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儒学相关论文
《中国圣人论》对中国文化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圣人观点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了论证。作者首先分析了“圣人”与中国传统人性......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刻本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刻本为:朱奉......
柳宗元生活于儒学转型的中唐时代,他在当时新春秋学派的影响下,汲取先秦儒家的实用理性精神,结合自己的政治实践,构建了自己开放的......
《中国通史》第七册,企望已久,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本册为元史专册,参加撰著的都是元史专家。他们通力合作,融汇众长,写出一部有份量......
原始儒学形成于春秋末期的鲁国地区。儒学在形成之后,随着北方周文化的南渐也开始向南方地区传播。然而由于材料的缺乏,儒学南传问题......
蔡仁厚是第三代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现代新儒家的阵营中,蔡仁厚是对传统儒学及其现代意义诠释颇有系统的人物之一,对原始儒学......
“仁”学实践观是朝鲜实学派代表诗人丁若镛(1762-1836)仁学思想、乃至整个实学思想体系的骨干.它源自原始儒家的道德论,又与宋明......
在《歧路灯》作者李绿园生活的时代,作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理学,已经发展到了它的衰微期,无法挽救日益严重的封建末世危机。作为......
儒学文献是华夏文明初始阶段的文化丰碑,其中蕴涵着对现代人有深刻启示意义的自然观和生态忧患意识。儒家主张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儒......
“天人观”是原始儒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范畴,对天人关系的探讨涉及群己关系、力命关系、义利关系等。原始儒学在“天人观”上的一个......
以孔盂为代表的原始儒学,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定型产生过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学习、文人从政、道德关注为例,讨论原始儒学对中国文化传......
【正】 儒家教育思想体系庞大系统,内涵丰富精博。自汉代以后,历代王朝均以儒家学说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儒家教育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教......
章学诚在其论著中多次提到“宋学”一词,与此相关的论述应成为我们解读章学诚思想的重要资料。然而,宋学在长时段的发展流变中,其学术......
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儒学形上学的走向成为一个"尴尬"的问题:儒学形上学源于对佛教尤其是西方哲学本体论的回应而建构,而西方哲学本体论......
儒学作为一种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不断地积累丰富,且自汉迄清一直居于正统意识形态地位的巨大文化体系,其内容无疑是相当复杂的。从历......
【正】 河汾之学与贞观之治的关系,是自宋代至今日未解决的一大历史疑案。我对王通生平事迹、学术思想、贞观之治的文化品质,经过......
【正】 顾炎武作为一名清初著名的实学大师,自然对于空谈“心”、“性”的宋明理学有一番严厉的批判。但他的批判多是从提出新的命......
原始儒学与近代科学虽然是不同的两门学问, 但在精神方面颇有可相会通之处.首先, 原始儒学有 “务实、 明理、 利用” 的态度,“求......
自古以来,儒学被认为在实用层面上有所欠缺。研究儒家哲理与财富的关系必先了解"道"与"术"的关系,学界在这方面的看法可以归结为"不通"、......
儒学核心价值之"仁"除了内在情感之外,还有外在事功的维度,孔子许管仲以仁说明了这一点。战国以后的儒学逐渐内转,某种程度上放弃......
“内圣外王”思想系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哲学之灵活所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无论哪家哪派都自认为自己所讲的乃“内圣外王”之道。就孔子......
不少研究者认为戴震的"理"主要是一个表示客观法则的概念,这一看法与戴震的反理学姿态有关,他用表示"物之则"的"理"取代理学的具有......
"仁礼一体"的特质体现于"仁内礼外""仁始礼终""仁礼互摄",对"仁"与"礼"的不同侧重导向了"亲亲"与"尊尊"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二者都为......
一自明中叶以降,如日中天的王阳明心学日渐式微.王学式微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王学自身内在的逻辑矛盾,应当是最为根本的原因.王......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汉代兴起章句注疏,《论语》也不例外,自此,后人即难以摆脱章句注疏的范式,从而将《论语》看成零星散乱的语录缀合。《论语》各篇看......
孟子之学在先秦属儒家八派之一,秦火之后,其徒被灭。西汉时司马迁始为孟子作传,至东汉列《孟子》为传记博士,不及五经博士。有赵岐......
<正>荀子,作为先秦儒学的殿军,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这从近二十年来学界发表的学术论著,及以荀子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
本文认为原始儒学的真谛在于修己以安百姓。宋明儒师和现代新儒家所谓的道统并不与此契合。前者的缺失在于“内圣强而外王弱”,后者......
曹操诗歌在中国诗史上的最大价值是突破了两汉经学的樊篱,第一次把原始儒学的天下意识与忧患意识注入于诗歌创作,开创了悲壮雄健的诗......
圣德太子的《十七条宪法》与中国儒家文化徐晓风圣德太子(574-622)是日本文化的奠基者和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开拓者,是日本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统......
<正> 《汉书·董仲舒传》载董仲舒的对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
原始儒学是由孔子创立的,此后又为孔子弟子、子思、孟子、荀卿等孔门后学继承与发展的儒学早期形态。孔子学说是原始儒学的创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