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剧艺社相关论文
《屈原》是郭沫若影响最大、最震撼人心的五幕话剧,1942年4月,中华剧艺社在重庆国泰大剧院举行该剧首次公演时,便轰动山城,将正在举行......
缅怀郭老话《屈原》白杨[导眺者的话]高中第四册选编了郭沫若先生的话剧《屈原》片断。话剧《屈原》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又是在怎样......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阴谋发动内战,重庆戏剧界面临着一场新的战斗。根据当时的形势,我......
我第一次看到舞台上演出的《家》,还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是1943年夏秋之交,应云卫率领中华剧艺社赴成都演出此剧。导演是已故......
在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上,重庆川剧院演出了郭老的名剧《孔雀胆》,谢幕之后,两位老同志激动地来到后台,祝贺演出成功,并请我为他们和......
哭白尘师张逸生,金淑之5月28日一清早,白尘的女儿陈鸿打来"我爸去世了"的长途电话,真是晴天霹雳啊!令人惊愕!苍天竟残忍地夺去了我们常相思念......
夏公在戏剧战线的雪泥鸿爪刘厚生夏公辞世了。不能说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到底是九十几岁的老人,而且常住医院。因此当袁鹰同志最早......
陈白尘同志生平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白尘同志,因病于1994年5月28日零时15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6岁。陈白尘同志原名陈增鸿......
李紫贵和《忆江南》刘厚生按年龄、经历、学养各方面说,紫贵同志都可以算是我的前辈,但我更愿称他是我的老朋友。我们于1945年相识,到现在......
抗战话剧史上的丰碑──陈鲤庭忆《屈原》在重庆的演出丁景唐,马积先抗战期间话剧《屈原》在重庆的演出,是党领导下的一次文艺战役,是......
著名剧作家吴祖光,1958年3月告别了妻子新凤霞和孩子,随同国务院直属各部、委、局的六百多名“老右”,乘“专列”沿着十万转业官兵......
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1937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史称“戏剧年”。它是一个转折点,预示着经过文明戏和爱美剧的长期磨炼摔打,话剧......
如果我们把戏剧艺术视为剧本创作、戏剧表演与戏剧观赏(包括戏剧批评)三位一体的活动与过程的话,那么,戏剧表演无疑应是整个戏剧过......
抗战8年,大后方产生的各类戏剧组织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由于年代久远,史料遗失,今天,它们中有许多已为人遗忘,有许多只留其名,难......
中华剧艺社是抗战时期的著名剧团,在长期演剧生涯中实行了"连演制"的演剧模式。中艺的连演制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同一剧目在同一时......
第25届田汉戏剧奖评奖会于2011年11月2日至5日在河南省林州市隆重举行。本届活动由中国田汉研究会、田汉戏剧奖组委会主办,《东方......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重庆作为战时首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彻底击垮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日本侵略者对重庆进行了疯狂的轰炸,......
秦怡 著名表演艺术家。1922年2月4日出生于上海, 16岁时为参加革命离家出走,辗转来到重庆,先后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华剧艺社。......
中华剧艺社(中艺)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战时的演剧界,流行明星制作风。针对这种不良现象,以中艺为代表的进步剧团予以严厉抵......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有一位也许早被人忘记但却被夏衍视为应该“大书特书”的人物,他就是20、30年代即享誉剧坛,曾经以剧影艺术的出......
刘雪庵这个名字,对今天的读者也许较为陌生。他作曲的《长城谣》、《流亡三部曲》之二、之三的《离家》、《上前线》等,在抗战时......
秦怡,1922年出生于上海。从小就喜爱文学,曾幻想过当作家。1938年正式踏进文艺舞台。1941年,素怡在重庆进入了中华剧艺社,演出的第一台......
中华剧艺社(“中艺”)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作为职业化演剧团体,“中艺”的组织结构采取的是企业化管理模式,内部成立理事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对日寇大肆侵略,上海文艺界的同志们组成十多个抗日救亡演剧队,全国各......
1943年,六个以“中”字起头的大型职业话剧团体都挤在重庆“抢饭碗”。中共中央南方局决定,党领导的中华剧艺社调往川西演出。6月,......
纪念与记忆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也只是50几年的时光。可是,有一些人和事,却是如此的遥远和陌生。那些至今还活着的名字常常成......
2007年,中国话剧百年诞辰。百年来,话剧这朵来自异国的奇葩,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在中国的土地上傲然盛开。它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完美......
在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夏衍同志是在主管电影工作。但是,最近在纪念话剧百年的时候,他的名字却一次次地被人们提起,看来这似......
两江国际影视城,位于重庆龙兴古镇的腹地,一个隽永而清秀的地方。沿着弯曲的山路,绕过一片起伏的山峦,隔着薄薄云雾,一排排的青砖......
20世纪20年代末,左翼戏剧运动逐渐成为中国现代话剧的主潮。苏联话剧《怒吼吧,中国!》与中国现实紧密相连,得到了田汉、陶晶孙、欧......
三十年代,以饰《夜半歌声》中的孙小鸥而驰名国内的施超,抗日战争初期,同露曦等来成都,演出了不少话剧。他在《日出》中饰张乔治,......
四十年代初期,在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四川,活跃着几支在我党领导下、相当有影响的话剧团,如中华剧艺社,中国艺术剧社等。本刊在一......
1922年1月31日,生于上海。1933年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读商科,后转入仿德女子中学,并在女子文学专门学校进修。为宣传抗战,演出广播......
1945年5月10日,贺孟斧在重庆的逝世使大后方影剧界陷入失声的悲恸,悼念活动和纪念篇章寄托着影剧人们对故人的缅怀,也成为与之进行......
1 1942年在郭沫若的文学生涯中可谓至关重要。 据有关资料载:那年的4月2日,重庆《新华日报》第一版刊登了这样一则海报:五幕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戏剧家之贫困令人难以想象。现记老舍先生在重庆的几件事,可见一斑。老舍借衣1942年2月.老舍话剧新作《面子......
舒绣文(1915-1969),著名电影演员、话剧表演艺术家。舒绣文因在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出色扮演了王丽珍这个角色而深入人心,建......
1944年10月,秦怡从西康流浪了几个月跑到成都,要求回中华剧艺社演戏。四个月前,秦怡因为婚姻纠纷,从重庆逃离,躲在西康少数民族地......
吴茵,原名杨瑛,我国著名电影演员。1909年出生在天津,1936年经应云卫介绍加盟明星影片公司二厂。抗日战争爆发后,吴茵随上海影人剧......
中华剧艺社是我国四十年代很有声誉的一个话剧团体。它不仅拥有象应云卫、贺孟斧这样的名导演,而且有白杨这样的名演员,演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