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学相关论文
摘要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摆在东西方文学翻译界的一道固有的鸿沟,由于中英文化差异较为明显,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处理技巧......
中国的“东方文学”研究近年来成果卓著,然而对于西方的“东方文学”研究了解并不是很多,对俄罗斯“东方文学”的研究则知之更少。......
《世界文库》是我国最早的有系统、有计划地介绍、翻译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大型丛书,是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的一项宏伟工程。1935年,《世......
在全球化进程和国际比较文学的发展中,世界文学成为国际范围内文学发展中关注的重点,国际比较文学中关于世界文学的研究讨论也进一......
冥府游历是东西方文学中常见的神话母题。无论是在古希腊人天真的叙事中,还是东方人古老的传说中,英雄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故事俯首可......
一跨文化比较文学的源起与发展距今170年前,歌德(Goethe.Johann Wolfang von:1749-1832)即在评论剧《塔所》的法文改编本时,提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李白和特莱尔(又译波德莱尔)的咏月诗,并从我国外国文学教育专家黄晋凯教授《西方文学史》中的有关论述出发,论述了两......
在西方原有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框架中,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文学比较的合法生是受到怀疑的。例如,美国著名比较文学学者韦斯坦因就认......
本文译自美国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罗伯特·克莱门茨(Robert J.Clements)所著《比较文学学科》。全书共十五章,作者根据自己二十......
本文从比较文学与哲学互相渗透的角度 ,通过探讨比较文学所包括的各不相同的比较组合之间的联系 ,为比较文学提出一种新的定义 ,即......
随着现代社会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而文学作品正是各国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之一......
“世界文学”近年来已成为国际人文学科的又一个热门话题。当年歌德之所以提出世界文学的构想,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在读了包括......
一、研究的前提、依据和目的“信仰文学时期”这一概念,源自北京师范大学王向远教授在其著作《东方文学史通论》中对东方文学历史......
8月17日,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法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共聚西安,联袂上演一场东西方文学“长安与丝路的......
20世纪日本文坛上,有两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们分别是:1968年获奖的川端康成和1994年获奖的大江健三郎.曾有学者认为,川端康成与......
在当今世界有数以十亿计的基督教徒,他们把圣经当做最根本的精神食粮,这种文化现象绝非一句“群氓受了宗教骗子的愚弄”就能够解释得......
关于“灾难”题材的文学书写日渐成为世界性议题,加缪和迟子建的文学世界里,灾难意象频繁被使用,这也成为他们各自用文学与现实相......
“地下城”这一概念,很早就出现在东西方文学家各式奇幻构想里,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甚至构想了若干年后的地球遭遇“核冬天”,地表环境......
<正>《世界比较诗学史》是以世界四大诗学体系(中国、印度、西方与波斯—阿拉伯)为纲目的诗学史,旨在建立比较诗学的中国理论模式......
1988年8月21日至28日,我国学者共14人参加了在慕尼黑召开的国际比较文学第12届年会,12人提交了学术论文;另外还有12人接到正式邀......
【正】 讨论东西方文学比较时,应当关注三个问题:(1)比较什么?(2)如何比较?(3)期望得到什么结果?第一个问题要求提出一个定义;第二......
20世纪日本文坛上,有两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们分别是:1968年获奖的川端康成和1994年获奖的大江健三郎。曾有学者认为,川端康成与大江......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やすなり)」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虽然在写作技巧上,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但他还是始终......
<正> 本文拟从历史、伦理、宗教等角度,对东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对比,对她们的悲剧根源进行探讨,从而进一步认识妇女......
亲缘或血缘之间的“不伦恋”题材文学作品创作与整个人类文学的发展演变紧密相随,在悠长的文学历史中早已成为东西方文化和文学重要......
无疑,“中国古典文学的现代研究”之话题已经为当下学术界诸多学人所关注,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这一话题讨论的展开把两类持截然相......
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频繁越发凸显了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本文以东西方文化中的文学差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东西方文学作品为载体,分析......
跨中西文化研究的新尝试史安斌在世纪之交的九十年代,文学理论界都在尝试着对二十世纪东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做回顾和反观,这样做的目......
<正> 莫须有先生说:“大凡伟大的小说,照例又都是作者的自传”(《莫须有先生传》)。此话一点不假,废名撰述代表作《桥》,正蘸着“......
<正>残雪西方这个问题可能和他们这几百年,对艺术贬得太厉害了、没有搞清楚有关系。邓晓芒他们本来就是把艺术看作是哲学的一个附......
世界文学主要由东西两翼组成,东方文学是指亚非广大地区的文学。 在悠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东方各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学。源......
穆木天晚年翻译手稿的内容,从时间上看,涉及从古希腊到20世纪50年代各个时期的文学;从空间上看,涉及各大洲各国文学。穆木天以一己......
<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互识的重要性更为凸显。最近,个别文化人对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关系粗言相向......
人类各民族文学有不同的特点,各民族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也有自己的审美传统和特点。人类在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过程中,常常爱用比......
<正>文学作品中,作者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会使整部作品无论是情感交织,还是故事的跌宕起伏,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1]在古今中......
<正>在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在很多作品中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作为文学经典,《乱世佳人》和《红楼梦》从不同的侧面和意识形......
在众多关注女性生存状态与命运的中外现代作家中,张爱玲与劳伦斯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从人性角度来描述被扭曲的女性与反抗的女性的命......
异质文化之间文学对话是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因为只有通过对话才能达成不同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补。因此。对话不仅是比较......
意象主义运动是二十世纪初,以庞德为代表的英美诗人因不满于维多利亚时期浪漫主义的感伤情调和无病呻吟的诗风,在英美诗坛上掀起的一......
试谈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魏红珊一、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回顾中国的比较文学非始自今日,亦非“古已有之”。然而,我们已隐约可见比......
<正> 由蔡茂松、符玲美先生主编、广东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发展纲要》(下简称《纲要》)已经发行三年了。在翻阅之中,觉得有......
法律是文学众多主题中的一个永恒主题,"惩恶扬善"与"追求公正与平等"是东西方文学共同的法律主题。但由于文化观念的差异,东西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