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许多初中阶段的优生,一上高中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最终变成学困生。原本学习就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而学困表现得最明显的学科之一就是数学。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不浓、效果不好,导致高中教师经常抱怨“初中教师都教了些什么?怎么教的?”
为不招致高中教师的抱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顺利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我觉得要认真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再采取相应的措施。我认为原因有四。
一是学生初中数学基础不牢。基本概念、定理、结论模糊不清,甚至有的高三学生连等于多少都不很清楚,要猜测半天。
二是学生习惯于初中老师牵着走的学习方式,自学能力差。首先是学生不能找出数学问题的重点与难点,阅读速度慢且容易受外界干扰,学习被动。其次是学生作业练习马虎应付,遇难不究、不问,甚至抄袭了事,解题过程杂乱,没有逻辑性。最后,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与初中阶段的学习相比,高中数学难度会加深,对思维要求更高,教学方式变化也比较大,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失去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三是教材的原因。与初中教材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更抽象,高中数学教材结构逻辑性、系统性、综合性更强,更多地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特别是我县高中实施新课程教材(人教A版) ,新教材要比旧教材更新颖、更有灵活性,但有的知识衔接不是很合理,如: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在现在的初中和高中教材里都没涉及到;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要求较低,高中教材又没安排这个内容的补充知识,但高中习题里有大量内容涉及到二次函数的知识等。
四是部分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仍受到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困扰。升学考试竞争激烈,知识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着数学教学,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法指导。同时,教师不关注数学学习分化,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的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关注数学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更严重的是,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对学困生缺乏爱心,乃至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致使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
在解析清楚上述几方面原因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来搞好初中数学教学,为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是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初中教师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要引导小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同时要培养学生将来适应高中及以上阶段的学习,我们的责任显得尤为重大。教师首先要熟悉高中乃至大学数学教材,建立整体数学教学的观念。其次,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如果只一味关注教学实践而无理论指导,往往是事倍功半,如盲人摸象,也容易使我们在教学中产生厌倦情绪。
二是加强知识系统的衔接。初中教师必须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尤其是2 0 1 1版) ,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及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我们还应知晓相关知识在高中是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延伸和拓展的。如初中删减了因式分解的方法、两数和(或差)的立方公式、两数的立方和(或差)公式、配方法、韦达定理等,这些是高中阶段被广泛应用的知识,必须适当加以补充。又如,函数部分的内容是高中知识的主线。因此,我们在进行函数概念、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知识的教学时,要注意与高中阶段相关数学知识的衔接和渗透,务使学生初步了解“二次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适时联系和适度拓展,包括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法,定区间的值域问题(为以后系统引入图象分析的方法打基础) ,二次方程的解法(强化因式分解) ,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结合二次函数图像解简单的二次不等式等问题。最后还要强化解直角三角形。
三是注意数学语言的准确性,给学生后续学习留有空间和余地。考虑到高中阶段数集会有所扩展,我们特别要“注意负数在实数范围内没有平方根”、“一元二次方程时,该方程无实数解”等语言表达的到位和准确。避免给学生的后续学习造成先入为主的不必要的困扰。
四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重矫正”的教学原则,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易于理解接受的知识。在教学中放慢速度,引导学生多读教材,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关键词句,采用问题分解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推动思维逐步深入地发展。编制适量的、有意识和高中阶段衔接的习题,变学段衔接的跨越式为台阶式。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五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机械照搬、不求甚解、题海战术是无法胜任高中数学的学习,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学法,才能不断地提高。老师要通过平时对同学引导,逐步建立出一套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步骤,它大致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六是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的数学教学不应是“结果”的教学,而应是“过程”的教学;不应只是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应是蕴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对比、分析等思维活动,在学习前人思维活动的经验成果的同时,又发展自身数学思维品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可通过概念的引入、形成、深化等思维过程,逐步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备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渗透数學思想,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性结合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数学思想。
七是加强初高中教师之间的沟通及学科间的联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已是很多专家和教师认为是最利于推进新课改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初高中兼设的学校的老师具有地利、人和之便,交流更畅通,更有效。教师处在教学第一线,新课改是否成功,直接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联系,这就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做到开诚布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要既搞好初中数学教学,又为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奠基,对我们老师而言,无形中增加了一些压力。但相比学生学习的顺利过渡、将来的全面发展,我们这点付出应该是值得的。
