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过程性教学目标,就是在适合的教学内容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形成、发展、完善过程。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自主探索获得了知识,感受了成功的乐趣,自然也就增强了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信心和毅力。
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过程性教学目标呢?
一、为过程性教学目标的落实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这种外因只能通过学生的内因才会起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未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研究之前,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适时、巧妙地设置使学生感到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才能进入有效的学习状态。不然的话,学生的各种感官不能被调动,思维不能被激活,不能积极主动的进入学习情境,也就体现不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没有向下一步分析探究的自然过渡,他们会对下一个过程感到突然和不知所措,自然也会影响下一个过程的有效进行,从而影响过程性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境设置还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新知识的产生、发展和规律揭示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的设置情境来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整个研究探索过程自然有趣和富有激情。
二、通过使学生经历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落实过程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从而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许多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孕育、发展过程。教学中只有对知识内容深入剖析,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才能把融于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挖掘出来,也只有通过这个过程,才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是过程性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
在新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准备,周密安排,精心策划。在合理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新知识以后,把整个研究探索过程分成几个步骤。如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发现猜想、分析验证等,各步可设置重点提问、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活动。各项活动要把握的原则是:提问要适时、有效,不要随意提问,更不要不注意研究问题的梯度,提出的问题跨度过大,使学生不好回答或不利于学生的有效思考;采用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时,要认真考虑哪些问题值得讨论,这些问题应是研究探索的问题的关健环节或学生意见有分歧、思维有障碍的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和小组的合作交流都要有个人充分思考和小组充分发表意见的时间保证。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各小组,了解掌握讨论交流情况,以便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掌控。教师不要因怕教学任务完不成而压缩学生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要避免合作交流流于形式、得不到时效而影响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猜想结果的验证和最终结论的形成都要由学生自己做、自己说,不妥之处由学生自己完善。
方差公式的研究学习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不少老师说,只要记住公式,会用公式做题就行了。岂不只这样糊里糊涂地给学生一个公式,学生不知道公式是怎样产生和发展形成的,记不住,用不活,当然也谈不上落实过程性教学目标。“方差”是在学习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以后学习的,教学时老师可这样引导:生活实践中有时候需要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用两组数据的平均数能说明问题吗?能与不能让学生举例说明。用平均数不能说明,我们用众数或中位数能说明吗?仍不能说明。我们能不能用平均数做一个标准量,求出每组数据中各数与平均数的差,通过这两组差值来比较呢?请大家动手试一试。通过这些差值也很难看出这两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我们把两组差值分别加起来如何呢?显然,由于正负相抵,用求和得到的两个数也不能说明问题。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个办法避免正负相抵,使问题得到解决呢?学生通过讨论,一定会知道只要把每一个差值求绝对值或进行平方,然后再求和,和数大的那一组数据的波动性就大。研究到此,问题解决了,方差公式也产生了。这个公式不是通过什么数学原理、公式推导出来的,是人们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而设置的。这是一个新知识的诞生过程。引导学生研究它的时候,只要每一步安排得当、启发到位、讨论充分,学生一定深刻体验它的形成发展过程,落实过程性教学目标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通过典型题目的分析解决落实过程性教学目标
一些典型题目的分析解决是建立在对基本知识与技能灵活掌握基础上的,抓住这些典型题目,精心设计,巧妙引导学生经历从已知条件出发,一步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终使问题的得到解决的过程,对提高学生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落实过程性教育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121页第9题,是研究、发现、证明梯形中位线性质的一道好题,如果学生没有预习,一下子能猜想出“梯形的中线等于两底和的一半”是不容易的(这里我们不去研究中位线与两底平行问题)。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先想办法猜想出这个性质。学生可能会用直尺度量这三条线段,根据它们的长度猜想;也可能会剪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猜想。猜想出性质后的分析证明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怎么想、怎么做,而是引导他们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寻找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即要证明两条线段的和等于一条线段的二倍,你能联想到什么?联想到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你又如何把梯形的中位线转化成三角形的中位线,并把梯形两底之和转化成一个三角形的一边呢?在这些过程中可适当设置学生思考、动手操作、分组讨论、重点回答等环节。当然,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思路灵活的设置不同的活动形式。只要能使学生体验到是自己自主的研究解决了一个新问题,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目的就达到了。
对于那些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实际应用问题,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为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只有基于对实际经验的运用操作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归纳来主动建构,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初中数学这类题目很多,要重视对这类题目的学习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对生产实践中的新问题的解决能力。
过程性教学目标落实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一系列数学活动的过程。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提高自主探索能力。这种活动过程的引导和组织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在深入研究课标、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精心的、创造性的设计某些教学环节的引导探索过程。要从一些简单问题开始培养,用由简单问题的培养得到的能力去研究学习较为复杂的问题,再用由较为复杂问题的研究得到的较高能力去研究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坚持不懈,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过程性教学目标呢?
