滋润禾苗似的那样无声、无私。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实践的雨露滋润,笔者有以下几种看法,仅供参考。  一、雨露滋润的语文教学要求学习情境要适应学生  情境教育不仅是热闹的课堂教学,还应是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情与为学生所设计的学习活动的境高度融洽。语文教学需要解决的
情境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新突破。何谓情?何谓境呢?情即是指情感,境则是指文本之境,境是情的基础,情又在境中被激发出来。正是通过情境创设,架起一座直观到抽象,教材到生活的桥梁,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文本之美,品味到人文的馨香。那么,在情境教学中,该如何创设情境呢?  一、创设情境,拉近审美距离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要让学生走进课堂情境,与其强制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不如运用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一个
初中文言文教学素材中不仅蕴藏着深厚的语言文化知识,还体现了优秀的传统美德。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谈谈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与思考。  一、活用教材资源,深化传统美德教育  文言文教学文本不仅能够在语言层面深化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佳句中也蕴含着许多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正是这些传统美德才使得这些文字能够成为经典,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教书育人的良好素材。要想在文言文教学中更好
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这一点已经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却很少有教师能让学生静下心去阅读,往往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老师的感悟代替学生的体验。其实,在教学时教师只要“懒”那么一点点,对学生多点刺激、多点激发,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以目标激励人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对中学生早期的人文素养和知识结构的形成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设置上,教师
古典诗词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凝炼、含蓄。它们或将周围的事物作为参考,然后由景生情,发表对生活、社会的某些感慨;或是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自己的凌云壮志、或是对生活和政局的无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现在很多中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奥秘,因此,如何丰富课堂知识,增加学生的主观体验,让中学生领悟古诗词的内涵,在提高他们鉴赏水平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是新时期教师在摸索古诗词教学策略时必须要考虑的内容。  一、读懂是先
很多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缺乏感悟的能力,缺少情感积累,写作时自然不能充分调动起内心情感,不能激发表达生活感受的欲望。新课标要求学生写作时感情真挚,能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观察、感悟生活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结合笔者在实践中的体会,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一、观察自然,培养情感  只有多观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何谓师生关系和谐?那就是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人格上平等,心理上相互悦纳对方,形成真纯的、至爱的情感关系;学生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合作,获得健康愉悦的人际关系体验。这种和谐的关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在课堂上创造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
在语文课上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谈谈你的感受”,“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写批注”,“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感受”一词有非常高的“出镜率”,涉及阅读教学的有十多次。比如在阶段目标中提出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
导学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学相长的重要环节。手段高超的导学技巧,不仅能彰显教师的教学魅力,还能使教材得到深度的开发,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导学设计,在导学艺术上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才有蓬勃的生命力。  一、深研教材  我们都知道,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设计好教学案。但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语文老师备课流于形式。将各种各样版本的图书资料、网络上许许多多的备课资源、自己前几年的老脚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