为不招致高中教师的抱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顺利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我觉得要认真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再采取相应的措施。我认为原因有四。
一是学生初中数学基础不牢。基本概念、定理、结论模糊不清,甚至有的高三学生连等于多少都不很清楚,要猜测半天。
二是学生习惯于初中老师牵着走的学习方式,自学能力差。首先是学生不能找出数学问题的重点与难点,阅读速度慢且容易受外界干扰,学习被动。其次是学生作业练习马虎应付,遇难不究、不问,甚至抄袭了事,解题过程杂乱,没有逻辑性。最后,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与初中阶段的学习相比,高中数学难度会加深,对思维要求更高,教学方式变化也比较大,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失去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三是教材的原因。与初中教材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更抽象,高中数学教材结构逻辑性、系统性、综合性更强,更多地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特别是我县高中实施新课程教材(人教A版) ,新教材要比旧教材更新颖、更有灵活性,但有的知识衔接不是很合理,如: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在现在的初中和高中教材里都没涉及到;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要求较低,高中教材又没安排这个内容的补充知识,但高中习题里有大量内容涉及到二次函数的知识等。
四是部分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仍受到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困扰。升学考试竞争激烈,知识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着数学教学,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法指导。同时,教师不关注数学学习分化,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的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关注数学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更严重的是,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对学困生缺乏爱心,乃至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致使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
在解析清楚上述几方面原因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来搞好初中数学教学,为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是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初中教师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要引导小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同时要培养学生将来适应高中及以上阶段的学习,我们的责任显得尤为重大。教师首先要熟悉高中乃至大学数学教材,建立整体数学教学的观念。其次,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如果只一味关注教学实践而无理论指导,往往是事倍功半,如盲人摸象,也容易使我们在教学中产生厌倦情绪。
二是加强知识系统的衔接。初中教师必须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尤其是2 0 1 1版) ,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及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我们还应知晓相关知识在高中是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延伸和拓展的。如初中删减了因式分解的方法、两数和(或差)的立方公式、两数的立方和(或差)公式、配方法、韦达定理等,这些是高中阶段被广泛应用的知识,必须适当加以补充。又如,函数部分的内容是高中知识的主线。因此,我们在进行函数概念、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知识的教学时,要注意与高中阶段相关数学知识的衔接和渗透,务使学生初步了解“二次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适时联系和适度拓展,包括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法,定区间的值域问题(为以后系统引入图象分析的方法打基础) ,二次方程的解法(强化因式分解) ,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结合二次函数图像解简单的二次不等式等问题。最后还要强化解直角三角形。
三是注意数学语言的准确性,给学生后续学习留有空间和余地。考虑到高中阶段数集会有所扩展,我们特别要“注意负数在实数范围内没有平方根”、“一元二次方程时,该方程无实数解”等语言表达的到位和准确。避免给学生的后续学习造成先入为主的不必要的困扰。
四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重矫正”的教学原则,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易于理解接受的知识。在教学中放慢速度,引导学生多读教材,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关键词句,采用问题分解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推动思维逐步深入地发展。编制适量的、有意识和高中阶段衔接的习题,变学段衔接的跨越式为台阶式。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五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机械照搬、不求甚解、题海战术是无法胜任高中数学的学习,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学法,才能不断地提高。老师要通过平时对同学引导,逐步建立出一套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步骤,它大致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六是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的数学教学不应是“结果”的教学,而应是“过程”的教学;不应只是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应是蕴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对比、分析等思维活动,在学习前人思维活动的经验成果的同时,又发展自身数学思维品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可通过概念的引入、形成、深化等思维过程,逐步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备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渗透数學思想,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性结合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数学思想。
七是加强初高中教师之间的沟通及学科间的联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已是很多专家和教师认为是最利于推进新课改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初高中兼设的学校的老师具有地利、人和之便,交流更畅通,更有效。教师处在教学第一线,新课改是否成功,直接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联系,这就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做到开诚布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要既搞好初中数学教学,又为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奠基,对我们老师而言,无形中增加了一些压力。但相比学生学习的顺利过渡、将来的全面发展,我们这点付出应该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