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谦之相关论文
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五月立于陕西华山的《大代华岳庙碑》是北魏早期的一通重要碑刻。由于此碑碑文与北魏《嵩高灵庙碑》相似,......
魏主与崔浩皆信重寇谦之a,奉其道。浩素不喜佛法,每言于魏主,以为佛法虚诞,为世费害,宜悉除之。及魏主讨盖吴b,至长安,入佛寺,沙门饮从官酒......
寇谦之是中国道教史上北魏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对五斗米道进行了全方位改革。
本文分三部分共六章阐释了寇谦之道教改革的背景......
在中国,宗教的发展与政治密切相关.道教经历了从上层社会到下层社会的发展阶段,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被下层人民利用,成了民间......
寇谦之与陆修静是道乐形成期的领军人物 ,音乐学术界历来对其历史评价持“重寇轻陆”论。本文基于相关史料的深入分析 ,从史的角度......
北魏时期是道教改革和道乐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期间道乐史料集中于北天师道领袖寇谦之.由于以往学术界在史料挖掘研究上未臻佳境,致......
道教与人文精神张志哲从中国文化渊源讲,道家早于儒家。道家传承夏、商、周三代以上的《易经》文化学系;儒家传承夏、商、周三代以下......
神州五岳,似乎惟北岳恒山香火欠旺,显出冷清,有些落寞。相信到过五岳的,不会没有同感。但是,正是这遭人冷落的恒山,却拥有九州独绝......
【正】 道教的经韵乐章,用道内的话来说是“赞颂之辞,演音之韵,由诸天赞诵,合钧天妙乐,融融和和而成的自然之章”。其实,就是将经......
道教发展到魏晋南北朝之时,积弊产生而影响道教声誉。至北魏时,嵩山著名道士寇谦之为拯教宗,挺身而出,力除时弊,使北方道教渐入正途。寇......
【正】"道家以开山立派为宗"。就道教宗派之地域性分判而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出现过寇谦之之所谓"北天师道"的改革和南方陆......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道教奉为经典。传说达观子李筌至嵩山虎口岩壁中得《阴符》本,又由骊山老母授阴符玄义而作经注。该......
杨守敬、熊会贞的《水经注疏》堪称精博。拜读数过,发现有些地方值得进一步商榷,不揣浅陋,敷衍成文以就教于方家时贤。1."水左有大......
公元二世纪末起,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历时数百年的统一封建王朝,第一次经历了分裂、割据与纷争的社会大动乱。这一时期,即魏晋南北朝时期......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在中国道教史上,寇谦之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道门领袖。在其求仙学真的道路上,成公兴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引导寇谦之作出入山隐修的......
<正>一、龙山石窟是民族融合共存的典范龙山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20公里处,是古晋阳城的核心地区,龙山石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
<正> 道教是在我国早期封建时代形成的宗教。其信仰内容,具有我国的历史性与民族性的特点。史学界与道教界一般都说它形成于东汉顺......
<正> 强独乐建周文王佛道造像碑,原石已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曹琦同志有旧藏拓本。碑通高1.47、宽1.12米。碑额十五行,......
道士、道人考钟少异唐宋以来,道士、道人一直是道教徒的专用名称,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徒也或称道士、道人。那么,道士、道人作为僧......
<正> 北魏名臣崔浩(?—450)的一生,史籍所载颇有矛盾。据说他为人非常谨慎,但又说他作史得罪了鲜卑贵族而被杀;《魏书》本传既称他......
<正> 在中国道教史上,东晋南北朝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教义本身的发展,特别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改造,道教经历了一......
<正>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它产生于东汉中叶。东汉王朝从和帝刘肇开始,政治上逐步形成外戚与宦官两大集团,彼此争夺政治......
<正>关中地区是我国早期道教盛行的地区之一,南北朝时期新天师道与楼观道先后活动于这一地区。这些教众结邑社、造神像,留下了大量......
<正>所谓七曜,指日、月及水、金、火、木、土五大行星,共七天体。此七天体是数千年间中国天学家反复观测、研究及论述的对象,然而......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乱世”。在将近四百年的时间里,各种社会矛盾都在激烈运动,大小战争连绵不绝,南北政......
北魏道乐史料多集中于北天师道领袖寇谦之的造作。以往学术界研究多孤立集中于此,未遑细研史料,更未以历史眼光关照前后发展脉络,......
<正>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经作为传播道教的典籍和道教文化的载体,可以说历史久远,根深叶茂。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原始道......
<正> 道教史的研究至今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第一,从事道教研究的人员少,力量也比较单薄。其次就资料来说,经过抉择加工比较系统的......
<正> 河南省登封县境内的嵩山,古称太室或天室,居五岳之中,自古即为华夏民族所奉祀的名山。《史记·封禅书》称:“昔三代之君,皆在......
<正>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从酝酿萌芽到最后形成教团组织,有着漫长的过程。道教是中国远古的宗教思想(如自然崇拜、祖......
<正>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基础之一,山西高居天下之中,是中国道教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区域,具有高度现实发展潜力的、以现存......
<正> 从东汉末年开始,直至东晋、宋、齐以及北魏,其间曾流行过关于“李弘”的谶记,出现过多次以“李弘”为号召的起义。这个谶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