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关系相关论文
习近平同志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工作的重要文献,其中对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论述特别......
中外文学研究这一中国比较文学的重要领域,2018年末至2020年之间继续深化。本文全面概括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分辨其中的走向与亮点......
中国文学在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纂的《世界文学史》里呈现出独特面貌。《世界文学史》建构了苏联视角下的“世界文学”观念。这......
一、猜谜rn回顾自己老年文章众多的原因,金克木说到一位老先生的启发: “大约是一九七二年之后,我偶然遇上了一位旧识前辈文人.他......
近30年来,我国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对推动我国比较文学学术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可以进一步加深中......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新中国“十七年”中外文学关系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世界处于美苏为代表的两大阵营间......
中国近代白话长篇小说翻译与创作之间同时具有文体形态上的“外在同一性”和文本叙述方式上的“内在同一性”。此双重“同一性”既......
本文将1917—1979年间中国翻译出版的外国文学书目以不同国家、地区为单位作了统计,再假陈平原对1899—1916汉译各国小说的一个统计......
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关键词——“影响”与“接受”原则上是一回事。但在“关系”数轴运行指向上,前者往往呈现出被......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外文学交流史从书》2005年正式启动,2015年17卷丛书由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并隆重推出。这套皇皇巨著立足于世......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是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重镇,20年来已经出现三波热潮,在资料的积累、领域的开拓、个案的研究等方面,有了相当......
编年史类的著述,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建设工程,也是我国人文学科前辈学者治学的优良传统。它既是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学科......
贾植芳———这一具有历史与现实意义的名字 ,与中国比较文学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并不算太长 ,但又不可忽视。 2 0世纪 80年代初 ,中......
王蒙认为,艾特玛托夫、加西亚·马尔克斯、卡夫卡和海明威是对新时期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四位外国作家。那么,艾特玛托夫对中国文......
期刊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在近30年来一直是充满活力的学术地带。在我国既有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有两大突出特征。其一,中西文学关系研究......
...
《东方杂志》,创刊于1904年3月,终刊于1948年12月,是近代中国持续出刊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商业性杂志。本文选取其在清末(1904-1911......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连续几期开展了对思和先生关于“2 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命题的讨论 ,刊登了或赞同或质疑的文字 ,编......
<正>当前国内的比较文学研究,在人文学科、特别是中国文学研究和外国国别文学研究长足发展的大背景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学......
<正>2016年8月23至25日,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三十多所高校及研究单位的七十多位学者齐聚中国社会科学院北戴河培训中心,就"外国文学......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梳理了2014—2018年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内取得的成绩,对相关研究加以评论,以......
<正>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名师奖获得者。现为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兼任上海作协副......
张新颖兄的新作《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经过4年时间的“艰难”写作,终于出版问世了。这是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
<正>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一向被视为最能体现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实绩的标志性领域。自20世纪初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发轫至今,经过若干代......
<正>一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学术传统最丰厚的领域,前辈学者开拓性的建树,大多集中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如范存忠、钱锺......
作为一名人文学者 ,陈思和教授主要的学术领域是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和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也正是在这一领域中 ,他以 2 0来年的......
思和先生的学术实践活动,是与新时期社会、思想、文化与文学发展同步展开的。他的现当代文学批评与研究,他在文学史及中外文学关系领......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这一话题是由复旦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陈思和提出的 ,这一话题提出后 ,不仅引起现当代文学研究者......
陈思和先生提出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世界性因素'的看法,对外来影响之'接受'的主流观念和方法形成了'颠覆性&#......
以语言、文化、国族、学科等跨越性研究为宗旨的比较文学,从其萌生期开始就始终面临着差异与普遍、多元与整体的形而上命题的挑战......
作为一门跨学科研究,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与比较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发展密切相关。该研究方向在发展初期吸收了影响......
<正>"十七年文学"是在特定的政治和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来讨论它自然有其合理性。但多数研究者要么把"十七年文学......
新近出版发行的《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乐黛云、王宁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下文简称《思潮》),是一部我国近年比......
<正>"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初的繁荣阶段,丰富的文学创作和独特的审美景观缔结了这一阶段特殊的文学史魅力。大量的学者注......
<正>访谈按语:2012年12月15日,"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海外的传播及影响研究—以20世纪为中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
<正> 读完湖南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一书,感到很振奋。这部书绝大部分文章由青年人撰......
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是一个具有相当潜在活力的学科分支 ,它处于2 0世纪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交叉地带 ,每个学科的进展与变革......
"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是陈思和继"新文学整体观"后针对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其在中外文学交流背景下的作......
文献史料、问题域及阐释立场,构成了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重要学术话题。比较文学在中国复苏、拓展的30年,尤其是近几年来,该领域研......
当代中外文学关系主要是通过翻译文学建立起来的。由于文学翻译的文化“操纵”性质,翻译文学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外国文学,而是经过......
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武汉大学方长安教授的《冷战·民族·文学——新中国“十七年”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它是一部特色......
<正>在中国现有的学术分科格局中,和其他人文学科或与文学门类下的其他二级学科相比,"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此中文名称的实际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