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间法相关论文
梁漱溟的哲学思想是在儒学与佛学之间的互动融通中发展起来的,无论其为人处事还是著述治学都有融儒学与佛学于一体的理论尝试,在深......
<正>邓州丹霞天然禅师(739—824),《五灯会元》行文的通例,随后应该列出籍贯和俗家姓,但是已经找不出来了。《景德传灯录》卷十四......
<正>自民国时代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进而演变成"人间佛教"以来,将近百年的时间里,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这场发生在中国的佛教革命......
<正>本文中所说的佛教哲学,是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来看待的佛教义理之学。先辈学者汤用彤先生说过"佛法亦宗教亦哲学"。笔者的理解,佛......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德清解庄子,有其独到之处。他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理解儒释道三教关系,以一种三教本当如此的理解诠释了三教圆融关系。他认为庄子论道......
<正> 柳宗元被贬南荒之后,一方面坚持固有信念,抨击政敌,发愤著述,弘扬理想,表现出了顽强的执著意识,另一方面又潜心于出世间法、......
<正>印光大师作为中国佛教净土宗的一代宗师,其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体系主要是由道德伦常、因果报应与净土法门这三大部分所组成。这......
<正> 《大乘起信论》的组织结构,和一般佛典相类似而又有些不同。一般的佛书大都分为三部分,即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而《大乘起信......
法轮功一种具有民间宗教特点的附佛外道︵上︶评李洪志︽转法轮︾及其法轮功陈星桥【编者按】中国的民间迷信具有漫长的历史,它一般依附于当......
<正> 一、初期佛教的“五阴观” 佛教把世界分成由有为、无为二法来总摄的世间、出世间两大部分。世间又由有情世间与器世间组成。......
<正>《地藏菩萨本愿经》在天台宗判教中划归为法华涅槃时,属于一乘圆教。《法华经》之圆顿,在于其会三乘法为一佛乘。而《地藏菩萨......
<正>东晋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重要而精彩的阶段,诗歌是其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玄言诗作为东晋诗歌的代表,其起源可以上溯到东汉末年......
<正>生死问题,历来是人们最关心的重大问题。所谓生从何来?死至何所?生死是如何形成的?生死又有哪些类别?如何看待生死?又如何才能......
<正> “说一切有部”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三百年(约公元前二、三世纪)从上座部分裂出来的一个重要派别,所谓“一切有部”是......
<正>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注解并会通内教诸思想,更凭一己之力注解了许多儒道经典文本。学界多以三教一致、三教合一解读......
中国佛教应走什么道路——关于居士佛教的思考何劲松本文认为,两千年来的传统佛教总体上是消极发展的,明清以降,佛教队伍已衰败至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