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酮基-L-古龙酸相关论文
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在食品制药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市场。工业上维生素C主要以微生物发酵生产的2-酮基-L-古龙酸为前体,......
我国是维生素C生产大国,拥有着世界近90%的产能,其主要工艺是二步发酵法。二步发酵法的第二步是利用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
本论文以维生素C(Vc)混菌发酵中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Ketogulonicigenium vulgare 25B-1)(又称产酸菌)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
强化酮古龙酸杆菌(Ketogulonigenium vulgare)与伴生菌Bacillus sp.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是优化维生素C工业生产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
近几年,由于合成生物学在构建具有明确和可控性质的微生物方面取得的较大进展,使得人工合成混菌体系的设计和构建成为国内外专家的......
2-酮基-L-古龙酸(2-keto-L-gulonic acid,2-KLG)是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的直接前体。山梨糖脱氢酶(Sorbose dehydrogenase,SDH)是实现......
该研究以苏云金芽孢杆菌作为伴生菌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组成新混梧菌系.选定三株苏云金芽孢杆菌,测定其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组成的混......
本论文以胞外大量积累2-酮基-L-古龙酸(2-KLG)的维生素C生产菌株普通生酮古龙酸菌(Ketogulonicigenium vulgaer)WSH-001和巨大芽孢......
学位
“二步发酵法”是当前维生素C生产的主要工艺技术,属我国独创。该法的第二步发酵为两种菌的混合发酵。混菌发酵的复杂性对提高转化......
学位
维生素C二步发酵法,第一步由单菌发酵将D-山梨醇转化为L-山梨糖,第二步由产酸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与伴生菌腊状芽孢杆菌混合发酵......
二步发酵法生产Vc的工艺中,第二步发酵为混菌发酵,由伴生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产酸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
2-酮基-L-古龙酸(2-KGA)是维生素C的重要前体物质。目前,2-KGA主要通过“二步发酵法”获得,其中“二步发酵法”的第二步由L-山梨糖......
目的: 目前生产维生素C(Vitamin c,Vc)的主要方法为我国上世纪70年代首创的Vc二步发酵法。两步发酵法需通过两次发酵及三种微生......
学位
本研究通过在发酵过程中加入适量葡萄糖,来延长大菌的生长对数期或使大菌出现第二个增长期,从而达到提高产酸菌产酸率的目的。研究......
综述了维生素C生产工艺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莱氏法和二步发酵法的优缺点,并指明了二步发酵法的先进性.分析了国内生产发展趋势,......
期刊
采用产酸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和伴生菌(巨大芽孢杆菌)混合发酵的方法,来完成Vc二步发酵过程中的糖酸转化.本文对Vc二步发酵新菌种......
期刊
采用自然选育菌种的方法,从维生素C二步发酵的生产过程中选取了一些具有某些特性的样品,后又从中选得56个菌系,最终筛得一混合菌系......
期刊
选取3株性状不同的Vc二步发酵生产菌搭载于“神舟七号”飞船进行空间诱变,返回地面后,经富集培养和分离,获得近12 000株诱变菌株.......
目的:在混菌发酵中,筛选与小菌产2-酮基-L-古龙酸(2-KGA)相关的功能蛋白,并分析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与产2-KGA的关系,寻找影响菌体代......
综述了VitC(VitC)生产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趋势,着重介绍了二步发酵法和葡萄糖直接发酵法的研发现状,并对我国VitC生产技术的前景进行......
筛选出了一组Vc二步发酵的新组合菌系(命名为B15-14),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新菌系产酸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组合菌系的最适底糖浓度为7%......
对国内外首次经过“神舟四号”宇宙飞船搭载的维生素C生产菌株进行了初筛和复筛,得到了产2-酮基-L-古龙酸(2-KLG)的高效菌株,提高......
期刊
在酸性介质中,高锰酸钾氧化罗丹明B产生化学发光信号,当该体系中存在2-酮基-L-古龙酸(2-KLG)时,体系发光信号显著增强。基于这一现......
