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民族国家相关论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源于中国几千年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新中国国家构建的思想意识基础。新中国......
《骆驼祥子》自发表以来,不同时期的文学批评家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分析和阐释。新时期,"身体叙事"作为一种批评范式进入中国文学......
肇始于1933年的粤语有声电影拍摄热潮,与同时代的“国语运动”、电影审查制度、“大众语运动”发生了强烈的共振,既体现了“国语”......
陈国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 文学史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是近现代知识转型的产物,它“涉及晚清以来关于现代民......
何为“现代国家”?此等“现代国家”之建设在中国又是如何成就的?为何“走向共和”之路上时时凸显着中央集权的导向?更进一步说,经......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呈现出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历史叙述逻辑,官方的革命史观与民间的自由史观各有其理据和局限,而保守改良主义是自由......
抗日战争是1840年以后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敌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彻底的胜利。对于世界,1945年5月9日只意味着一场持续6年的侵略和反侵......
花样翻新的舶来理论让人眼花缭乱,使急于“从新”的学人上气不接下气。据现在正当节令的理论说,现代民族国家只是“想象的共同体”(Im......
一百年前的中国,国势衰退,列强欺侮。五千年辉煌的中华文明处在停滞、封闭、落后的低谷中。民族的启蒙,思想的解放,旧传统的突破,......
本文试图对近当代消费领域内民族主义抵制运动的历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通过历史研究、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式,分析民族主......
一般知识人多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以武昌起义为开端的暴力革命,其领导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但是,对《清帝退位诏书》的......
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历来是一部很有争议的作品,对《君主论》的判断,不仅有种种变化,而且有种种彻底的颠覆。本文试图从历史和文本......
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早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但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建设存在二重政治困境:一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
Jurisdiction不仅仅指司法权和管辖权,它首先指一般性的政治权力。中世纪早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决定了司法权是政治权力的唯一存......
<正>从文化的角度看,诚信属于价值观的范畴。从现代民族国家的角度看,诚信制度受到传统文化、宪政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商业诚信......
革命歌曲是反映救亡图存运动的大众流行歌曲,在民国时期通过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和“左翼电影”等方式在群众中广泛传播。革命歌曲代......
近年来,对晚清、民国报刊的研究成为学界一个方兴未艾的热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秦方奇教授的《〈豫报〉〈河南〉与中国现代......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现代民族国家成为中华民族的当务之急,毛泽东文艺思想集中体现了这种时代诉求:创建现代民族国家是毛泽东文......
中国近代以来,国家的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任务。在国民政府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孙中山及其思想是重要的政治资源。其生......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现代性理论受到文学研究界的普遍关注,它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从现代性角度研究现代中国文学......
阿来的长篇小说《空山》(三部曲),展现了在现代民族国家与市场的建构中,边缘族群的生活是如何被组织与安排的,作者分别从行政权力......
在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中,将从前在国家法律规范之外的会馆、公所、同业公会等民间组织纳入了国家控制的目标,并以辅助官治的名义获得了......
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学改革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文学唤醒民众,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一直以来都是现代文学的一个内在的目标。近代中......
“想象中国的方法”是王德威先生的提法,但是对于当代作家来说,要讲述中国的故事,仅仅有叙事层面的“想象”是不够的。对于历史的理解......
思想繁荣、国际上的“中国热”、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华人主要的思想市场转向大陆五大因素使得中国思想......
[收稿日期] 2015-06-25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以来埃及宗教与政治关系的历史考察”(编号:13BSS004)。 [作者简介]......
作为现代性产物的欧洲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发生了误读,并在面对中国文学问题时发生了误判。中国社会......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革命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1949年至1966之间的十七年小说通过大量的想象,以政治教育为目的,以革命叙事、成......
印裔族群是当今马来西亚的三大族群之一。印裔族群在马来西亚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中所作的贡献,其重要性已不容他人置疑。......
国民革命运动的目的是要在中国重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在国民革命运动中,国民政府通过建设中央政权、肃清地方割据势力、建立农村......
民族主义是现代性全球扩张的必然产物。民族主义追求的目标本身就是超越传统的现实目标。因此 ,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表现为批判传统......
民国时期《新疆日报》中的妇运专栏对世界妇女运动的报道倾向于苏联,这在当时的国民党党报党刊中是非常特殊的现象;《女声半月刊》......
我从事学术研究多年,总结自己的理论建树,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美学领域,建立了主体间性—超越美学体系。①第二,在文学理论领域......
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肇建中,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全能主义政治模式是其革命范式的延伸,在造就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雏形后,却无力推进......
以面对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为使命,并相信儒家才是国家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基础和准绳而形成的一个儒学新的发展阶段被称......
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历了国家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在国际秩序中面临着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基本任务,这个任务具有超前的优先性,它关......
声片取代默片不仅仅是一场电影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场艺术思维和审美方式的现代性的变革。我们通过梳理电影技术的突破所牵动的文......
本文所称香港南来作家,是指出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原因,由中国大陆南下香港的中国现代作家。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作家南下......
国家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发展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与现代化浪潮交融冲击下的今天,国家认同正面临着内外各种因素的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2课“辛亥革命”和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都涉及《民报》发刊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0世纪50年代,识字课本在毛泽东大力推进的农民扫盲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载体的关键作用。作为扫盲对象的农民阶级,自鸦片战争之后受到......
五四运动实际上是两个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前者是思想启蒙运动,后者是反帝政治运动,二者性质不同,由此形成了启蒙......
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云南边地传播肇源于清末西方列强入侵所引发的西南边疆危机,迫使清政府转变原有的国防观念,更加重视云南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