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中英相关论文
一、成中英的“本体美学”及其存在界域1.成中英“本体美学”的形成与此前的相关研究王国维、宗白华在民国初年盛阐中国美学之中的......
韦伯曾断言: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格极不入。然而随着东亚经济的崛起,韦伯的推断遇到了挑战。当代四位旅美新儒家余英时、成中英、......
现代管理科学是促成有效分工与协作、促成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时间等有效结合的科学。管理科学的任务是研究如何组......
成中英是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其熔铸中西方哲学传统而创的“本体诠释学”的......
本文旨在对成中英的儒家伦理思想进行论析。首先,考察成中英对中西伦理传统的现代反思,分析其思想顺应时代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成中......
成中英是“第三代现代新儒家”中的一员主将,面对当代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的时代潮流,他以比前辈更开阔的视野,更强烈的现实感寻求历史......
近代以来,西方科学的传入对儒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二者之间产生了紧张的对立关系。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学应如何面对现代科学、处理......
成中英教授认为:一国的法律应该以自己的文化为基础,这并不是说文化一定能够推演出法律,而是说法律至少不要违反文化的精神,不要违反文......
作为海外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成中英早年就与文学、关学发生过亲密的接触,学术创作生涯,起步于中国宝岛台湾。他在诗情与哲思的结缘,以......
海外学者成中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在中西文化的参照中,努力拓展哲学系统的思维空间、研究方法和建构模式,朝着跨文化、跨学科的方......
本文是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先生之访谈记录。2005年6月,成先生于英国牛津大学巡讲后应邀来华,主讲“新新儒学的意义及其发展”等课......
加达默尔和成中英均对本体论问题作了哲学探讨。加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由此在追问存在,在解释学经验的不断发展中彰显存在的本真含义......
成中英作为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长期致力于中西哲学研究,成中英在融通中西哲学理论的基础上,自创本体诠释学。美学是成中......
成中英教授认为:基于风险的多样性与潜在性,投资应该有合理比例,应该追求合理化而不是最大化的利润,投资人应该有超越于金钱的价值......
本体诠释学是在中西哲学的互释中创发而来,其中就包括吸收了蒯因哲学中的合理洞见。本体论承诺是蒯因的代表学说之一,反应了他整体的......
成中英创发的本体诠释学经过了三十余载的持续发展已于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这源于其深刻的理论动机与长期的实践坚持。融贯古今中......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世纪之交的抉择——论中西哲学的会通与融合》是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长、国际易经学会会长、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于1987年......
【正】 相承先秦儒学与宋明新儒学的发展,现代新儒家以谋求“儒学之第三期发展”而自任。由于儒学之第三期发展或曰现代新儒学是在......
<正>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自上世纪20年代前后诞生以来,已经有了一百年的历史。虽经过胡适、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冯契、萧萐父......
儒学虽发源于中国,但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儒学传入美国,亦产生了美国儒学,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以波士顿为......
成中英、黄田园著,东方出版社2017年5月第一版,全书370页,计24万字。本书前五章为采访对话体,由黄田园提问、成中英教授作答,其后为成中......
<正>从1949年至2009年,台湾逻辑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酝酿阶段(1949~1969年)、启动阶段(1970~1979年)和发展阶段(198......
导语:诠释学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哲学传统,在整个哲学思想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一传统中,诠释学经由施莱尔马赫、狄尔泰、......
成中英先生是中国第三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其本体诠释学以中国的传统哲学中的本体和经传为基础,借鉴和吸收西方的学术理论发展起来......
<正> 由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周易》研究室筹备并发起的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5日至9日在济南举行。来自美国、......
<正>尽管第三代新儒家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还不算太长,其思想也还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但时至今日,他们已经以其坚执的思想信念、开阔......
美籍华裔学者、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成中英教授是第三代现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走过的学思历程是一条“深入西方哲学的核......
<正> 不久前,一位友人来信,说《外语学刊》1993年第2期刊出署名“伍铁平、孙逊”的长篇文章,对拙著《超越语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正>作为海外儒学研究代表人物的成中英,常年致力于在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哲学。70年代曾为台大哲学系教授兼主任,自1983年起,执教于......
对"李约瑟难题"的真正解答,必须将古代中国科学的发展进程纳入民族思想传统中进行审视,不仅揭示促进或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因素,更......
一般人不会将营销、品牌与哲学联系起来,营销学者们通常不会将自己的学问与哲学联系起来,而哲学家们通常思考的问题也不会把营销等企......
<正> 由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出版),收录了海内外30多位学者精心撰写的专题论文,论述的范......
<正> 2002年6月22-24日,由安徽师范大学诠释学研究所、上海市东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和国际本体诠释学学会联合主办的“诠释学国......
<正> 1.引言。英汉语被动句两者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相似之处在于二者均有被动意义的结构表达形式;差异在于各自......
从冷战模式到难民危机,文化多元化似乎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然而.纵观东西方人文传统.“兼容并包”始终主导人文思潮,人性共......