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试卷讲评课是在测试之后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解和点评的一种课型。教师上好讲评课对学生已学知识有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作用。
讲评过的试题,再考时有的学生依然会出错。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从提高讲评课的实效性做起。下面笔者就提高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谈谈自已的体会。
一、做好讲评前的准备工作
(一)对试卷进行详细的分析
测试完后,教师应及时地对试卷作好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掌握学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好出错较多的题目,并对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透彻的分析,抽取各层次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谈话,通过谈话了解他们致错的原因,找准思维中的缺陷,以便在讲评时做到有的放矢。
(二)找准讲评的重难点和关键
讲评课切忌面面俱到或蜻蜒点水式地肤浅讲解,要有一个相对集中的知识点,不能见题讲题。对测试的重点、难点、疑点要重点讲,同时讲评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发散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选择好讲评的最佳时机
有的教师喜欢试卷一发下来就开始讲评,认为“趁热打铁”的效果会好些,但笔者不这样认为。试卷上学生答错的题并不一定都是不会做,有的可能是一时未想到或一时疏忽造成的。所以试卷发下来后教师应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行纠错(个人或集体),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在交流探讨中让学生优化自己的解题方法,多数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存在普遍性错误的地方再由教师集中讲解。
二、讲评课上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一)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讲评课上教师应重在引导学生主动思索,积极探讨,并大胆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试卷上的题目只是一个例子,是学生思维的目标,因此在讲评课中教师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错误的成因,通过反思交流、自我纠错等多种形式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教师也可从更高的层次去指导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让学生走出固有知识的“迷宫”,使学生在讲评课中体验数学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讲评课师生和谐、融洽,也能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应注重对典型题目的引申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仍承担着中考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有的教师为追求升学率而大搞“题海战术”,结果学生一谈数学就心生厌恶,削弱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在讲评课中对典型题目加强引申练习,这样可以多角度巩固学生的双基知识,沟通不同知识点的网状联系,对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很大的作用。
例题:某一时刻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为45度,此时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棵大树落在地面上的影子长为6米,则这棵大树的高为多少米?
此题比较简单,多数学生都能做对,在讲评课上本可以不讲,但笔者觉得它值得挖掘,将它引申发散开来会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多维的思维品质。
引申1:将树的影长为6米变为:树的一部分影子落在地面上,而另一部分影子落在了邻近的墙上,测得墙上的影子为1.2米,地面上影子长为4米,求这棵树的高度。
问题一提出,学生便开始议论了:咦,与刚才的不一样了,怎么做呢?笔者趁机抓住学生思维的缰绳:请看大屏幕,将这个问题转化为纯数学问题就是:在梯形ABCD(见图1)中,AD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度,CD=1米,BC=4米,求AB的长。图形一画出来就有学生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就是梯形问题,我知道怎么做了。学生不一会儿就有了多种解决的办法。(作高、作平行线、延长AD与BC并相交等)。
在讲评时,笔者没有直截了当将参考答案给予学生,而是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的多种解题思路上。
1.由点C为弧AF的中点,你想到了什么知识?(连接构造垂径定理)大家共同探讨易得结论。
2.由AB为圆O的直径,你又联想到了什么知识?(直径所对圆周角为直角,从而有子母直角三角形出现,联想同角的余角相等,等弧所对圆周角相等)易证结果。
3.由CD垂直AB,你能联想到什么知识?(过圆心,垂直于弦,联想垂径定理,于是需将半圆O补充完整,延长CD)问题能很快得到解决。
不同的解题思路涉及的知识有所不同。在讲评课中教师善于挖掘题目的内涵,对题目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将多个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既能挖掘学生已有知识的潜能,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思维的敏锐度,可避免学生思维的单方向化和固定套路,使思维向横、纵方向延伸拓展,扩大解题的“武器库”,让学生在这样的讲评课中不会感觉压抑、无聊、枯燥。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试卷讲评课中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心理特点,不要把讲评课上成批判课,要适时给予学生鼓励,让讲评课成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和强化剂的课堂。特别是后进生本身就有一种自卑感,课堂上教师应从他们的解题思路、解题规范上寻找合理成分,哪怕是一点点的闪光之处都要给予及时的鼓励、赏识,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楼方红.数学试卷讲评课中的心理效应.数学教学通讯,2007,(10).
