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太子相关论文
1历史背景rn 1历史背景rn遣唐使首次派遣开始于公元630年,废止于公元895 年,历经260余年,累计派出15 次.①几乎跨越了唐王朝的极盛......
公元六世纪至十世纪是中国的隋唐时期,而在日本恰逢飞鸟、奈良、平安时代,当时,中日间的交流达到了鼎盛,日本政府为吸取中国先进的......
日本忠孝伦理的起源rn日本的“忠孝”是中国儒教传统文化的派生.儒家的“家、国、天下”忠孝伦理观念早在7世纪就在日本被发展成为......
中国儒家思想与日本企业文化裴毅强日本是一个孤悬在北太平洋上的岛国,四面环海,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其又处于亚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流源远流长。检阅史籍,两国最早的官方正式交往可追溯到东汉时期。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
毫无疑问,折纸诞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大约在西汉中期,中国人造出了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纸,但早期的纸质量不高,而且产量也很低,显然不适合......
日本文明起步较晚,其地理位置也不产香,故香事的起步较迟。6世纪,香料达日本列岛。撰写于720年的《日本书纪》(595年)夏四月条中记......
通过安居院流唱导文与中世圣德太子传记的解析,可以一窥日本中世"孝"的独特之处。安居院流唱导文献着重赞颂父母恩德,区分儒佛二家......
从公元六世纪末到十八世纪一千多年中,曾经有十代、八位女帝(其中二人两次即位)出现在日本历史舞台上,其人数之多,在世界历史上绝......
《隋书·倭国传》和《日本書紀》都记载了倭国的"冠位十二阶"制度,但自"德位"以下的冠位顺序有所不同。公元600年的遣隋使为圣德太......
圣德太子所颁布的《宪法十七条》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最大,并辅之以道家、佛教思想影响。本文通过对《宪法十七条......
半跏思惟佛像表现的是释迦成佛前身为太子时思索人生哲理的情形。其样式最早可见于犍陀罗石雕,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及罗马时代......
<正> 19世纪中叶前后,日本国成功地避开了西方列强虎狼吞食的历史厄运。从亚洲蒙难国的行列中脱颖而出,一跃跻身于国际政治舞台。......
<正> 大化革新和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大化革新使日本在奴隶制社会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文化,跳跃式地进入了封......
<正>中日两国人民有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关系十分密切。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一直是两国学术界都很重视的......
隋朝是中日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两国建立了对等的外交关系;日本政府多次派遣使团访问中国,隋朝政府亦向日本政府派......
唐代鉴真东渡日本的事迹,可谓众所周知;渡海期间饱受千辛万苦的经历,大概也为世人熟知。然而,有关鉴真远赴日本的真实动机,国内学......
<正> 序言1995年8月15日早晨,我在《朝日新闻》上看到了重新登载的该报五十年前,即1945年8月15日第一版的影印件。当时大概是以受......
<正> 推古朝(公元593—628年)时代,日本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统治集团内积极推进社会改革的政治势力,在提出“天皇”称......
中日间图书交流有悠久的历史和许多丰富的史料,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领域。本刊将陆续刊发羽离子关于中日图书交流史的一组文......
<正> 中国绵长海岸线的极东边缘,穿越无常的暴风与巨浪,远离纷乱的大陆世界,有个靠近太阳升起之处的岛国。中国人说那个国家还处在......
圣德太子通过颁布《十七条宪法》、修建寺院等措施使佛教文化逐渐被日本民众所接受。本文分析了此举不仅为日本引进先进的大陆文化......
<正> 1995年出版的《北京大学藏敦煌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全二册)刊布了一件编号为"北大附 J.4"的日本古写经——后秦鸠摩罗什译......
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新超越──评王勇新著《圣德太子时空超越》蔡毅面前放着王勇的新著《圣德太子时空超越——推动历史的慧思后......
<正> 推古朝(公元592-628年),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它虽然仅仅存在了三十六年,但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却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
<正> 从世界历史上看,日本人民是最善于向外国学习的民族,他们勇于吸取一切先进的东西来改变自己落后的和过时的东西,特别是近代以......
<正> 一、隋使使日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礼尚往来,互通有无。自古中日两国的通交也是你来我往,十分频繁。史载第一个赴日的外交使团......
本文对日本近现代学者对于日本飞鸟时代圣德太子真伪问题的考察和观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指出关于圣德太子的信仰,虚像与实像上不能......
<正>最近朋友辗转送来旅美学者吕玉新先生的著作《古代东亚政治环境中天皇与日本国的产生》(香港中文大学二○○六年,以下简称"吕......
<正> 裴世清,生于隋代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裴柏村),生卒年代不详,主要活动在隋唐二代。他在隋为鸿胪寺掌客、文林郎,入唐为驾部郎......
日本飞鸟时代是日本历史上重要的文化,社会和政治交流发展时期,日本通过对大陆隋唐时期文化的摄取,尤其通过对中国儒家法家等先进......
日本古乐书《教训抄》将"苏莫者"的表演形态解释为大峰山"苏莫者之峰"的山神闻笛起舞,因而中、日研究者对此乐是否来自唐代"苏莫遮......
圣德太子是日本最杰出的政治家、还是日本伟大的宗教家、更是极具日本特色的思想家,可谓是“日本思想的改革家和原型”。圣德太子......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东日本大地震,仍让人记忆犹新。由于日本大多是木质结构房屋,所以多发火灾,许多寺院神社都消失于大火中。......
圣德太子(574—622)是日本飞鸟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他担任摄政的30年间,以深厚的儒学知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