期刊
从两步法生产维生素C重要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eto-L-gulonic acid,简称2-KLGA)的第二步转化菌酮古龙酸菌Ketogulonigenium sp.WB01......
利用组合菌从葡萄糖发酵生产2-酮基-L-古龙酸,进而产生Vc,为改变化学合成Vc及降低成本,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组合菌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对1株可以一步发酵生产维生素C直接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eto—L—gulonic acid,2-KLG)的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工程菌株(Gluconobacter o......
探讨了2-酮基-L-古龙酸经过甲酯化转化为维生素C钠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甲酯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00min,最佳醇酸配比为无......
混合菌系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 )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较强的代谢活力.在自动控......
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量的玉米浆,研究其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俗称小菌)生产Vc前体2-酮基-L-古龙酸的影响,并研究玉米浆成分中的12......
维生素C是生命的必需营养元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因而改进维生素C生产工艺、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成为目前维生素C研究的热点。目前,国......
摘 要:针对维生素C生产中2-酮基-L-古龙酸提取工艺,通过对比实验数据,探讨了发酵液质量、超滤膜孔径、浓缩速度、浓缩搅拌方式、降温......
期刊
用配对法筛选得一株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10-3的优良伴生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97002.混合菌发酵......
通过测定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产酸变化,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新菌系产酸的影响.结果显示:新混菌体系产酸温度范围为24-33℃,28℃左右为最......
以掷孢酵母作为伴生菌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组成新混菌体系,通过测定生长代谢曲线,对其产酸性能和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
实验充分利用混合菌系氧化葡萄糖酸杆菌(Cluconobacter oxydans)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leus)混合发酵的优良特性,通过在发酵......
目的:建立一种Vc二步发酵高效伴生菌的快速初筛方法。方法:通过测定OD650,以伴生菌进入对数期的早晚和对数期持续长短为判断菌株伴生......
本文从代谢工程角度出发,综述维生素C(Vc)生物转化代谢研究进展.分别论述了3条产生Vc重要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LG)反应路线的代......
生物发酵法是生产维生素C的主要途径。目前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维生素C发酵途径主要有葡萄糖发酵工艺和山梨醇发酵工艺。我们分别从......
目的:从氧化葡糖杆菌H763中克隆sndh-sdh基因簇,在大肠杆菌和氧化葡糖杆菌621H中分别表达山梨酮脱氢酶-山梨糖脱氢酶(SNDH-SDH),并检......
发现并揭示了2-酮基-L-古龙酸在许多种溶剂中发生了结构改变,该物质在室温条件下,无需施加任何外力因素,分子中极易发生分子内成环......
利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 roxydans)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混合菌系及自动控制温度、pH和溶氧系统,在发酵过程中间......
前期研究构建了1株组成型表达山梨糖脱氢酶(sorbose dehydrogenase,SDH)的大肠杆菌工程菌,该菌株能利用L-山梨糖生产维生素C前体2-......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Gluconobacter oxydans ) SCB329以D-山梨醇为底物培养时可产生微量2-酮基-L-古龙酸;而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
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外源营养物质及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研究其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及产2-酮基-L-古龙酸(2-KGA)......
通过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适量葡萄糖的方法,对维生素C二步发酵混合菌系生长产酸过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控。最适加糖调控措施为:装液量为20m......
研究了噬菌体对2-酮基-L-古龙酸混菌发酵的影响,在混菌培养12小时后分别接种2×105pfu/ml巨大芽孢杆菌的两种噬菌体BS601和BS8......
为确定维生素C二步发酵中巨大芽孢杆菌(伴生菌)芽孢形成对氧化葡萄酸杆菌(产酸菌)产酸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巨大芽孢杆菌生长特性分析,选......
通过摇瓶实验和2L搅拌釜式发酵罐实验,研究了发酵培养基中初始MgSO4浓度对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GA)发酵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
研究了Vc二步发酵后期补充伴生菌对产酸菌产古龙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Vc二步发酵后期,产酸量和产酸速率低时,加入适量伴生菌(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