[2]奚彬.数学试卷的分析与讲评初探.数学教学通讯,2009,(1).
讲评过的试题,再考时有的学生依然会出错。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从提高讲评课的实效性做起。下面笔者就提高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谈谈自已的体会。
一、做好讲评前的准备工作
(一)对试卷进行详细的分析
测试完后,教师应及时地对试卷作好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掌握学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好出错较多的题目,并对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透彻的分析,抽取各层次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谈话,通过谈话了解他们致错的原因,找准思维中的缺陷,以便在讲评时做到有的放矢。
(二)找准讲评的重难点和关键
讲评课切忌面面俱到或蜻蜒点水式地肤浅讲解,要有一个相对集中的知识点,不能见题讲题。对测试的重点、难点、疑点要重点讲,同时讲评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发散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选择好讲评的最佳时机
有的教师喜欢试卷一发下来就开始讲评,认为“趁热打铁”的效果会好些,但笔者不这样认为。试卷上学生答错的题并不一定都是不会做,有的可能是一时未想到或一时疏忽造成的。所以试卷发下来后教师应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行纠错(个人或集体),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在交流探讨中让学生优化自己的解题方法,多数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存在普遍性错误的地方再由教师集中讲解。
二、讲评课上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一)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讲评课上教师应重在引导学生主动思索,积极探讨,并大胆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试卷上的题目只是一个例子,是学生思维的目标,因此在讲评课中教师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错误的成因,通过反思交流、自我纠错等多种形式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教师也可从更高的层次去指导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让学生走出固有知识的“迷宫”,使学生在讲评课中体验数学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讲评课师生和谐、融洽,也能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应注重对典型题目的引申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仍承担着中考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有的教师为追求升学率而大搞“题海战术”,结果学生一谈数学就心生厌恶,削弱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在讲评课中对典型题目加强引申练习,这样可以多角度巩固学生的双基知识,沟通不同知识点的网状联系,对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很大的作用。
例题:某一时刻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为45度,此时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棵大树落在地面上的影子长为6米,则这棵大树的高为多少米?
此题比较简单,多数学生都能做对,在讲评课上本可以不讲,但笔者觉得它值得挖掘,将它引申发散开来会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多维的思维品质。
引申1:将树的影长为6米变为:树的一部分影子落在地面上,而另一部分影子落在了邻近的墙上,测得墙上的影子为1.2米,地面上影子长为4米,求这棵树的高度。
问题一提出,学生便开始议论了:咦,与刚才的不一样了,怎么做呢?笔者趁机抓住学生思维的缰绳:请看大屏幕,将这个问题转化为纯数学问题就是:在梯形ABCD(见图1)中,AD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度,CD=1米,BC=4米,求AB的长。图形一画出来就有学生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就是梯形问题,我知道怎么做了。学生不一会儿就有了多种解决的办法。(作高、作平行线、延长AD与BC并相交等)。
在讲评时,笔者没有直截了当将参考答案给予学生,而是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的多种解题思路上。
1.由点C为弧AF的中点,你想到了什么知识?(连接构造垂径定理)大家共同探讨易得结论。
2.由AB为圆O的直径,你又联想到了什么知识?(直径所对圆周角为直角,从而有子母直角三角形出现,联想同角的余角相等,等弧所对圆周角相等)易证结果。
3.由CD垂直AB,你能联想到什么知识?(过圆心,垂直于弦,联想垂径定理,于是需将半圆O补充完整,延长CD)问题能很快得到解决。
不同的解题思路涉及的知识有所不同。在讲评课中教师善于挖掘题目的内涵,对题目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将多个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既能挖掘学生已有知识的潜能,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思维的敏锐度,可避免学生思维的单方向化和固定套路,使思维向横、纵方向延伸拓展,扩大解题的“武器库”,让学生在这样的讲评课中不会感觉压抑、无聊、枯燥。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试卷讲评课中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心理特点,不要把讲评课上成批判课,要适时给予学生鼓励,让讲评课成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和强化剂的课堂。特别是后进生本身就有一种自卑感,课堂上教师应从他们的解题思路、解题规范上寻找合理成分,哪怕是一点点的闪光之处都要给予及时的鼓励、赏识,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楼方红.数学试卷讲评课中的心理效应.数学教学通讯,2007,(10).
[2]奚彬.数学试卷的分析与讲评初探.数学教学通讯,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