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学派相关论文
今天开始给大家讲“中观”,本来计划讲一次“唯识”,结果讲了三次,还有些应当讲而未讲到的。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如此。我主要是给大......
本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的现代建筑,使世界的鉴别力处于一种停顿状态,差不多有半个世纪之久。现代建筑可以表述为下列三个主要方面:......
【正】 佛教自从传入西藏后,经过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其发展的早期,显教方面主要以寂护、莲花戒所传中观瑜伽行派思想为主,同......
<正>嘉祥大师——吉藏(549—623),是中国佛教三论宗的实际创始人。三论宗是印度大乘中观学派在中国的继续和发展,其基本精神是破除......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中""中庸"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观念之一。《礼记》里的《中庸》篇集中阐述了先秦儒家的中庸思想,其内容基本属于修道论和方法论范畴......
中观他空见是藏传佛教觉囊派的主要见解,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真实的本性,能独立生长发展和消亡。由于人们的虚妄分别,把本来存在的......
<正> 《时轮根本摄续》是一部密宗时轮金刚乘法的主要经典之一,是《时轮根本续》(或译《时轮金刚经》)内容的概括和总结。这部经典......
<正>《金刚经》自姚秦鸠摩罗什始译已来,经唐六祖慧能禅师推重讲说,遂大行于中土。该经又以"四句偈喻",最为著名,影响深远。然此"......
<正> 中印佛教思维方式是指中印两国佛教学者的认识结构,思考问题和阐发理论的方式、方法,属于佛教文化的高层内容。研究和比较中......
唯识学所建立的重视主体意识的反观与整合的认识论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成果。它的产生与中观学派的认识有着重要联系。唯识学在强调精......
<正>"中道"是佛教最核心、最基本的重要理念~①,这一点对于中国佛教天台宗来说也不例外。不少佛教学者把中国佛教天台宗的理论基石......
前 言 从广义上讲,“龙树之学”乃属中观空宗,正对比于瑜伽唯识有宗,所以学界在处理“龙树之学”时一般但是从“中观学”角度定位......
<正> 宗喀巴提倡并修戒、定、慧三学,其理论观点主要来自中观应成派,为了摘清楚中观学派的发展线索,这里首先介绍一下中观学派在印......
<正>大家好!很高兴来此作这场佛教学术交流活动。今天和诸位交流佛法研究心得的题目是《谈"空"说"有"话佛理》。因为在座诸位都有......
<正> 印度佛教经历小乘之后,大乘兴起,并成为佛教的主流。随着大乘佛教的的产生,般若学逐渐成为佛教的主导思想。“般若”,被认为......
<正>三论宗是最早形成的中国佛教宗派之一,该宗以印度大乘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提婆的代表作《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
<正> 玄奘是我国古代西行求法最有成绩的一个人。他于唐太宗贞观2年(公元628年)从长安出发,取道今甘肃、新疆,历经西域16国,足迹遍......
<正> 大乘佛教在印度有两大派别,即中观学派(中国学者所谓"空宗")和瑜伽行派(中国学者所谓"有宗")。中观学派的创始人是龙树及其弟......
《大智度论》是印度大乘佛教高僧龙树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它详尽全面地表述了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论,无论对印度佛教,还是对中国......
<正> 在这里,我们把宗喀巴作为宗教改革家、学者思想家、历史人物和诗人作一介绍,希望读者能对宗喀巴有个较全面的了解: 1).宗喀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