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坛相关论文
上世纪30年代初,上海文坛出现过一个青年文友社,该社成员有百人之多,当时颇为兴盛,却仅出版了两期《文友》便被当局查禁。虽然如今......
《民国大腕》 刘继兴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1 定价: 30.00元 历史人物是解析历史的最好切入点,民国历史上曾......
已经想不起来是何时迷上中国通俗小说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涌动的通俗文学的滚滚洪流,真可把喜爱它的人给幸福地淹没了。这些才子佳......
从1927年10月由粤抵沪,到1936年10月与世长辞,鲁迅生命的最后十年是在上海度过的。那时,开埠不过八十余年的上海,由于西方文明的强......
她是"乱世里的盛世的人",是"怀旧中的那个旧人"。她曾与张爱玲并称为"苏张",是当时"上海文坛上最负盛誉的女作家"。当她将那本是用......
看过电视剧《伪装者》的人都会对大哥明楼印象深刻。明楼的形象是编剧塑造出来的,还是历史上确有此人?答案是,历史中的真实的“明......
三月五日,我在上海带上报纸在电车上翻看,突然丁玲同志的照片,影入了眼帘,赶快往下看时,是她不幸逝世的消息。方寸乱了,泪水不知......
在风景秀丽的大连南山植物园里,有一尊鲁迅先生的浮雕铜像。它背靠青山,面对绿水,人们来到先生的铜像前,凝视深思,崇敬仰慕之情油......
在诸多文学史的书写中,因缺乏对真实历史背景的了解,对作家作品“误读”、“误写”的现象至今仍不可避免,仅就路易士而言,在文学史......
丈夫的一记耳光把她打到职业女性的行列。操着铿锵有力的宁波话,风风火火地闯入文坛,甫一开口,苏青的“锐声叫喊”就语惊沪上。20......
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贾平凹“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
作家简介张爱玲(1920-1995年),生于上海。在圣玛利亚女校读书时就在校刊发表散文、小说。1938年考取伦敦大学,因战事发生,改入香港......
我对鲁迅《无题(洞庭木落)》诗的管见●刘泰隆鲁迅无心作诗人,但是他偶尔泄愤抒怀撰写留下的几十首旧体诗却成了中国文学至为宝贵的遗......
“文人下海”,在今天已算不上什么新鲜事。然而笔者所要讲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一群“下海文人”——鸳鸯蝴蝶派文人且文且商的故事。......
张爱玲在《我看苏青》中凭着如出天然的敏 感和智慧表示了对她这位朋友的激赏:“低估了苏青的文章的价值,就是低估了现在的文化水......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1933年初,年仅22岁的徐懋庸以他犀利的笔锋,独特风格的杂文走上文坛,引起人们关注,受到鲁迅先生的器重,鲁迅为他的《打杂集》作序,并介绍......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白流苏,上海的沦陷,成全了作家张爱玲,那么,有甜有苦的香港经验,对张爱玲而言是怎样一种增益?张又如何看待香港这......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收集到的胡风致舒芜的书信共有111封,写信时间为1943年9月11日至1952年7月11日。由于这些信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张爱玲的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失落者的心灵,描述了40年代孤岛时期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表现的是市民的思想情趣;展示了世道的冷暖、人生的......
张爱玲在 40年代的上海文坛异军突起 ,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色彩斑斓、意象纷繁的小说世界。她以“参差对照”的创作手法 ,描绘了破坏......
抗战时期,日本在中国日占区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策略。其中文化策略作为其军事侵略的重要一环,以“海外雄飞论”、“八......
一上海沦陷区中的杂志《万象》沦陷时期的上海文学,与孤岛时期相比,出现一定的变化。不少作家——尤其是此时在沪的主要作家——发......
文艺工作主要是由创作和批评两部分构成的。如果承认近数年我们的文艺工作呈现出滑坡趋势,应该说批评方面表现得尤为严重、突出。......
第五章《中国的一日》 1936年4月。窗外,阳光明媚。茅盾吃过早饭,走到门前散步。太阳把天空照得澄静瓦蓝。一片白云,悠闲、舒适地......
毛泽东与茅盾──摘自《作家文摘》1993年12月24日原作:马燕君1949年9月23日,正忙于筹办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文学刊物《人民文学》创刊号的茅盾收到了一......
张爱玲曾是辉耀于“孤岛”文坛的一颗亮星。 那时尽管大夜弥天,“水土不宜”,但她一个20岁出头的少女,才华炳焕,文章惊世,成为使......
中国作家写侦探小说,时间最早名气最大的要数程小青,他那个霍桑素有东方福尔摩斯之誉。但孙了红也曾是很有名气的一位,先译过“亚......
我与邵洵美合编《论语》之回忆林达祖谈《论语》出版与编辑的背景情况,必然要谈到邵洵美。邵洵美是三十年代活跃于上海文坛的知名人......
当我们捧读厚厚的《莎士比亚全集》时,自然会想起殉道者朱生豪先生。是他,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以孱弱多病之躯矢志译莎,乃至耗尽......
1932年5月1日《现代》杂志的创刊既标志着上海文坛在几个月的“灾难的岁月”后的恢复,也意味着中国办刊史上一个堪称“《现代》的......
一位在一家很有名气的刊物当编辑的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说:分到她手里的自然来稿,她没有一篇没看过。所以,当她听到有位作家说如今没......
何谓传奇?古人云:传奇者,因奇而传。事,无奇不传。1944年8月15日,张爱玲小说集《传奇》初版。有人评价说,这既是张爱玲解放前唯一......
在中国现代文坛,戴望舒和叶灵凤的名字让人无法忘怀。他们一个是在新诗发展中领导一个艺术流派的著名诗人,一个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
说来颇怪,号称“百兽之王”的虎,和我国的文学艺术竟有不解之缘。不论古代近代,都有不少写虎、咏虎、演虎、画虎的作品。宋人编纂......
《沉香屑——第一炉香》是张爱玲写的关于香港的一个故事。小说面世后,这个故事及其续篇(《第二炉香》)席卷上海文坛。究竟香港的什......
没有见过徐懋庸,也很少听人讲他的故事。如果不是鲁迅被他的信惹怒,愤而回了那封著名的公开信,使他在鲁迅与周扬的冲突中成了一个......
如果没有为上海社科院出版社策划的《作家伉俪丛书》组稿,如果没有以后一次次推心置腹的谈话,我相信我不会那么快就走进他俩生活......
我难忘十年前的五月二十日。这天,在上海展览馆,由市委召开了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五周年的大型文艺座谈会......
近日正为戴厚英不幸遇害而感伤之际,忽然收到复旦大学高云、吴中杰两位教授惠寄的戴厚英遗稿《心中的坟》,急忙诵览,竟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