一、为过程性教学目标的落实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这种外因只能通过学生的内因才会起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未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研究之前,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适时、巧妙地设置使学生感到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才能进入有效的学习状态。不然的话,学生的各种感官不能被调动,思维不能被激活,不能积极主动的进入学习情境,也就体现不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没有向下一步分析探究的自然过渡,他们会对下一个过程感到突然和不知所措,自然也会影响下一个过程的有效进行,从而影响过程性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境设置还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新知识的产生、发展和规律揭示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的设置情境来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整个研究探索过程自然有趣和富有激情。
二、通过使学生经历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落实过程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从而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许多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孕育、发展过程。教学中只有对知识内容深入剖析,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才能把融于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挖掘出来,也只有通过这个过程,才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是过程性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
在新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准备,周密安排,精心策划。在合理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新知识以后,把整个研究探索过程分成几个步骤。如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发现猜想、分析验证等,各步可设置重点提问、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活动。各项活动要把握的原则是:提问要适时、有效,不要随意提问,更不要不注意研究问题的梯度,提出的问题跨度过大,使学生不好回答或不利于学生的有效思考;采用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时,要认真考虑哪些问题值得讨论,这些问题应是研究探索的问题的关健环节或学生意见有分歧、思维有障碍的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和小组的合作交流都要有个人充分思考和小组充分发表意见的时间保证。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各小组,了解掌握讨论交流情况,以便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掌控。教师不要因怕教学任务完不成而压缩学生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要避免合作交流流于形式、得不到时效而影响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猜想结果的验证和最终结论的形成都要由学生自己做、自己说,不妥之处由学生自己完善。
方差公式的研究学习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不少老师说,只要记住公式,会用公式做题就行了。岂不只这样糊里糊涂地给学生一个公式,学生不知道公式是怎样产生和发展形成的,记不住,用不活,当然也谈不上落实过程性教学目标。“方差”是在学习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以后学习的,教学时老师可这样引导:生活实践中有时候需要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用两组数据的平均数能说明问题吗?能与不能让学生举例说明。用平均数不能说明,我们用众数或中位数能说明吗?仍不能说明。我们能不能用平均数做一个标准量,求出每组数据中各数与平均数的差,通过这两组差值来比较呢?请大家动手试一试。通过这些差值也很难看出这两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我们把两组差值分别加起来如何呢?显然,由于正负相抵,用求和得到的两个数也不能说明问题。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个办法避免正负相抵,使问题得到解决呢?学生通过讨论,一定会知道只要把每一个差值求绝对值或进行平方,然后再求和,和数大的那一组数据的波动性就大。研究到此,问题解决了,方差公式也产生了。这个公式不是通过什么数学原理、公式推导出来的,是人们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而设置的。这是一个新知识的诞生过程。引导学生研究它的时候,只要每一步安排得当、启发到位、讨论充分,学生一定深刻体验它的形成发展过程,落实过程性教学目标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通过典型题目的分析解决落实过程性教学目标
一些典型题目的分析解决是建立在对基本知识与技能灵活掌握基础上的,抓住这些典型题目,精心设计,巧妙引导学生经历从已知条件出发,一步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终使问题的得到解决的过程,对提高学生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落实过程性教育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121页第9题,是研究、发现、证明梯形中位线性质的一道好题,如果学生没有预习,一下子能猜想出“梯形的中线等于两底和的一半”是不容易的(这里我们不去研究中位线与两底平行问题)。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先想办法猜想出这个性质。学生可能会用直尺度量这三条线段,根据它们的长度猜想;也可能会剪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猜想。猜想出性质后的分析证明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怎么想、怎么做,而是引导他们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寻找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即要证明两条线段的和等于一条线段的二倍,你能联想到什么?联想到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你又如何把梯形的中位线转化成三角形的中位线,并把梯形两底之和转化成一个三角形的一边呢?在这些过程中可适当设置学生思考、动手操作、分组讨论、重点回答等环节。当然,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思路灵活的设置不同的活动形式。只要能使学生体验到是自己自主的研究解决了一个新问题,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目的就达到了。
对于那些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实际应用问题,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为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只有基于对实际经验的运用操作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归纳来主动建构,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初中数学这类题目很多,要重视对这类题目的学习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对生产实践中的新问题的解决能力。
过程性教学目标落实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一系列数学活动的过程。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提高自主探索能力。这种活动过程的引导和组织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在深入研究课标、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精心的、创造性的设计某些教学环节的引导探索过程。要从一些简单问题开始培养,用由简单问题的培养得到的能力去研究学习较为复杂的问题,再用由较为复杂问题的研究得到的较高能力去研究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坚持不懈,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